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东
新平县漠沙镇小学 云南玉溪 653403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学生会主动地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如果没有目标缺乏计划,学生就会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成绩自然难以提高。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学习,将引领学生走上通往成功的学习之路。学习计划制定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和自我奖励制度相结合就更加有效。可以确保学生不会浪费时间,还会做些其他该做的事,如运动娱乐。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1、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让他清楚哪些事等着做。
2、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每天都有成就感。在安排学习计划时,重要的事要先做,这样才更有效率。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否则没有方向浑浑噩噩。只有目标没有计划,那么目标永远是空想。计划是通往成功的路线图。只有那些确立了目标并有明确计划的人,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疾步如飞,奔向成功。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专注使人强大。注意力是孩子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学习的成败,不禁依赖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依赖于他的注意品质。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等于打开智慧的大门,让知识源源不断的进来,反之,就是拒绝各种信息于大门之外。对于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和学生一起分析哪些因素导致学习时不能专心,对症下药。应对走神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1、做记号提醒自己 2、专注呼吸 3、对自己说:回到这来。这需要一个过程。即使学生有毛病,我们也不能总把这件事情挂在嘴边习惯性的抱怨,这样做容易给学生不良的暗示,消极的判断。
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远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开端。质疑提问是主动的思维,养成了质疑提问的习惯,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会成为一个乐趣无穷的探索之旅,学生的视野得以扩展,知识得以积累,思维更加灵活,心灵日益丰富。要让学生明白,提问不是愚笨的反映,而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知积极向上的表现。通过问题,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提供更合适的教育。我们如果对学生的问题心不在焉或不耐烦,他们就会减少动脑子提问题的热情,渐渐放弃自己的想法。
预习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培养自学能力,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及时扫清听课障碍,可以发现难懂的地方提高听课效率。预习不是简单的阅读教材或者把课内的事情放到课外来做,不仅仅是把教材从头到尾阅读一遍,全面提前掌握教材内容,这样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预习并不需要提前弄懂新课的所有内容,而应将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间,融入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要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发现不能理解之处,从而对课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预习可以是阅读课文及相关背景资料,也可以是动手操作。刚开始培养预习习惯,要求学生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必要的。要有选择性,可以从学生感到比较吃力的学科开始。预习可以有1、学期预习,对课本目录进行大体浏览。2、可以有周预习,一般在周末进行,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3、日预习可以在每天作业之后进行,时间可长可短。
课堂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听课,首先要知道学生听不进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谈一谈,不急躁,这样学生才能打开心扉,针对不同的原因,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要求和帮助。指导要具体,不空洞,允许学生有反复。教给学生方法比反复提醒更有效:如课前准备包括物品、心理和知识准备。让学生学会倾听: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老师讲课的重点,每节课的结尾,常常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而不是重复。还应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耳朵听,眼睛看,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为了保持学习的效果,必须尽早加以复习,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归纳整理和融会贯通,所以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表面看起来是增加了负担,而实际的效果却是从总体上节约了学习的时间。这就好比一座房子不能等到垮掉再修一个道理。学生经常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经过反思悟出其紧要的东西,概括出知识的要点。课后复习可分四步进行:尝试回忆,钻研教材,整理笔记,有效回忆。分散复习和循环复习相结合。
总之,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炼,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激励学生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重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