孙根拉姆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后所乡九年制学校 四川凉山 615800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还稍显薄弱。例如,忽视初中生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教学方法枯燥不灵活,没有创新;色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显得随意,目标性不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初中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减弱,在创作上缺乏创新意识,作品不出众。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初中生色彩写生能力的提高,影响初中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如何提高色彩教学的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美术人才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色彩客观原理的认知,是美术教学的根本,是色彩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色彩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色彩教学中,要重视色光写生。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教学,对写生对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及其关系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然后进行物体色彩的写生,观察特点是以物体色及其真实感的色彩关系作为写生的重要依据。其次,色彩表现的内容多是具体的、真实的和艺术的。再次,作品的色彩及艺术风格是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之上的,就其创作风格而言,多属写实风格,运用形象生动的色彩,创作出逼真、形象的作品。最后,在色彩认知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色彩效果属审美的视觉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其价值在于观赏和收藏,对学习美术的初中生而言,具有教化功能,侧重精神领域的感悟。真人真物的色光写生,重在真情实感,并不打破原有的表象,也不去进行新的组合,艺术的表现力在于通过表象的加工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更富有自身特点的典型意义,以逼真的色彩和艺术表现形式再现出来。因此,我们把色彩的客观认知认定为色彩的形象思维,同时还是色彩的再现思维。
21世纪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人们以个性为骄傲。个性差异是人类多样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映现,体现着社会活动的丰富性,人类的个性也和美术作品的丰富性一致。色彩应用的个性也正是学生审美个性的集中体现,而且这种个性在美术学习中尤其显得重要,可以体现初中生的个人才能。与此相反,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是美术教育及美术学习的大忌。缺乏个性的色彩学习导致了美术缺乏丰富的多样性,并且产生单一的或者说单调的美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艺术性和生命力的,同时也失去了美术的魅力。因此,当代学校的美术教育应该特别重视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差异,重视这种差异就是重视艺术的价值和生命力。重视色彩教学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教学环节中,积极鼓励初中生进行个性化创作活动,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学习色彩为美术专业的学习夯实了基础。色彩教学,不仅仅为了完成一个作业,画出一幅好画,也是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美术修养,增加初中生未来专业应用与从事美术职业的技能,实现初中生的人生职业规划。所以美术专业教学,应该改变教学目标,主要理由如下:把色彩教学的目标定位在物理研究的色彩科学与视觉情感研究的色彩艺术学范畴;这是对教学目标的创新。我国美术专业教学还是较为传统的模式,大多实行纯绘画色彩教学体系和模式,沿用着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规律。美术教学关注的是视觉感觉、情感体验,教师应侧重这方面的训练。这是传统的学院派教学模式,是属于纯艺术专业的色彩艺术学的范畴。
指导写生训练是色彩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实践过程,实践中要强调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和特性化创作。自然世界的种种规律都是人类研究的内容,事物色彩的规律与知识也是丰富多彩的,需要靠写生者在物象写生练习中认真体会。美术色彩教学应该重视写生实践的体会和体验,并且在实践中指导初中生感受色彩,应用色彩,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不能强求学生,按教师的意志行事。要鼓励和指导初中生在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上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体现特色风格。教师应传授色彩写生方法,教给初中生知识以及观念,不要把创作局限在作业中,要看淡作业成绩,把作业作为一次创作的体验,让初中生进行激情创作。指导和鼓励初中生大胆使用色彩,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营造强烈的视觉感受,以色彩体现对象的感情,以色彩体现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在色彩写生过程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初中生重视色彩写生的具体实践,在面对写生对象时用心研究,用眼观察,用画笔体现心中的感受和想法,正确运用色彩规律与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1]吴增基.理性精神的呼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王才勇.印象派与东亚美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