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士奇
铜山区马坡镇中心小学 江苏徐州 221144
对小学数学而言,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兴趣的问题,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此时教师应该借助于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一味的推崇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反馈,只会将小学数学教学“引入歧途”。本文中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对借助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方式单一、机械的问题。基于年龄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思维,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但他们对新生事物普遍充满兴趣。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却依然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设置以及方法的选择上普遍较为单一、机械,一味的强调知识点的传递,却忽视了学生的反馈。如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已经在无形中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难题。其次是重理论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对数学教学而言,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技巧的传递与培养仅仅是其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内容,其重点在于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学科思维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成功的。[1]但眼下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关注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在小学阶段就向他们灌输了以“分数论成败”的错误定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他们单纯的把学生成绩当作了衡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标准,却在不经意间违背了基础数学教育的初衷。真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尝试营造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讲解“统计”这部分知识时,应该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让其认识到“归纳整理”的重要性,进而回归到“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家里玩完玩具之后是由谁替我们整理的,如果不及时整理会出现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回答会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玩具,也有学生回答不整理会把屋子弄乱,大部分同学也都表示当自己把玩具弄乱时总是妈妈帮忙整理归位。这个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情景,已经让他们触及到了“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本质。让他们认识到“统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认清“事物”的本质,以便于得到最终的结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有关于“玩具”的统计作业,真正让他们“活学活用”。
(一)新课导入环节的情景设置
实践证明,基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本无法准确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很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已经影响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质量。强调知识点以及技能的传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因此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尤其应该优化新课导入环节的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尴尬局面,才是“生活化”教学的真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为例,这部分知识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从家居装饰品到手工剪纸,让学生以此为突破口深化对平移以及轴对称等概念的理解,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于电脑软件让学生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轴对称图形,这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感,让他们感受到了动手的乐趣。
(二)强化课外与课内的联系
借助于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应该强化课外与课内的联系。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固有的联系,对提高教学效率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2]以“用计算器计算”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学中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计算器”,“有了计算器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学不好数学也没关系”。当前计算器在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了其致命的短板,有的学生离开计算器连基本的乘法运算都解不出来。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并不主张否定计算器,但应该引导学生认清其定位。使用计算器只可以降低题目的计算难度,但不可以让它代替思考求解的过程。以上过程由生活的实际场景出发,让学生正视了学习数学的意义,也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小学阶段的数学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引导其培养起严密的学科思维并让其端正学习态度。这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改革下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实践“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
[1]王宏平.巧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09):136.
[2]张超.巧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