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燕 尹雄杰 邬楠 张昌浩 金莉莉
摘 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及教学可以反映高校对实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水平,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学生科研学习顺利进行,是高等教育系统需要重视的部分。总结了近期在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中的成果及应改进的问题,并针对高校实验室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74-02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与普及是必然的趋势。在这种环境条件下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发挥自身优势培养高端人才。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 还应在此基础上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教学场所,实验室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正确的实验教学,提供安全,良好的实验环境。因此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的改革, 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步骤。
1 实验室教学改革的意义
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具有较多的缺点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因此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们各方面协调发展是重中之重,而实验室改革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开始加大了对于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为实验室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理论依据和实验平台,提高了实验室教学能力和科研效率。经对比国内不同知名高校实验室教学建设情况,发现不同高校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各有特点,并不是统一的形式,运行方法和成果效率也存在差异。不同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方式,导致了实验室给学生利用与开放程度的不同。近年来,国内外各高校慢慢对实验教学以及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教学效果和操作效果也大不相同。
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不仅在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学校的发展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1-2]。近几年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实验室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孕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等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实验室改革从落后的、简便的的实验室逐渐向先进的、多方面的实验室发展,扩大实验室的规模,开展了一些大型实验。高校实验室可以说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实践基地,大部分高校的实验环境现在足够可以满足学生实践和学习的要求,所以学生应把握好机会,同时高校也要持续关注实验室的教学,不断努力建设更好的实验环境,建设更有利于目前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实验室新模式,将是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2 实验室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及不断教学改革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虽然近几年学校已经开始对实验室建设有了一定的强化与重视,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实验室的教学方面还是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在实验室教学方面,需要更加重视实践部分,结果必然重要,但是过程中可能会学到更多东西,在失败中探究原因和解决的过程是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近几年来,学校由只注重加大投资实验室的建设,逐渐转化到开始重视实验室的各个细节;由只注重资金大量购买实验设备,逐渐转化到开始重视实践操作[3]。
目前我校的实验室教学和建设也有不足之处需进行改进,其表现在:缺乏对实验室工作建设的认识及作用;对化学试剂的管理和使用不够严谨;实验室仪器物品的管理不够科学,不够严谨;缺乏对科研的动力和活力,规范性不强;可供学生平时使用的开放性实验室及仪器不足;实验教学缺乏让学生动脑思考设计和动手实践证明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已经陈旧老化、利用率不高、安全性差,实验设备维护不及时;也有部分仪器设备虽是新型高科技,但对于目前实验水平并不实用;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编制不足,实验技术人员实践能力不高,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完善,缺乏竞争力,安全意识薄弱,实验室缺少文化建设等。以上几点限制了实验室对于学生实践创新性的培养,制约了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所以应着重不足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室教学建设改革,建设为安全高效的实验室。
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规范性实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室的效益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等学校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为建设更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国家应持续关注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实施。
3 实验室教学改革的目标
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两者密切相关,需互相推动着发展[4]。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将知识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的教学理念,构建更符合学生展开创新实践活动的实验教学体系,也为建设符合现时代需求的实验室,购进新型仪器设备、开展培训活动、增加开放实验室、开通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合理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提高实验室教学改革的效益。
通过改革实验课程、导入新型实验书籍、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教学、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实验管理机制、构建准确的规章制度,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为导向的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改善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实验室的全天或半天开放,并每天确保有一名實验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仪器管理,部分有操作难度仪器的实验室实现每周培训及使用,尽可能做到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利用与效益。在网络资源平台上制作实验室基本技能视频和介绍实验仪器,以便学生随时查询并学习。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我校在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以下原则改革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多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互动性;充分运用实验室提供的资源,不盲目投资要有意义;安排适合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使实验室人员更好的发挥技能,由此提高工作积极性;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及时进行探讨解决问题,弥补单个学科的科研局限性,促进不同学科共同发展;做好实验室管理,实现安全高效的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建设要顺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打造具备实用性的实验室;将实验室仪器设备按常用顺序或按用途分类摆放,形成功能合理、结构合理的布局。
4 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验室改革应快速发布准确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团队,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其专业知识,并且将所得到的资源合理利用,将其资源最大化,还要创造良好的、积极地实验室环境,加快实验室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进程,提高实验室的效益。我们还应该增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定期保养仪器设备;增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意识,仔细排查实验室的安强情况,并且严禁在实验室吃东西等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实验室文化,使实验室成员对实验室有认同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来以此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让实验室成员一起努力向前进步,加速发展。
5 结语
简而言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改革是高校教育系统持续关注和重视的部分。今后学校应在此基础上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建设,加强实验室教学改革的监督,确保实验室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进取,使实验室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人才,为医药事业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陈华东,任耀军,刘永泉,等.实验室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32-235.
[2] 刘林涛,田慧珍.高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5):25-27,31.
[3] 熊宏齐,戴玉蓉,郑家茂.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4,8.
[4] 马宏,田维蓉.建设开放式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改革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