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立君
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向阳小学 湖北潜江 433123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时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阅读教学还必须将“读”与背诵、说话、写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建构几种新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片段。我们可以采用“读背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积累起来。这种方法分四个基本教学环节进行:初读感知——复读感悟——精读品味——熟读背诵。
“初读感知”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它是局部学习的基础。初读的首要任务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后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师生共同作适当的点评与评议。只要读得充分,读得流利,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
“复读感悟”是指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部分段落或语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让学生读读、想想、画画、写写、利用多种感官,潜心体验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某些语言规律。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或全班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的收获。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精读品味”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地读读整段话,品出其中之味。对于学生的感情朗读,应多采用自由读的方式。
“熟读背诵”,语言必须通过背诵才能积累,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多读多积累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应当得到重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甚至默写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这些精美的语句烂熟于心,可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述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手段,能促进儿童讲消极的语汇转化为积极的语汇,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要避免不必要的“情节分析”,可采用“读说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分“初读感知——复读感悟——组织语言——练习复述”四个基本环节进行。如:《夜莺的歌声》,先让学生自读,弄清文章讲了几个部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利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复述,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复述的兴趣,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了他们创造的潜能。
课文中,能供学生迁移的语言材料是很多的。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各年级的年段要求,可以适当进行些读写结合的训练,按照“初读感知——复读感悟——领悟写法——仿说仿写”这四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如《火烧云》一文的地4至第6自然段,都是按照“火烧云像什么——迅速地变化着——突然不像了”的顺序来写的。教师先放手让学生细读,去发现其构 段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想象,说说火烧云上来时,还会有像什么的,有怎样的变化。最后可选自己想象最丰富的内容写下来。教师应启发学生去挖掘课文中能迁移的语言材料,在读中学习,写中促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读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愉快地、自由地、探索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是高效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孙娜.对提高低学段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问题意识的探究[J].课外语文.2017(02)
[2]林楚亭.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打造诗意教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3]李玉英.浅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4]朱明玲.重视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J].好家长.2018年07期
[5]梁芳.从“例子”理论谈单篇阅读教学走向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好家长.2018年07期
[6]朱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7年12期
[7]高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8]赵广元.小学中高段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实施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