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莹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老年病是老年人易患一类疾病的统称,包括糖尿病、老年性高血压、膝关节炎、痴呆等,老年病多为慢性病,并发症多,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功能障碍,如糖尿病可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临床上对于严重的抑郁症,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而对于轻度抑郁症,往往采用简单的心理干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2]。为此,医院尝试在老年科强化心理与精神护理,2017年2月—6月,入选对象116例,评价强化干预的效果。
以2017年2月—6月老年科收治的老年病患者入组。纳入标准:(1)老年科,年龄>60岁;(2)认知精神正常;(3)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D)7~24分,轻度抑郁,尚未达到抗抑郁药物的标准;(4)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无法获得随访;(2)拒绝参与研究;(3)严重的家庭问题,如无子女照料。在2~4月,进行试调查,入选对象56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68.4±5.2)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2例,糖尿病11例,慢支炎与CODP35例,心脏退行性瓣膜病和(或)冠心病11例,卒中后遗症6例,退行性膝关节炎34例,绝大多数患者都伴有2种及以上的老年病。HAMD(15.7±3.8)分。有心脑血管事件病史16例。分析老年科心理问题后,5~6月再次入选对象60例(不包括之前预调查的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9.1±6.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3例,糖尿病12例,慢支炎与CODP37例,心脏退行性瓣膜病和(或)冠心病12例,卒中后遗症7例,退行性膝关节炎36例,绝大多数患者都伴有2种及以上的老年病。HAMD(15.6±4.5)分。有心脑血管事件病史17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疾病类型、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预调查,常规护理,仅进行入院时、出院前HAMD问卷调查,同时在随访过程中,进行复评。常规护理主要为治疗护理,如输液管理,生活管理,基本的康复训练,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出现严重的抑郁拒绝继续治疗的对象,需要进行劝导。在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配合家属做好疾病管理的指导,要求出院后遵医嘱规范用药、生活方式调整等工作。
1.2.2 观察组 进行强化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内容如下。
(1)支持性心理护理,所有的对象都开展1次支持性心理护理:①首先,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目标对象的信任。②其次,开展相应的支持,剖析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2)其他: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个人条件,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心理治疗计划。②鼓励患者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开展自己比较兴趣的工娱活动,如棋牌、绘画等。③发挥家属支持作用,特别强调家属需要在疾病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不仅参与用药监督、饮食管理等工作,还需要重视心理状态的管理。
两组对象入院时、出院前、复查HAMD评分对比。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HAMD评分通过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同时间段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出院前、复查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出院前、复查时HAMD评分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HAMD评分对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HAMD评分对比(±s)
组别 入院时 出院前 复查 F P观察组(n=60) 15.6±4.5 11.3±3.6 10.5±4.7 5.67 0.000对照组(n=56) 15.7±3.8 14.5±3.9 14.1±3.7 1.74 0.466 t 0.35 4.67 4.75 P 0.387 0.001 0.000
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有老年病对象,抑郁症发生率更高,疾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疾病加重与死亡风险、躯体症状都是抑郁症发生的应激原因[3]。若不给予积极主动的干预,则老年抑郁症表现不会明显的减轻,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不同时间段HAMD无显著变化(P>0.05)。若想要减轻抑郁症,需要从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管理能力两个途径作用,研究中观察组出院前、复查HAMD水平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老年科开展心理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覆盖率,护士需要从意识层面重视心理护理;(2)发挥家属的作用,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3)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
小结: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会持续到出院后,强化心理干预可有助于减轻抑郁表现。
[1]方 蕾,任攀宇,张银玲,等.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65-1867.
[2]郭家梅,曾可斌.中国人群抑郁症自杀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J].重庆医学大学学报,2013,38(12):1495-1499.
[3]乔建歌,杨青敏.慢性病患者乐观心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9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