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提升茶业发展能力

2018-03-27 04:45舒城县人民政府
茶业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舒城舒城县茶业

舒城县人民政府



坚持不懈,提升茶业发展能力

舒城县人民政府

(舒城县人民政府,安徽舒城 231300)

舒城县出产的优质绿茶,早在唐宋时代产茶即有盛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从规划、项目、资金、领导等政策措施上进行谋划和扶持。通过整合打造茶叶公共品牌,不断推进茶园良种化改造等措施,助推茶产业发展。

舒城;茶产业;绿色发展

舒城县地处北纬31°,大别山东麓,境内群山起伏,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出产优质绿茶的好地方。早在唐宋时代产茶即有盛名,并被列为贡品。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舒城茶业因此得到长足发展。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669hm2,年产干茶2400t,一产产值4亿,其中舒城小兰花名优茶1200t,产值3.2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达12亿元。全县21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度假区,涉及茶叶的有16个乡镇约5万户15万农民。茶叶不仅是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之一,更是山区精准扶贫和稳定脱贫的重要产业,全县有十多万人吃茶叶饭。

近年来,舒城县相继被有关单位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茶产业十强县”称号。2017年舒城县又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舒茶九一六茶园被评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2018年“舒城兰花谷”被评为全国茶旅精品线路之一。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7套、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舒城茶业发展情况。

1 具体助推措施

1.1 坚持不懈推进茶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全县农业六大特色主导(粮油、蔬菜、茶叶、油茶、水产、生猪)产业,从规划、项目、资金、领导等政策措施上进行谋划和扶持。1999年成立了县茶叶协会,2003年成立了茶业开发领导组,2015年成立茶谷建设领导组,下设茶谷办、茶叶办具体负责茶谷建设、茶叶开发工作。先后制定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舒城县茶业发展总体规划》、《舒城兰花谷建设规划》、《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舒城县茶产业发展三年(2016-2018年)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舒城县实施茶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茶产业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省市茶叶发展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预算1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谷建设和茶产业发展,县政府常务会每年都就茶谷、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布置,致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1.2 整合打造茶叶公共品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纷纷掀起名优茶开发热,舒城也先后研制开发出白霜雾毫、皖西早花、山坡兰香、舒茶早芽等等,作为安徽十大传统名茶,曾经享誉大江南北,行销省内及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的舒城兰花茶几乎销声匿迹,县政府经组织专家论证讨论,决定统一全县茶叶品牌,对舒城小兰花进行品牌重塑和保护,先后注册国家证明商标、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认定为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徽省著名商标,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舒城小兰花安徽省地方标准。2004年以来,县政府已连续举办十一届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评比活动,组织参与八届大别山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成功举办四届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开茶节和一届秋茶节活动。编发《舒城茶业》36期,《舒城兰花季刊》30期,在北京、杭州、上海、重庆、南京、济南、合肥、台湾及日本、俄罗斯等地开展舒城小兰花品牌推介和展示展销活动近百场次。

舒城小兰花也以“三兰”( 兰草色、兰花形、兰花香)品质特色,在国内外大型名优茶评比中屡获大奖,先后获安徽省茶业学会名优茶评比第一名、农业部部优名茶、泰国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北京国际茶展金奖、亚太茶茗大奖国际评比金奖等100多个奖项。舒城小兰花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提升,2015年以来连续被指定为国务院和全国政协机关会议用茶,其品牌价值由2010年2.2亿元提升到2018年7.6亿元人民币。

1.3 不断推进茶园良种化改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舒城县自主选育出适应性强、适制性好的系列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山坡绿”、“特香早”、谷雨香等,目前,每年扦插良种茶苗33.35hm2左右,年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4000万株以上,已成为皖西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鼓励支持应用良种,对部分老茶园进行良种化改造,县政府对贫困户人均发展667m2茶和成片发展3335m2以上良种茶园的的农户给予奖补,据农业部门调查,良种茶园比常规群体种茶园可增收3000~4000元/667m2,不少农户因发展良种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2017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已达2134.4hm2,占总面积40%以上,为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实行茶园绿色增长方式。

在茶园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生态、绿色、优质、安全”的指导思想,不提倡连片大面积发展,严禁毁林种茶。茶林共生,为茶叶质量安全提供了生态保障。走在舒城茶区,很难见到大片“茶海”,多为数千的小块“茶池”。我们还在茶园全面推行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人工除草替代化学除草,在13.34hm2以上连片茶园安装诱虫灯、粘虫板等替代化学防治,全县建立13.34hm2以上双替代示范片20个,示范带动全县集成应用茶叶生产绿色增长模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全县4335.5hm2可采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绿茶出口基地备案1334hm2,有机茶园认证200.1hm2。多年来,舒城县茶叶在各级质量抽检中合格率达100%

1.5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茶叶生产分散度很高,只有通过育龙头、联农户、带基地,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实现质量控制和品牌销售的目标。我们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茶叶联合体、合作社。到2017年底,已组建了舒城小兰花茶产业联合体和舒绿茶业联合体,培育规模茶叶龙头企业 19家,茶叶合作社89家,家庭农场43家,茶叶加工企业180多家,其中全国茶叶百强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示范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生态园区2家。县茶业协会负责对舒城小兰花商标实施“五统一”管理,实行持证经营,规范市场行为;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安徽兰花、舒绿茶业两家茶企进入全国茶产业战略联盟,万佛山牌舒城小兰花进入全国百强茶企品牌,舒城小兰花、皖香源、绿风雅、兰花剑、世态、龙舒九一六、舒绿等一批茶叶商标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

1.6 融合发展助推产业扶贫

近年来,舒城县政府确立了山区实施“绿三角”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茶为媒,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建设醉美兰花谷。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全面推进绿色生态谷、特色产业谷、休闲旅游谷、科技文化谷、扶贫富民谷“五谷”建设。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建设了河棚茶主题生态公园、万佛山兰花茶文化园等一批文化、休闲、观光、体验基地,与毛泽东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纪念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万佛山”、AAAAA旅游风景区“万佛湖”、汤池温泉、周瑜城、龙眠山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度假、体验、消费、慢生活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带动了当地的三产和农特产品销售,为脱贫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源泉和动力。

2 未来发展思路

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预计稳定在5336hm2水平,产量达3200t,一产产值达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茶园产值达到6000元/667m2,综合产值达15亿元。

2.1 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按照“提质增效”的思路,打造一批有标杆性示范导向的高效茶园,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标准生产、专业管理,确保茶产品绿色、安全、优质。

2.1.1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

选择产业基础好,组织化程度高,区域优势突出的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创建高效标准茶园,建成连片13.34hm2以上的示范区20个。推广机械化修剪,机械化耕作、机械化采摘。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13.34hm2以上茶园双替代示范片50个。到2020年全面完成低产茶园改造。

2.2.2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

改造、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667hm2,到2020年无性系良种园比例达45%。加快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以九一六为育种基地,建立33.35hm2苗圃园,确保年出圃良种茶苗5000万株左右。

2.2 打造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

以“舒城小兰花”为主打品牌,制定品牌创建总体方案,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依据“地理标志产品舒城小兰花茶”省级地方标准要求,规范产品标准质量;加强规范舒城小兰花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使用保护管理。强势推进品牌宣传,组团参加大型茶叶展示展销及评比活动;每年举办1次以上舒城小兰花品牌推介茶事活动,全方位开展品牌推广。争创舒城小兰花中国驰名商标、5个以上安徽省著名商标。

2.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完善联合社、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形成“市场+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农”的生产经营体系,茶叶产业协会加强协调服务。加快简陋落后的加工厂改造,按照清洁化加工要求,优化改造落后茶叶加工厂。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的茶叶企业,引导茶农以茶园等资产形式入股,形成龙头企业联市场、带基地、牵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20年,建设规范化运作的茶叶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家,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以上。

2.4 购建线上线下双轨融合物流体系

引导企业更新营销理念,发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经营方式。鼓励企业在省内外构建营销网络,支持企业在县外、省外设立专卖店、直营店。力争全县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100个,开设“舒城小兰花”专卖店30家,支持企业、个人建立网站、开展网上电子销售,提高“舒城小兰花”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培育县内茶叶市场,力争建设一个县级茶叶交易中心,带动晓天、河棚、舒茶、南港、庐镇、高峰等产地市场,辐射六安、桐城、庐江等周边地区的市场销售网络。

2.5 加快科技创新、弘扬茶文化

一是强化茶叶技术推广。健全茶叶技术推广体系,开展茶叶提质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广生态化栽培、绿色防控、标准化采摘、清洁化加工等现代茶叶技术。

二是建立舒城小兰花采摘、加工标准体系,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推广舒城小兰花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工艺及产品包装标准。

三是弘扬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挖掘舒城小兰花传统文化,搜集整理舒城茶叶资料,传承传统工艺制作技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舒城小兰花茶博物馆、文化馆。活跃茶文化氛围,助推茶经济发展。

2.6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统报力度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茶叶产业。鼓励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壮大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茶叶企业、茶叶生产大户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大茶园经营权流转鼓励政策和税收扶持措施,推进茶叶规模基地建设,加快茶叶企业发展。为已落户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推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推进茶谷建设。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8-09-15

S571.1

A

1006-5768(2018)04-153-04

猜你喜欢
舒城舒城县茶业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大别山区精准扶贫的做法、问题与对策
——以舒城县开展精准扶贫为例①
安徽舒城:“一元公交”惠民生
舒城县农村社区景观环境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舒城查扣1881件不合格童车童床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茶业新星——“冷泡茶”
山川盛开科技花——记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老科技员詹昌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