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探讨

2018-03-26 07:40周传洪
祖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小学数学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小学数学教学也要更加具有创新理念与创新精神。新课改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使得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更加热爱学习,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每位数学教师就要加强研究,寻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合理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有效地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充分回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中可以发挥自身的支配性作用,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加强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研究讨论,通过大家对共同目标的团结一致、合力奋斗,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

由于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许多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极易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厌烦与畏难心理。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指导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合理地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讨论中。要确保设计问题的趣味性与合理性,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为学生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设计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探讨。教师可以将与现实生活比较紧密的话题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与植树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植树问题进行讨论,并且討论后在班级中展示出最终获得的答案,由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总结与整理。 (二)结合学习的实际状况,明确划分责任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合理进行责任划分,使得小组成员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自身的职责,根据分工加强学习与研究,更快更好地完成自身所担负的任务。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内容对小组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划分。要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位小组长,由其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负责将学生的见解向教师进行交流,并且及时地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另外,还要安排专门的记录员对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要安排报告员将小组的见解等向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解说;要安排总结者对整个小组合作的讨论与交流环节、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归纳等。对于每个角色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要遵循流动性的原则使得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使其能力进行得到有效锻炼。

(三)贯彻落实小组合作,加强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也要积极地进行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对合作讨论的成果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因为通过成果的展示,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指导,并且可以找到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今后更加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在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对讨论互动的时间进行合理预设。并且要由学生对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归纳。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对讨论结果进行合理的展示,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与不懈努力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更多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了解优秀的学习成果,进而为其今后的合作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适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内心比较敏感,所以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鼓励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鼓励其与其他同学进行团结互助、合作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个赞许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不要吝啬个人的鼓励与赞扬,要包容学生、鼓励学生、赞扬学生、肯定学生。要及时对学生说:“你很棒”、 “很好”、 “解题思路非常新颖”、 “思维很活跃”等。这样就会为学生带来极大的信心,得到巨大的鼓舞,进而使得学生更加信心满满,更加喜欢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与他人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积极地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实际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学习模式。要科学设计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要结合学情,明确划分,每位学生的责任;要贯彻落实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展示讨论成果;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得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小清.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新课程·小学,2015,(12).

[2]丁文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5,(15).

[3]马光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J].读写算:教研版,2015,(06).

[4]赵冬梅.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魅力中国,2016,(18).

(作者简介:周传洪,贵州省遵义市南部新区龙坑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小学数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