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朦胧中的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畔碧湖生态园
同处闽南金三角区域,厦门头顶“经济特区”的光环,泉州身披“品牌之都”的美誉,在两者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腾飞收获的显赫声名映衬下,一样凭海临风的漳州显得相对沉寂。
发展风光,四时不同。和许多相对后发地区一样,以花果之乡著称的漳州如今也面临着崭新的时代考题: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怎么优化发展?在同城化背景下怎么错位发展?在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条件下怎么绿色发展?
“花样漳州”“田园都市”“五湖四海”“‘双百’绿化”……检索漳州市近年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频词,自然清新之气和生态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黑臭的“龙须沟”变成了一泓清波,曾被视为“鸡肋”的荔枝林变成了“摇钱树”和“城市绿伞”,脏乱差的城市“边角地”变成了抢手的“黄金宝地”……走进今日漳州,随处可见点“绿”成金、借“绿”转型的生动景象。
种种可喜变化,得益于漳州市近年来全面深入实施的“生态 ”战略——以生态引领城建、产业、民生、文化等协同发展,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把生态建设具体化、项目化、资产化,提升生态红利的“可感度”和“含金量”;充分挖掘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城乡、部门和社会多方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共谋共建共享。
冬日漳州,暖阳如春。站在南郊的凤凰山顶上极目四眺,漫山遍野的荔枝林苍翠欲滴,如同绿色的波涛涌向天际。
凤凰山所在的九湖镇种植荔枝已有上千年历史,世代相传、逐年扩种而蔚为大观,山上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荔枝树。近30万株荔枝、100多类品种,汇集成波澜壮阔的“荔枝海”。
近年来由于荔枝价格低迷,当地农民砍果树、占林地的现象加剧,荔枝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转机来自于2011年,这一年漳州市提出了“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钱可以买得到树,但买不到树的年龄”,为了保护这片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漳州市以生态利用的眼光重新打量这片古老的荔枝林,按照“荔枝大观园、全民健身馆、天然大氧吧”的定位,及时规划建设了凤凰山“荔枝海”公园。
原本荔枝林内只有简陋狭窄的生产便道,上山入林极不方便,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亲近绿色,公园专门铺设了一条近8公里长的蜿蜒“绿道”,配套建设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为了引导市民对荔枝树和荔枝文化的珍视,市财政投入1亿多元,对核心区的1800亩荔枝林实行征收保护。
漳州“荔枝海”已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公园建成后,荔枝林的种植业功能也随之拓展升级。三年前,资深花农陈振龙嗅到了“荔枝海”蕴藏的巨大林下商机,带领村民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在浓密的荔枝林下种植喜阴的铁皮石斛。在政府鼓励帮扶下,合作社如今已拥有200多亩种植面积,600多棵树,每棵年产仿野生铁皮石斛5至6斤,效益比荔枝鲜果高出了近十倍。
公园建成后,荔枝林还是那片荔枝林,但却实现了“三变三提升”,即把成片果园变成了生态公园,把私人资源变成了公共资源,把郊野山地变成了旅游胜地;提升了旅游热,提升了果树的经济价值,提升了果农保护荔枝树的自觉性。
在距离漳州主城区10余公里的圆山林下国有林场内,也同样上演着“老树开新花结新果”的精彩故事。
漳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姚庆端说,占地3.5万亩的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5%,内有1000多种植物、包括海南黄花梨等1500多株珍贵树种。但因为人多地少加上林木采伐量收紧,200多名林场职工生产生活发展困难。
另一方面,国有林场长期封闭一隅,交通不便,大部分市民不知道身边还有这样的绿色宝库。“林场的门向哪里开,森林的价值和功能完全不一样。”林场党支部书记黄炳裕说,经多次考察调研之后,市里提出了把林场建设成为城市近郊生态园的举措,把林场大门向通往城区的圆山大道敞开。这不仅使进入林场的车程缩短了一半,更推动了“让森林走近城市,让市民走进森林”的发展新路。
走进林下国有林场,在种类繁多的花前树下,经常能看到不同机构和个人的认养标识。姚庆端介绍,林场大门转向和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前来畅游、参观、健步的市民越来越多,“十一”期间每天达2000人次。
林下停车场、生态服务中心、儿童游乐设施……从事林业30多年的老黄细数着林场内的各个改造建设项目:“等生态园真正建好的那一天,就是林场人彻底放下斧子的时候了。从吃林业饭到吃生态饭,林场的路以后会越走越宽。”
站在漳州市南山文化生态园内,但见南山湖波光粼粼,成群结队的白鹭时飞时栖。南山寺的妙修法师说,一年以前,南山湖还只是寺里的放生池和老百姓的鱼塘,垃圾遍布,湖水黑臭。经过整治拓宽,南山湖与周边水系贯通,死水变清波。南山寺有感于环境变化,让出60亩闲置地,建成了漳州市最大的三角梅主题花海。
据漳州市规划部门介绍,南山文化生态园属于漳州市“五湖四海”项目建设中的南湖,与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构成“五湖”;“四海”则由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组成。
这个以水为脉、以绿为媒的系统性生态建设工程,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城市“边角地”脏乱差的局面,也为城市的“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提供了空间。
“五湖四海”项目所在地大多是滞洪区、未利用地、城中村和传统农产品集中区,是发展的相对“洼地”和城市公共配套的“短板”。漳州市水利局总工程师蔡志伟说,之前漳州滞洪区偏少、城市水面率偏低,“五湖”项目建成后,城区排涝滞洪能力可新增达到1000万立方米,全市排洪排涝能力达到30年一遇的水平。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五湖四海”项目建设,以漳州“母亲河”九龙江为轴线,南北拓展、东西延伸,以漳州天然形成的水系和特色瓜果花卉等元素为基底,均衡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布局,重新雕塑城市生态功能,拉近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把生态效益变成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福利。
“四海”之一的四季花海位于漳州市中心城区,原先被连接芗城与龙文两区的立交桥笼罩,桥下垃圾成堆,污水横流。项目建设后,立交桥被拆除,腾出的400多亩空地变身人民广场,种上了漳州人常见的凤凰木、香樟、虞美人等花草,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一片花海。
坐落于福建省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上,浩荡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居福建沿海第一位,山水风光和花果产品极为丰富,从资源禀赋上说,集“水城、绿城、花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的漳州可谓得天独厚。
“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也是漳州最具优势的城市竞争力。”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说,基于自身实际和错位发展需求,漳州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探索“生态 ”模式,延展“生态 ”效益。
檀云坤认为,生态是漳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因此生态建设绝不只是种种花草树木、治治水和空气这么简单,而是要做好“生态”文章。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施政谋划和治理布局中,推进生态与城建、产业、民生、文化等相结合,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生意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生态城建”为例,“五湖四海”中的西湖,原是九龙江边上的滞洪区,属老城区边缘地块,经重新规划后,将建设总面积7380亩的西湖生态园;同时整建制推进2个工业小区105家企业、6个城中村3000多户“腾笼换鸟”,配套建设种类齐全的科教文卫设施。
漳州市芗城区党委副书记张其扬说,西湖片区内土地三分之一做环境;三分之一做公共配套;三分之一出让开发。建成以后将形成可容纳8万人的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拓展区,一方面可疏解老城区产业和人口,提升城市承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同城化中的“虹吸”问题,实现均衡发展。
“生态产业”推动了漳州“小散乱”工业的转型升级。南湖片区内的一个地块,俗称“十三厂”,曾经是漳州的老工业基地,实行搬迁改造后,呈现出天蓝水绿、疏林草地的清新风貌。园区内专门保留了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车间、水塔等,这些富有闽南风味的红砖建筑,与周边浓郁的绿色相映成趣,园区成了景区,吸引了甲骨文(漳州)技术人才双创基地等众多企业来此落户。
九十九湾湖片区内的湘桥村,曾经是闻名全国的建筑模板生产基地。湘桥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松说,全村曾有100多家小工厂,污染使得这里白天天色和傍晩一样。项目建设后污染产能全部清退,七星池与红砖厝交相辉映的古村味道又回来了,现已成为不少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生态文化”让漳州传统的文旅资源焕发了新光彩。芗城区天宝镇的珠里村是文学大师林语堂的故乡,同时也是久负盛名的芝麻香蕉产地。经多年经营,这里形成了一片近万亩的“香蕉海”,当地在香蕉园内架设木栈道,配备旅游设施,又把林语堂先生在台湾阳明山的故居“复制”回来,把以往单一的农产品产地打造成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园区。
农旅结合之路让当地农民获益良多。在林语堂纪念馆附近经营饭店的村民林文成说,5年前饭店只有四间铁皮屋,现在已经改建为可容纳300人同时用餐的四层小洋楼。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主打闽南特色菜的饭店常常一桌难求。
漳州城投集团董事长赖绍雄说,“现在我们的生态建设创新路径,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片区规划和产业融合,带来了土地溢价、商业集聚等多重效应。生态投资变成了有效投资,生态红利变成了发展引力。”
“生态 ”模式,让漳州市尝到了甜头。连续三年,漳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省首位。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招商引资,据不完全统计,漳州市“五湖四海”项目周边已吸引43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近70亿元。
一城花海半城湖,水光山色与人亲。
漳州市的“生态 ”发展模式,立足于修复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更致力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的生态产品供给。不仅重构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也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路径和“生态 ”的运作方式,为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治理样本。
一是善法自然,善于“留白”。先后规划过漳州碧湖、西湖的同济大学教授卢济威认为,“五湖四海”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建设带动保护,用修补取代翻新,尽量保留一些“没有用的地方”和“可以发呆的地方”,用“留白”的方式让城市有田园味道,让市民有亲近自然的空间。
张其扬说,西湖片区从一开始就先把不能移动和破坏的地方标注出来,道路建设宁可增加成本也要绕开古树名木,甚至专门进行了风道规划,建设中多采取自然驳岸、生态护坡方式,打造“会呼吸的湖体”。
漳州龙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碧兰介绍,当地的西溪生态文化园建设秉承“原生态”“低成本”“大众化”理念,通过规划整治,田埂变成了绿道,花圃变成了花园,江岸变成了观光平台,废旧砖窑变成了景点,群众住房变成了民宿,农民新村变成了商业小街,个人的资源变成了共享的资源。
二是突出“整体设计”和“系统思维”。漳州市规划局总工办主任郑荣泉说,“五湖四海”项目建设站在城市上空、站在地图前面、站到群众当中想问题,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自然格局,建设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分野,统筹各个职能部门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把生态效益的覆盖面最大化。
漳州市旅发委党组书记洪海涛认为,城市生态建设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传承,不强求“高大上”的国际接轨,更不贪图“短平快”的利益回报,要综合考虑生态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确保“一张蓝图管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三是“长短结合”“刚柔并济”。为避免城市发展造成生态资源遭挤占,漳州市通过地方立法,把“五湖四海”部分区域约5290亩土地划为中心城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范围,为生态保护增加刚性约束。
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惠贞说,近几年,漳州陆续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金字招牌,这些都是支撑漳州未来发展的“无形资产”。同时,生态建设的成绩除了让政府“脸上有光”,更让老百姓“心中有感”。因为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广大群众对因生态建设需要开展的征迁非常配合,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
为了激发社会大众的生态保护热情,漳州市在2017年开展了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的绿化工程,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树木认植。漳州市园林局局长游建山说,每棵树下都立碑标注树种和认植者姓名,这种开放式、永久性的种树方式很受欢迎,也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态共建共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