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德育之魂 尽显教育之本
——试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8-03-27 06:28:32郑杨志
成功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品道德德育

郑杨志

广州市天河区银河小学 广东广州 510507

一直以来,教育中都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愈加凸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少年儿童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和继承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学生开始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存于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问题

(一)缺失基本的情感道德

对于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不足的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思想上出现了对诚信、大爱等基本道德情感的背离与怀疑,对是非善恶没有正确的评判能力,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撒谎、违反纪律拒不承认等。

(二)缺失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公共道德意识淡薄,比如随地吐痰、粗言秽语;以及过于追求享乐,对于学习不思进取。而这些都是因为思想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对当下的教育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依然存在读书无用的观念。

(三)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

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观念,且多多少少的将这种“自我”的观念带入学校,具体表现为难以正确和谐的处理交际关系,不懂得分享也不会适当的顾忌他人的感受,有时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二、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结合实践教育,实现学生知行合一

在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将道德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此来达到一个强化德育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体验中感受道德行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积极正向的道德观[1]。例如,教师组织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街道等适宜的地方做清洁,让学生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优良生活习惯;或者教师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以“小小交警”的角色参与到维护交通秩序的维护工作中,加深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学生们通过道德实践活动能获得比口头说教更多的收获,从而提升自我道德意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二)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每个学生品行的形成主要受到后天周围环境的影响,天生因素影响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后天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德育教育,即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孩子价值观、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是每个学生成长路程中的第一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家庭教育的重任。相比学校的社会的教育,家庭德育在每个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家庭德育只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辅助和补充,但是确是不可或缺的[2]。在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在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做到良好的沟通,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联合教育,才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因此,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努力、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来自家庭的呵护与关爱。

(三)结合思品教学,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思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课堂民主化建设,即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讨论空间和机会。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后,让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自由讨论,让学生体验从激情到明理再到导行的学习过程。在设计主题和引导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主题内容的深浅,坚持“由表及里”的层次性设计原则;在道德思维的建设中要注重让学生明白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的道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审视学生是非观的最好办法就是民主教学,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言论和看法,无论是再幼稚再天真,那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建设情况。二是巧设教学情景,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中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三是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因为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多引用领袖人物、英雄人物或者周边典型的好人好事,通过对其具有的高尚品质的分析,让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在运用典型分析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具有针对性和突出性的例子,这一点还要根据小学思品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待新时期下的小学生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结合实践教育、联合家庭教育以及小学思品课程来提升德育教育实效,将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让德育教育工作无处不在。小学德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正确成功的迈出人生第一步,体现德育教育之魂,尽显教育事业的根本。

[1]庄玉婷.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的实效与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5).

[2]吴翠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猜你喜欢
思品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漫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子(2017年20期)2017-12-05 14:28:47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