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娟
顺平县河口乡四联办学区 河北保定 072250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进行基础知识学习,锻炼其学习思维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持久性不高等现象,尤其是在数学科目学习时,上述情况更为明显,所以教师要对此类现象给与高度重视,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利用丰富多样、新颖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明确,充分利用其引导性作用,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是学习数学科目的初始阶段,而数学科目又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科目的学习时,一般对数学科目学习的作用、如何学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并没有太大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其后续的学习过程都会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为首要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科目设置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运算方法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灵活运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上来进行的。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在进行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必要的数学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它的提升,对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数学知识框架的构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提升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层次较高的教学目标,一般在小学高年级中会涉及。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小学数学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积极转变自身观念,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数学科目具有抽象性等特点,一般在此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数学课堂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氛围枯燥、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不高[2]。所以教师想要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例如对加法运算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呢?它们分别有几条腿呢”在学生说出后,教师要分别设置几个问题,如两只小猫和一只小鸡共有多少条腿等类似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运算。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而且学生还能在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数学科目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中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教学方式[3]。例如在进行“年月日的认识”这一课程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问学生“大家生日都是几月几号呢,一共过了几次生日啊?”然后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们陈述“但是我家邻居的一位小朋友,今年12岁了,但是只过过三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探索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带着问题的情况下对本节课程进行学习,而且还能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体会到数学科目的趣味性,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看法,对其数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目前,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学生对其又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制作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动画,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其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每个小学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小学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