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香
摘 要:只有让学生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得出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学生才能塑造稳定的“德”。文章结合实际,对矫正学生不良品行、开展品德教育的一则案例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不良品行;矫正;案例;品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6;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5-0013-01
一、前言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因此,品德是人在形成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的“道”的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德”的自觉。品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进行思想、行为上的培养和塑造。只有让学生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得出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学生才能塑造稳定的“德”。现结合实际,对矫正学生不良品行、开展品德教育的一则案例进行探讨。
二、案例介绍
本学期的一天,睿睿(化名)同学带了个手机来学校。班主任刚走进班级,就发现几位同学围着睿睿在嬉笑,走上前去,发现他们正在玩手机游戏,便让睿睿马上把手机收起来放进书包,并警示以后不能再带来学校。放学后不久,班主任接到睿睿妈妈的电话,说睿睿手机不见了。学生失窃物品,是班主任比较棘手的事情。
第二天,班主任向睿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睿睿在托管时间到电脑室参加辅导,将书包放在教室,十分钟后再回班级拿书包时发现手机不见了。对于这件事,班主任也没有马上想好该如何处理。如果不处理此事,得手者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可能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那么该怎样处理呢?如果只是询问围着睿睿打游戏的同学,好像有点妄下定论,如果不是这几位同学做的,他们会觉得老师看扁了他们。如果在班上大声喝斥,然后翻箱倒柜搜查,逐一提审,一方面影响太大,不应该轻易怀疑任何一个学生,这会伤害学生,另一方面手机未必还藏在教室。做学生思想工作,一旦出现失误,就容易给学生带去负面影响和伤害。最后,班主任决定公开劝说,让拿了手机的同学自觉将手机交还睿睿,这尽管不知能否实现,但班主任决定试试。班主任公开劝说完后,上午快过去了,仍没有同学主动来找班主任。
上午第四节课时间到了,班主任临时决定让学生们做卷子。站在讲台上,班主任说道:“同学们,我们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希望大家在六年小学生活里留下的回忆全是美好的、阳光的,你们长大后再回想小学生活时是骄傲的、自豪的。睿睿同学的手机如果是被哪位同学拿回家玩,希望你马上拿回给睿睿。”然后,班主任发下试卷,让同学们做。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拿手机的同学的“镇定”令人惊讶。教师想了想,和同学们说起测谎仪能帮助警察快速破案的事。同学们听了,纷纷议论起来,说:被测的人如果说谎,机器就会发出警告,还议论起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这时,教师看火候已到,便说:“很多同学感冒发烧时,我曾给他搽驱风油,病很快好了,记得吧?其实我懂得一些医学的!”很多同学大声说:“知道呀,谢谢老师!”教师接着说:“我还会号脉,这次我就用号脉进行测谎了。”这时,气氛一下静默下来。“这样,同学们一个个按座位顺序上来,老师给你们号号脉,没轮到的人安心做卷子。”于是,一个、二个、三个……同学们逐一来到老师身边,老师学着“望闻问切”的样子一个个地给他们摸脉。其中,确实有几名心跳很快的同学。但老师想给拿手机的同学一些时间和空间,没有对他们进行“突审”。然后,班主任静静坐在讲台前,让学生们继续做试卷,直到上午放学。
下午,班主任刚进教室,一些负责打掃卫生的同学冲上来说道:“老师,睿睿的手机找到了!放在走廊打扫卫生工具的阳台角。”听到这,班主任紧绷着的心松下来了,不单是因为手机终于找到了,更是因为给了那个一时糊涂犯下错误的孩子一个机会。班主任回到办公室,有同事建议把这位学生“挖”出来,再当面进行一番教育,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好好改正。这种直接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明显些,但是他暴露了自己,他会认为自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失去了尊严,将活在周围人的歧视里,这种心灵的创痛不知其会用多长时间去修复。上课后,班主任特意扫视所有学生,看到有一个同学把身子压得低低的,教师明白了,说道:“睿睿同学的手机有个同学因为好奇,拿回家玩了几天,现在还回来了。这位同学应该感谢你自己,因为你给了自己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了自己的成长一片广阔的空间。我们的成长,我们的人生,应该尽量不留下遗憾!老师也感谢你,感谢你给老师一个与你们共同学习和感悟人生的机会。”
三、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说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锦上添花是完美,但雪中送炭才更具魅力,能让孩子“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古人曾说,“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大意是说要让受教育者见到身边的都是正当的事情,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言论,走的都是正当的道路。在当今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从正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处理德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鼓舞和激励学生上进的核心思想,正面教育学生,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是可塑的,教师要给孩子再塑的机会,不能一锤定音。孩子是独立、鲜活的生命,教师应该激扬生命,不该判断和控制生命,让德育真正起到“关爱、引导、熏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高辉.学生不良品行的成因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18).
[2]石军.一例品行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