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末
“龙之梦!龙之梦!”坐在245公交车上的小男孩有些兴奋。李凯紧紧攥着小男孩的手,举起来,指向窗外,“那里曾经是姥爷工作的地方。”“姥爷,你还在龙之梦当过保安?”在小外孙的记忆中,姥爷一直从事的工作就是保安。他不知道,他的姥爷年轻时当过翻砂工,就在龙之梦购物中心——中捷友谊厂的原址。
这个名称,曾无数次在245公交车上响起,“中捷友谊厂到了”。岁月变迁,这个在新中国工业史上书写过浓重一笔的工厂,已经整体搬迁至沈阳西部。“中捷友谊厂”的公交站名也随着原址上龙之梦购物中心的崛起,改换成“龙之梦红星美凯龙”。曾经,中捷友谊厂被称为机械工业部机床制造业“十八罗汉”。这里在1960年代,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卧式铣镗床,第一台摇臂钻床,并配合中国石油总公司开发出了高精度的机床导轨轴,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那时候,能在中捷这种大厂上班,是值得骄傲的事,就连找对象也很容易。李凯刚上班的时候,还是个20岁出头的愣小伙儿,关于中捷友谊厂的历史,他说自己几乎一无所知,进了厂就知道干活儿,按月拿工资。稀里糊涂地被岁月推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就下岗了。“厂里职工有上万人,食堂买肉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买,感觉下班时经过的马路上到处都是同事,谁能想到它效益不好?我以为自己能在这个大企业里干一辈子呢!”
李凯是老实人,下岗时老老实实地回家了,后来在五爱市场打零工,再后来年纪大了,就当了小区保安。有一次还被中捷的旧同事认了出来,同事告诉他:“你知道不?中捷厂要拆了,那块地要盖大楼!”李凯摇摇头说不知。在他的印象中,中捷地处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和北海街的交汇处,距离东中街很近。彼时房价上涨正呈汹涌之势,李凯觉得同事说这块地能火的话很有道理。
2007年5月29日清晨5时30分,一声巨响,短短几秒,中捷友谊厂内最后一座待拆的10层高楼轰然倾斜倒下,这个1930年代建立的日本工厂,发展变迁,至此,拆迁完毕。据当时中捷友谊厂门卫陈师傅说:“5月8日下午4点多,留守在工厂的那部分人员和拆迁的人交接完毕后撤离,第二天工厂就开始拆了。”20天后,这个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拆迁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老工厂不复存在。其间,李凯来看过一次,看着拆迁工人用挖沟机砸倒车间、厂房,竟然感伤起来。“有不少市民来拍照,还有外国人拿着摄像机转圈来拍。”李凯没看见外国人,听拆迁工人说的。拆迁工人问他这厂为啥叫中捷友谊厂。李凯把自己知道不多的信息传达给对方,“中是指中国,捷是指捷克,两国的友谊诞生了这个厂。”
中捷友谊厂的前身是日伪时期建立的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生产过自动车床和皮带式普通车床,后来曾改名为第五0四汽车厂,除了生产千斤顶、手锤等随车工具,还生产冲锋枪、迫击炮等军工产品。沈阳解放后,职工一边清理厂房,一边用测绘样机的方法,仿制一些简单的机床产品,并与沈阳第二机器总厂一分厂合并,改名为沈阳第五机器厂。1953年,工厂改名为沈阳第二机床厂。当时,我国没有钻、镗机床的专业生产厂,经过一系列改建发展,中捷成为了初具规模、能生产结构较为复杂、性能先进的中型立式钻床、摇臂钻床和卧式镗床的新型工厂。在1958年的沈阳市劳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第二机床厂被评为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受奖单位。与此同时,职工住宅、托儿所、医务所、疗养所、俱乐部逐步建立并完善,一个囊括了职工生活各个方面的大厂日渐成型。
1959年,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汪道涵,接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达色尔县柯沃斯维特机床厂的来函,说其已经报请捷共中央、捷克政府同意并决定在中国国庆10周年之际,将厂名改为“捷中友谊厂”,所以想请中国政府选一个工厂命名为“中捷友谊厂”,两家工厂对接,然后援助中国机床制造技术。
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确实需要技术援助。机不可失,12月30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外交部共同提出了《关于沈阳第二机床厂与“捷中友谊厂”建立直接联系及命名沈阳第二机床厂为“中捷友谊厂”的请示报告》。时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廖承志星夜批示,“拟同意,请陈(毅)急核。”一个“急”字,让这个报告当天到达主管外交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手中。1月1日,陈毅迅速批示了1960年的第一条外事文件:“同意办(中捷友谊厂)”。
元旦刚过,辽宁省政府迅速就此成立项目组,负责接洽、落实中捷友谊厂这一重要工作。
在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努力下,不到半年,中捷友谊厂就宣告成立。1960年5月4日,中捷友谊厂举行了命名典礼。时任沈阳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的邹家华,被任命为中捷友谊厂第一任厂长。在捷克斯洛伐克工程师的帮助下,中捷友谊厂掀开了中国人自己造机床、开发机床技术的新篇章。
捷克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并不是经常派专家到中国现场指导,而是以培养留学生、合作研究人员以及访问学者的形式,为中国培养、训练人才。中捷友谊厂也曾派出多批工程技术人员,去捷克学习。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去捷克不但学习了机床技术,还顺带着学习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因此,中捷友谊厂不但是生产制造基地,还成为传播新技术的中心。
1960年,中捷友谊厂完成产品31种、4647台,创工厂年产量最高纪录,并首次完成出口创汇任务。截至1960年代末,厂内职工近万人,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机床企业之一。
尽管李凯对中捷友谊厂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对于这里涌现的劳模工匠,他却听说许多,最有名的当属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
解放战争时期,身为沈阳第五机器厂工人的马恒昌带领他的生产小组,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作业,提前5天完成了17部火炮核心配件——“闭锁机”的修复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马恒昌带领车工一组向全厂发出了开展迎接红5月劳动竞赛的倡议,把消灭废品,提高质量和效率作为竞赛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全厂50多个班组的热烈响应,一个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赛场面在全厂展开。竞赛活动中,马恒昌带领小组掀起了技术改进之风,创造了连续37天无废品,改进14种工具,工效提高两倍多的新成绩,并建立了一整套加强班组建设,保证产品质量,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制度和措施。
为了表彰马恒昌小组的先进事迹,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授予他們“新纪录运动中的集体优秀工作者”称号。马恒昌获得了“东北工业部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2018年1月2日病世的徐正新,曾任中捷友谊厂铸造工。铸造扣箱是个特别苦、特别累的工作,技术要求也很高,需要把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下来的芯子、砂型按图纸组合在一起,然后留出浇铁水的空隙。如果位置摆放错误,浇出的铸件就会变成废品,前面的十几道工序也将前功尽弃。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下,徐正新每月生产的品种最多时达七八十种,每天单产最多时达60箱,用26年的时间完成了60年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1991年徐正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1月17日,徐正新被追授沈阳市“荣誉盛京大工匠”。
“这些劳模是真厉害,我得告诉我外孙子,他姥爷曾和这些高人在一个工厂工作过。”李凯的神情有些落寞,那段中捷岁月在他的人生中太过短暂。
中捷友谊厂也经历了困境中求生存的艰难。李凯回忆说,当时,整个东北的工业都不景气,厂里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那么多人的工厂,产品一旦卖不出去,包袱太重了,养活不起。”李凯说,没活儿干,有的车间都长了草。
1985年,中捷友谊厂开始了全面改革,提出了主攻方向抓“三上”,一年彻底变形象,两年上高档,三年大变样,振兴中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并对大型钻床车间、齿轮车间等进行了改造和扩建。
随后,中捷友谊厂顺应时代需要,逐渐打开市场、重塑企业形象。1995年,中捷友谊厂与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共同组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沈阳机床诞生了世界首台具有智能、互联功能的i5智能控制系统,并于2014年全球首发i5系列智能机床,创造了世界机床行业内单品销售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