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钊 韩向娣 闫 珺1,
1)《遥感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1001012)《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100101
在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媒体融合重塑深入升级,一个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的不同特点和传播规律、优势互补、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传播形态——融媒体时代悄然来临。融媒体的概念于2014年由《光明日报》在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方位考量后率先提出,融媒体是媒体在媒体融合环境中进行的具体尝试,是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2],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促成了多媒体的融合。媒体融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初级阶段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并重的阶段,融媒体是中国媒体融合尚在起步阶段的产物[1]。
融媒体不仅推动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科技期刊的发展。从单一的纸质期刊到专业网站、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融媒体矩阵,学术出版的媒介和形式日趋丰富多样,科技期刊借助融媒体优势在期刊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张扬[3]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融入“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取得了比常规微信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吉海涛等[4]提出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的概念,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张建军等[5]通过互联网技术依托传统媒体的品牌和学术资源,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发挥地方医学媒体的特色;傅晓琴[6]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中要做好科技期刊的内容拓展,并善于利用媒体工具,扩大内容传播,在打造内容产品、延伸内容服务、策划专题、挖掘深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内容拓展途径的探索;樊雅梦等[7]从国内期刊发展特征及当今传播环境出发,提出了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的理念;俞敏等[8]分享了航空知识杂志社在数字出版、传统网站、移动互联网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经验。上述理念以及实践经验对科技期刊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遥感学报》2004年开始建设期刊网站,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初步搭建起传统纸媒、官方网站、数字出版平台和微站的融媒体传播体系[9],增强学报的内容传播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学报与用户之间的黏合度。基于此,《遥感学报》先后入选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颁发的“2014年度新闻出版百强网站”和中国新闻出版“2017年期刊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所申报的“遥感科学数据共享与出版平台”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度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融媒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结合学术期刊自身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了融媒体创新学术出版模式,以《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的宣传推广为例,对具体的传播体系以及后期效果进行介绍,以期为学术期刊融媒体出版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016年是《遥感学报》更名20周年,《遥感学报》编辑部借助此契机策划出版了“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汇聚遥感科学院士、学术带头人、知名专家等49名大家的各领域综述,努力打造精品论文。为了扩大特刊的影响辐射范围,提升特刊的传播效应,《遥感学报》结合融媒体的优势以及本学科的特点,建立了融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学术出版模式,采用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传播体系,使特刊中的成果快速渗透到遥感学科的相关领域。
(1) 定向赠刊服务。为了加深作者、审稿专家、读者和学报编辑之间的感情,回馈长期以来支持学报工作的学界同仁,学报编辑部特别印制了《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特刊珍藏版,并将其赠送给长期订购《遥感学报》期刊的各大学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以及重要科研机构、高校、数据库用户。
(2) 发动主编及编委的力量宣传特刊。本期特刊的出版是中国遥感和对地观测领域的一件盛事,得到了全国数十家重要遥感机构的200多位顶尖遥感学者的鼎力支持,也得到了学报编委的关注和响应,他们利用参加学术会议、主持重大项目评审和学术研讨的机会对这期有科学价值的特刊进行宣传,并将特刊作为礼品赠送给业内专家、学者。
(3) 海报扫码。伴随着“读屏时代”的到来,年轻读者习惯于“轻松扫一扫”随时随地的阅读,为了契合广大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口味,学报编辑部精心制作包含纪念特刊49篇文章的二维码宣传海报。通过对投稿单位、发表论文单位以及网站访问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和学报的报道内容密切相关的20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所,并在这些大学和研究所张贴海报,对特刊进行宣传推广。
(4) 问答互动。学生作者和读者是科技期刊最主要的受众,有效地提高特刊对他们的影响力是本次特刊宣传的重要方向之一。编辑部根据本次特刊的主要内容设置了相关问题,并通过微信服务平台、腾讯即时通信工具QQ和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活动,对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赠送珍藏版特刊。
(5) 领域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宣传。①依托遥感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如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等召开各专委会的机会,在会上对特刊进行宣传;②利用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会讯《遥感快讯》对特刊的主要成果进行宣传;③根据中国环境遥感学会提供的会员名单,将特刊邮寄到各位会员手中。
(6)借助领域学术会议进行宣传。通过和遥感与对地观测领域的学术会议合作,将特刊作为礼品赠送给参会的专家,并且在会场设置特刊宣传区,方便会议期间参会者阅读。
1.2.1 官方网站宣传
《遥感学报》官方网站是学报重要的数字出版平台和宣传平台。学报经过分阶段、有步骤地优化网站技术,使电子版特刊具有如下优势:(1)特刊预印本出版比传统的纸质出版提前了3个月以上;(2)设立特刊论文下载专区,方便读者整期下载和阅读;(3)实现了特刊论文和数据同步发布和展示的HTML全文出版模式,提供不同功能的标签链接,实现与其他资源的互联互通,不仅提高了内容的知识拓展性,还增强了读者阅读的互动性;(4)通过建立论文数据专区,实现了图、表的快速浏览以及不同分辨率影像的下载,并且通过嵌入高德地图,使研究区域在地图上能精确地定位,可以了解研究区域的地理状况和地物分布状况,提升读者空间认知。
1.2.2 邮件精准推送
电子邮件作为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在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的现代工作提供了便利。电子邮件推送可以将最新、最热门的期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人群[10]。为了提升邮件的推送率以及打开率,本次特刊的邮件推送在标题、美观性、对象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用心设计和改进。(1)采用更接地气的网络流行语表达方式弱化学术期刊的严谨刻板,增加亲和力。编辑部经反复讨论后策划撰写了“说好的!《遥感学报》创刊20周年特刊来了”等连续数期宣传文稿。(2)为了提高推送的版式的美观度,编辑部对大量邮件模板进行分析,最终使用微软公司的Publisher软件,设计了具有纪念特刊特色的目次推送模板。(3)对推送的对象进行分类,分别对读者、作者、审稿专家、重点合作机构4种群体进行了有区别的、针对性强的目次和专题论文推送。
1.3.1 微信公众号矩阵推送
自2011年推出以来,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媒体工具,迅速成为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11-12]。微信公众号在快速的信息分享、交互式拓扑传播以及延伸内容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遥感学报》通过“遥感·图象图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及相关院校及研究所实验室的微信公众号形成的微信矩阵对特刊进行宣传。短小、精悍的信息表现形式成为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主流,为了契合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质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编辑部将特刊的49篇文章分成“院士观点”“对地观测与定量遥感”“图像处理与遥感大数据”“遥感应用”4大专题进行宣传推广,以保持并不断拉伸用户对整个特刊的持续关注热度。利用“秀米”微信排版软件里丰富多彩的模板,对4个主题在微信主题名称、版面设计及内容上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组织,力图为读者提供深度内容的同时,抓住读者的眼球。组织了4期微信主题名称分别为“让世界听我的,《遥感学报》特刊诚意巨献中国遥感的一小步”“蹙金结绣,大家之作”“《遥感学报》特刊第三波”“遥感应用百花齐放”。也以此带动了各专题在作者、审稿专家以及“说论文”的微信朋友圈间的转载分享,扩大特刊论文的传播范围。
1.3.2 微信群转发
为了方便各类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和分享科研成果、写作心得,学报组建了“说论文”“遥感学报审稿专家群”“遥感学报交流群”等微信群,逐步形成了涵盖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多个主要从事遥感科学研究的学生和作者片区。将微信公众号发布的4大专题在学报创建的微信群及朋友圈里进行转载分享,扩大特刊论文的传播范围。
1.3.3 通过腾讯即时通信QQ平台进行宣传
近年来,为了及时解答读者的问题、了解读者的需求,《遥感学报》开通了QQ服务账号,积极维护读者群、作者群、审稿专家群。特刊论文数据的电子版以群文件的形式分享给各位群成员,方便大家获取,也扩大了特刊论文的受众范围。
1.3.4 学术社区Research Gate的推广
作为一个全球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Research Gate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欢迎,科研人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并发布科研论文,不仅可以分享自己最新的成果论文,还能去检索和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论文。Research Gate还能主动地将会员的最新成果论文推荐给和这些成果相关的其他用户。通过调研反馈发现特刊的大部分作者都是Research Gate的会员,学报也引导他们第一时间将在特刊中发表的论文上传到网站上。
在传统出版和宣传模式基础上,《遥感学报》运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传播渠道以及平台,积极尝试特刊的出版和推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高了《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的社会知名度,同时提升了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1) 个人订购特刊的数量相比于普通刊期有明显的提升。由于此次特刊具有较高的收藏和参考价值,自特刊发行至今,全国各大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纷纷通过邮件和电话订购特刊珍藏版。
(2) 特刊微信版本的浏览量猛增。发布7天后统计的信息浏览量是普通刊期论文浏览量的4.3~4.5倍。4期分主题推送的特刊论文发布完后,《遥感学报》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增加了31%。表1为特刊论文与普通刊期论文微信版阅读来源统计,可以看出特刊论文的好友转发以及朋友圈分享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刊期的论文,这说明融媒体推广极大地提升了读者对特刊论文的关注度。
表1 特刊论文与普通刊期论文微信版阅读来源统计 (%)
(3)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特刊(2016年第5期)在出版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2016-09-25至2017-12-06)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表2为中国知网数据库2017年8月1日特刊论文以及《遥感学报》其他4期正常出版的论文的统计分析数据,也证明了特刊论文比普通刊期论文具有更高的下载量。
表2 《遥感学报》特刊论文与普通刊期论文的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数据
大众媒体的宣传报道是扩大科技期刊科技成果宣传范围的有效手段。作为遥感领域的一件盛事,《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也引起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除了《遥感学报》自有媒体平台及其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外,光明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网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联合报道。其他的一些科学媒体,如《中国科学报》、“GIS圈”微信平台、“惠天地”微信平台等也纷纷对特刊进行了报道,并对特刊中的论文进行了宣传介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遥感学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科技进步、服务科研人员”的原则,通过不断引入数字出版技术和新媒体的手段提升学术成果传播度和展示度,使广大遥感从业人员能够更快、更好地分享遥感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针对《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策划组织的宣传推广系列活动既是利用融媒体加强学报数字出版能力建设的有益尝试,又是促进学科成果交流推广的探索。
(1) 扩大了学报的服务辐射范围。特刊出版半年的时间,通过对融媒体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以及读者的咨询发现,学报的关注群体和服务用户明显增加,《遥感学报》辐射的范围也更广泛,由原来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扩张到西部地区的新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报开展的融媒体出版推广模式实践,内容形式新颖,传播精准高效,有效地推动了中西部遥感科学的交流与发展。
(2) 促进《遥感学报》建设中国遥感科学优秀成果出版平台。融媒体丰富的展现形式提升了特刊在业内的影响力。业内的科研团队看到《遥感学报》策划出版优秀专栏、专辑的能力以及后期利用融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优势,纷纷表达了联合学报出版专栏、专辑的意愿。目前正在策划出版的专栏和专辑有: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出版“地震遥感专辑”、与清华大学合作出版“城市遥感专栏”、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出版“定量遥感专辑”、与北京大学合作出版“偏振遥感专辑”等。
(3) 成为遥感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和参考书。49篇综述文章详实地总结了中国遥感领域近20年的发展进展与成就,为刚刚进入遥感领域的研究生快速了解其研究方向提供了较系统的文献参考,多所大学的遥感科学实验室已经把《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特刊作为学生的必读物。
结合《遥感学报》融媒体创新出版模式的发展实践,以及《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的多元化宣传策略以及后期带来的影响,说明融媒体在扩大科技成果的宣传范围,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
(1)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在近10年的融媒体创新出版模式的实践中,《遥感学报》根据期刊和学科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办刊思路,完善数字平台建设,推动遥感数据论文的出版,调整报道方向和报道形式。在科技期刊的融合转型已经成为业内“新常态”的今天,学术期刊要顺应媒体融合的新潮流,调整期刊发展策略和办刊思路,才能跟上媒体融合的大趋势。
(2) 以用户为中心,优化期刊的服务功能。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的使命已不只是记录和传播科研成果,而单纯的阅读也已经无法满足期刊用户的需要。学术期刊面对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小众群体,围绕科学研究的前端到后端,通过融媒体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为他们提供从科研资讯到科学数据、阶段成果凝练乃至论文推广的全链条服务。《遥感学报》也在优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增加了年度会议论文、只有编辑知道科技论文写作、说论文朋友圈、封面故事等既能满足用户所需又能增加用户互动的栏目。未来还将以视频论文宣传等尝试,不断拓展遥感科学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播与表现形式。
(3) 高素质融媒体人才的培养。在融媒体时代,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新时代的编辑人才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主动熟悉和掌握各种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在科技期刊融合转型中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期刊发展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经得起时代大潮的洗礼和冲刷。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媒体为科技期刊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本研究从《遥感学报》探索融媒体创新出版模式的实践出发,探讨了线上线下多媒体间互联互通的出版和传播方式,扩大了阅读群体的辐射范围及宣传效应。实践证明,融媒体在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融媒体和大数据的结合不仅能通过创建和实现已发布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实施学术资讯的广泛传播和多次推送,建立科技期刊知识传播体系,还将会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科学数据的深度发掘、共享以及再利用。
[1] 邓涛. 厘清“融媒体”及相关概念[J]. 采写编,2015(3):6-7.
[2] 郭毅,于翠玲. 国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关问题综述[J]. 现代出版,2013(6):16-21.
[3] 张扬. 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0):936-940.
[4]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0-64.
[5] 张建军,高森,任延刚. 地方医学期刊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临床医学推广与健康宣教服务[J]. 编辑学报,2017,29(2):184-186.
[6] 傅晓琴. 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的内容拓展[J]. 编辑学报,2017,29(2):157-159.
[7] 樊雅梦,刘国正. 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40-343.
[8] 俞敏,武瑾媛,袁睿,等. 航空知识杂志社的新媒体探索之路[J]. 科技与出版,2017(5):11-16.
[9] 边钊,韩向娣,闫珺.《遥感学报》HTML全文出版模式实践[J]. 编辑学报,2016,28(S2):53-55.
[10] 张然,王晓峰,丁洁,等. 学术期刊推送邮件打开率和点击率提高策略探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241-246.
[11] 武文颖,李丹珉,洪晓楠. 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26-331.
[12] 侯丽珊. 科技期刊多渠道精准传播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5):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