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今年7月25日,应《台港文学选刊》之邀,我到福州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文学作品交流研讨会”,随后,会务组安排与会者到龙岩市永定区创作采风。正是烈日炎炎的季节,而八闽儿女不可抗拒的热情一如似火的骄阳,激起我们这些初来福建的外乡人去探寻永定民情风俗的渴望,而我们也确实不虚此行,为期三天的永定之旅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提起闽西群山深处的永定,也许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这里曾经是红色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井冈山上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福建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一词即创作于此。但是,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永定还是重要的客家聚居区,在这块土地上,永定的客家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在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客家土楼,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大多依山而建,靠近溪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方圆组合等多种形状,其中尤以圆形土楼最为奇特、美观,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圆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团圆、和合、美满的象征寓意,而在视觉表现上,圆形也是所有图形中最具美感与魅力的几何图形,因此,中外游客对这里的圆形土楼格外感兴趣,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永定现存土楼两万多座,其中圆形土楼仅存三百六十多座,它们多数修建于明、清两朝民国时期,永定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圆形土楼是位于高头乡的承启楼。
据传这座土楼是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建造时间跨越半个世纪,耗费了三代人的心血,其规模巨大,造型雄伟,楼高四层,楼中套楼,楼外有楼,里外四圈,环环相扣,鼎盛时期楼中曾居住八百余人,是名副其实的楼中之王,楼内房间分工明确,居室造型古朴雅致,不乏楹联书法、楠木屏风等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楼内场院中有水井、浴室、磨坊、粮仓、猪圈以及存放农具的仓库等设施,因此,承启楼在书香气之中又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承启楼西侧不远处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圆形土楼,名日侨福楼,它兴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五十余年,然而在永定的土楼群中,它只能算是年轻的后生辈。侨福楼是一座高三层的单圈土楼,这座土楼外土内洋,中西合璧,楼内安装有当时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而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在这座土楼中先后走出了多位博士,这对向来重视教育的客家人而言,绝对是无上的荣耀,侨福楼也因此而具有了博士楼的美誉。
傍晚,在落日的余晖中漫步土楼群,晚霞悬挂在天边,更凭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承启楼和侨福楼这一老一新两座土楼遥相呼应,恰如一对饱经风雨沧桑的祖孙在相互对望,眼神中充满期待和慰藉,他们似在喃喃低语,彼此砥砺着共同走过漫漫的岁月长河。由于长期遭受地震、風霜雷电等自然灾害以及人祸侵扰,这些昔日辉煌壮丽的城堡,如今墙体已经出现斑驳的裂痕,显出颓败的迹象,然而不必担心,它们仍然十分坚固,永定地处群山环抱的密林深处,过去交通极为不便,为了便于建造土楼,建造者们别出心裁,他们就地取材,墙体无需钢筋水泥,而是采用当地生土夯筑而成,墙体厚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减,最厚处有三米,最薄处也接近一米,能够抵御地震和匪盗对楼身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永定土楼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岿然不动,忠诚地庇护着居住在此的客家人,足见其坚固耐用程度绝非一般。楼内土石与木材完美搭配、浑然天成,房间如扇形在木质楼梯旁均匀分布,楼宇飞檐间悬挂的红色灯笼更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到了夜晚,皓月当空,一串串大红灯笼被点亮,扶着楼栏杆,凭窗远眺,听山风从耳畔吹过,看山中炊烟袅袅,远处潺潺的溪流汇入汀江,层层暮霭笼罩着群山,依稀间仿佛还能够感受到当年客家人忙碌而悠闲的生活场景,女人洗衣、做饭、采茶、喂鸡,男人开荒犁地、烤烟、酿酒,这是一派何等逍遥自在的田园风光!
次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湖坑镇洪坑村,在洪坑土楼群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号称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富丽堂皇的振成楼造型奇特,按照八卦布局,楼内有两口水井,暗合八卦图中的阴阳二太极,更为奇妙的是,两口水井中的水温一冷一暖,水位也高低不同,但却都甘甜清冽。整座土楼做工用料都极为考究,很多地方运用了花岗岩的石材,这在土楼建筑中是比较罕见的,说明当年楼主人家的财力雄厚,这座土楼因此显得更为坚固厚重。振成楼的内部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记,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楼内天井当院大厅中的一幅楹联吸引了我,上联“带经耕绿野”,下联“爱竹啸名园”,听导游介绍这幅对联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胡瑞霖亲笔所书,也再次印证了历代客家人都自觉地把“耕读传家”作为基本信诫,即使在最艰难、最困苦的年代,客家男儿也都几乎进过学堂,以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这种通过读书、求取功名、改变命运的思想从小就濡染着客家子弟,而这种思想在客家童谣中有着最鲜活的记忆和最生动的表现。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割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面前一口塘.
打条鲩鱼八尺长。
大头拿来熬汤食,
尾巴拿来入学堂。
入嚷学堂四方方,
搬条凳子读文章:
文章读哩几多本?
三十零二本。
一本丢落塘.
一本丢落井。
井里起银杆,
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
桥下好洗碗。
一洗洗到乌舌嬷.
拿给阿婆养鸡嬷。
在这些伴随各地客家儿童欢乐成长的童谣里,经常有对耕读立世思想的启蒙和劝诫。成为秀才,是封建科举时代步入仕途的第一步,日后能否平步青云,除了勤学苦练,饱读诗书,那就要看命运造化了,但秀才们骑着高头大马穿村而过的景象,着实让客家的孩子们羡慕不已,他们于是带着想象的翅膀,也纷纷在自己的臆想中骑上大白马,打从莲塘边经过。一路上,韭菜开花,鱼儿欢快地跳跃。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乡间童趣图!客家童谣对儿童的教化、启迪,不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而是透过孩子熟悉、喜欢的事物潜在地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唱念中自己去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通过童谣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儿童一些基本的人生哲理、思想观念、道德准则,无疑是客家人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高明之处,这种润物无声的教化又怎能不激励着客家的子孙刻苦读书、奋发有为!因为重视教育又长期四处迁移,客家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人才辈出。如,永定下洋镇的中川村曾出现过“一门五进士”、“三代四司马”、“父子进士”、“文武世家”的奇特人文现象,近代著名爱国侨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锡矿大王胡子春也都在此出生成长。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这一称呼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寄居他乡色彩的他者化称谓,有学者经过考证后认为,客家人本是中原移民,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后经过各个朝代不断迁徙融合,在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并最终成为岭南汉族的重要分支。在长期的迁徙融合过程中,客家人演化成为今天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客家人前后有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几乎每次都是为了躲避中原战乱和异域民族的入侵。清末民初,中华大地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大批流离失所的客家人为了讨生活,不得不远渡重洋到异国谋生,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客家海外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采矿、修筑铁路等各种危险艰苦的工作,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下南洋因此也成为和闯关东、走西口并称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现象。当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客家山歌,名字就叫做《阿哥出门往南洋》,真实地描摹了客家游子下南洋时的复杂心境:
阿哥出门往南洋,
漂洋过海去外乡,
祝哥身体要保重.
有了身体好返乡.
人争口气佛争香。
阿哥出门往南洋,
一路行程路头长.
阿哥到了南洋后,
書信赶紧寄回家,
免得妹妹挂心肠。
这支客家山歌借一个正在思念情郎的姑娘的口,唱出了客家男儿在外漂泊时的无尽牵挂和出人头地的执着理想。如今,客家人的后裔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生活的客家人已经超过一千二百万,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支汉族族群。因此,客家人也被称作是东方的吉普赛人和东方的犹太人。
永定的烤烟、茶叶、菜干驰名全国,客家人大多勤俭持家、热情好客,团结友善,平时,如有客人来到,主人会很有礼貌地以烟、茶相待,并请客人品尝自己的家酿米酒和亲手烹饪的菜肴。由于客家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又善于与聚居地的土著民族相融合,这便形成了客家饮食的丰富性,在客家人的食谱里面,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风味。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多山的丘陵地带,因此,客家饮食常以山珍野味见长,因为长期的迁徙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勤俭聪慧的客家人便想出了制作各种菜干的方法节省家庭开支。永定的客家人格外擅长制作笋干、萝卜干、梅菜干、泡鸭爪、炮牛皮等耐吃耐留的食物,来到永定,你一定要品尝这里的菜干扣肉、芋子包、牛丸汤等客家美食。这里的菜干扣肉是用五花肉与永定菜干烹制而成,气味浓香,肉酥菜嫩,鲜香醇厚。芋子包采用永定当地的芋头木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笋为馅制成包,上屉蒸熟,软糯可口。牛丸汤是先用牛筋和牛肉制成肉圆,再配上芹菜叶等调制成汤,因此,吃起来既有牛肉的韧性又味道鲜美。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永定的客家土楼已经成为外地人来永定参观、旅游的首选景点。富裕起来的客家人逐渐搬离了土楼,到城里定居,年轻的一代客家人则由于升学、外出打工等原因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块土地。如今生活在土楼中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而又故土难离的客家人。但我想不论走到哪里,永定的客家人应该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曾给予他们无限温暖的客家故里。
美丽的永定!难忘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