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的初创之路

2018-03-26 12:31陈义风
中国工业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吉普车制造厂红牌

陈义风

从生产机踏车和汽车配件,到把“井冈山”牌轿车开进中南海,实现汽车工业零的突破;从“东方红”牌轿车遭勒令下马,到北京牌212吉普车风靡全国……北京汽车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初创之路。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法部运输署409汽車修配厂。和北平这座古城的建筑一样,409厂机器设备一台也没有被破坏,更没有被运走。当年7月,河北石家庄被解放军攻克。409汽车修配厂石家庄汽车修理分厂所有人员和设备成建制迁到北平,与409汽车修理厂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北平汽车修配厂。这个修理厂后来就成了北京汽车工业的摇篮。

从机踏车到汽车配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奉军委电令,华北军区后勤部北平汽车修配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第六汽车制配厂。

第六汽车制配厂很快接到上级指令,要为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部队提供可以在复杂山路上行驶的军用摩托车。全厂干部职工立刻紧急行动起来,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1951年7月8日,该厂第一辆军用重型机踏车(挎斗摩托车)试车成功。运到朝鲜抗美援朝战场一试验,非常适合朝鲜的战场环境,志愿军官兵喜欢得不得了。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机踏车的生产也告一段落。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公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被列入重点项目名单。同时,国家决定在北京建设一个汽车配件厂,为这两个工厂的产品配套。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制配厂第五厂与华北农业机械厂第一分厂合并组成了北京汽车配件厂。

当时北京还组建了一个汽车附件厂,也是为长春汽车制造厂和洛阳拖拉机厂生产汽车和拖拉机附件的。1954年8月20日,经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局批准,北京汽车配件厂与北京汽车附件厂合并,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第一汽车附件厂,后改名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

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于1956年4月建成投产,开始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提供配件。第一汽车附件厂先后试制生产了汽车化油器、汽油泵、汽车滤清器、车窗雨刮器、管式调温器、轮胎、刹车压力表、气缸垫、前大灯、轴瓦等17种汽车、拖拉机附配件产品,并逐渐实现了单件小批量向大批量生产汽车附配件的转变。

北京汽车工业零的突破

1958年2月,当时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调集全市精兵强将开展汽车整车的攻关。北京市迅速组建了北京汽车试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厂内,第一汽车附件厂厂长李锐兼任北京汽车试制领导小组组长。经过多方调查比较,北京汽车试制领导小组决定参考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结构较为简单的伏克斯瓦根牌小型轿车,进行自行设计生产。

当年曾参与北京第一辆汽车试制生产的第一汽车附件厂党委书记冯克回忆说:“当时连现成的厂房都没有,我们只好搭帆布篷子作为厂房。试制需要大一点的场地,当时工厂有一个礼堂,我们发现这个地方比较宽敞,于是就利用舞台和第一排椅子之间的空地,拿来试制汽车。我们先对伏克斯瓦根牌小型轿车进行测绘,把所有数据搞清楚以后再画图,设计我们自己的图纸。当时比较难的是发动机,设计好图纸以后没有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缸盖、缸体只得手工进行制作,不但是缸盖缸体,整个发动机的上百个部件都是我们手工制造的。可以说,北京的第一辆汽车是纯手工的产物。”

在新车试制中,第一汽车附件厂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组成“三结合”小组联合攻关,所有的人都没有汽车整车制造经验,还有很多来自非机械行业如电力、仪表的门外汉。大家吃住在现场,一边恶补汽车知识,一边用手工方法制造部件。汽车外壳是用木头做模具压出来的,车身用手敲、火烤、汽焊等最原始的方法一点一点地敲打成形。

最难做的是发动机,有200多种零部件。工具车间和机修车间负责制造发动机,在既没经验,又没专门设备的情况下,依靠大锤、钢锉、电钻、砂轮……每个人负责几道工序,全体人员加班加点,于6月14日完成了发动机总成装配。

1958年6月中旬,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就把样车搞出来了,起名北京“井冈山”牌轿车。北京生产出汽车,这在当时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儿。北京广播电台闻讯后立即派出记者前来录音采访,把汽车发动、行驶的声音录下来,第二天就把这一消息广播出来。

“井冈山”开进中南海

北京“井冈山”轿车外形尺寸长4100毫米,宽1560毫米,高1450毫米,发动机为四缸水平对置风冷发动机,排量1.192升,额定功率36马力,最大车速110千米/小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井冈山轿车的体积并不大,排量也很小,属于轻型轿车。

1958年6月20日,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召开庆功大会,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负责人张逢时到会祝贺,并在会上代表一机部宣布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下午3时,彭真亲自率领北汽职工将“井冈山”牌轿车开进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报喜。

1958年7月,中央决定北汽生产50辆“井冈山”轿车参加1958年国庆节广场庆典,市委当时把这个作为政治任务下达到北汽。经过北汽全厂职工100天的日夜奋战,100辆轿车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了。北汽职工优中选优挑了50辆井冈山牌轿车参加国庆九周年天安门广场游行。

能不能生产别克车?

当井冈山牌轿车还在热火朝天地试制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北京市领导就希望北京汽车制造厂在井冈山汽车之外腾出一些人手试制体积更大、动力性更高的高级轿车。1958年8月,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来到北京汽车制造厂,对厂领导说:“你们的井冈山是不错,但小了一点,你们能不能生产我坐的这辆车?”刘仁书记当时乘坐的是1956年版的美国别克轿车。这种轿车发动机是八个缸的,动力澎湃,提速快噪声小,行驶平稳刹车有劲,且乘坐空间大,上下车方便,外观也时尚大气。

刘仁书记把别克车留在了厂里,厂里研究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测绘。根据测绘得到的数据,技术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仿造这种车困难太大,发动机就是个难以逾越的难题。于是,北汽又组织技术力量对美国和欧洲的其他车型进行了比较,在分析了多种车型资料后,认为高级轿车的生产难度都很大,且没有现成的样车做参照。北汽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就以刘仁书记的别克车为仿制样本,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搞出样车,目标是争取入选国庆十周年检阅车。

北汽立即成立了研制领导小组,厂领导亲自挂帅。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1958年9月,北京汽车制造厂成功试制出4辆样车,其中两辆为敞篷软顶,一辆为硬顶三排座,一辆为加长轴距的三排座。样车跟刘仁书记那辆1956年版的美国别克轿车有一些相像,但也有不少区别。动力性稍差,行驶平稳度不如原车。

1959年7月,北汽试制出第三轮4辆样车。当时这四辆样车被命名为“北京牌”CB4高级轿车,与此同时北汽还进行了“北京牌”CB4轿车的生产准备工作,准备一旦通过国庆阅兵审查就进行批量生产。

比起井冈山轿车,北京牌CB4高级轿车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一个档次,它采用了V8发动机、四腔并动化油器、准双曲线后桥、行星齿轮、液力变速器、助力转向、真空制动、自动开篷等技术,该车底盘平顺性好,外观也大气。但遗憾的是,北京牌CB4高级轿车没能通过国庆阅兵指挥部审查,指挥部选用了苏制吉斯轿车作为国庆十周年的阅兵车。

东方红牌轿车遭勒令下马

1959年1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管理局向北京汽车制造厂下达了仿制苏联伏尔加中级轿车的任务。接到任务后,北京汽车制造厂上上下下都憋足了一股劲,一定要生产出比伏尔加还要好的产品,务必要通过一机部产品定型这一关。

北汽开始试制的准备工作,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拨给北汽一辆1959年苏联生产的伏尔加M21N型轿车作为仿制车。北汽组织技术人员很快就测绘出伏尔加轿车的各种数据,绘出了整车和主要零部件的详细图纸。但汽车毕竟是大工业的产物,光测绘出外形和内部基本构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无论怎么测绘都不可能完全和原产品一丝不差。

加上当时缺乏精密的测绘仪器,基本都是靠手工,因此些许误差是难以避免的。而这些或许很微小的误差,就可能使仿制车的品质和性能与原车相差甚远。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弄到原车的生产图纸,哪怕是一部分也可以。尤其是汽车发动机,它是汽车的心脏,对精密度要求极高。

在北汽人开始仿制伏尔加轿车几个月后,苏联一个5人专家小组来华到海南岛试验伏尔加轿车在热带气候下的工作状态,这几个汽车专家经过北京时顺道参观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当听说北汽正在仿制伏尔加轿车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表示异议,反而对北汽的轿车试制工作给予了指导。因为时间关系他们不可能解答所有技术问题,为了不让中国同行走弯路,他们毅然留下了伏尔加轿车的全套技术图纸。

由于有了苏联专家的图纸和前两次造车的经验教训,北汽开始按照正规的汽车试验流程组织试生产。样车很快就生产出来了,最初将这种中国制造的“伏尔加”轿车定名为“星火”牌760轿车,后来改名为“东方红”牌轿车。

至1960年4月,北汽试制出三辆BJ760东方红牌轿车样车,同时编制了技术改造计划。11月,东方红牌轿车开始进行25000公里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方红牌轿车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25公里/小时,最低油耗9.8升/百公里。与苏联生产的几种同类车型对照,“东方红”的性能指标较好,发动机和汽车底盘也是可靠的,优于苏联“莫斯科人”和“胜利”牌汽车。到1961年底,北汽基本完成了“东方红”轿车小批量生产的技术准备工作。

1965年5月,由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专家对北京东方红牌轿车与上海凤凰牌轿车同时进行国家级产品鉴定,还选择奔驰220SE、福特F500、菲亚特2300、奥斯莫比尔等国外车型进行对比试验。经过50天的试验,鉴定工作组认为:东方红牌轿车的主要性能和行驶可靠性基本符合使用要求,建议发放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北京东方红牌轿车正式通过国家鉴定。

从1959年到1968年,北汽“十年磨一剑”,共试制和生产了東方红牌轿车106辆。然而,“文革”的爆发打掉了北汽人生产轿车的梦想。虽然北汽的轿车被冠以一个响当当的红色名字“东方红”,但轿车本身已经被革命小将列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北京光华路中学的红卫兵斥责厂里的领导说:连中央首长都不乘坐小轿车,改乘草绿色的军用吉普车,你们还敢生产资产阶级的轿车,是什么居心?!

1969年,当时的北京市革委会下发红头文件以“不得倡导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由,责令北汽停止生产东方红牌轿车,拆除轿车生产线和所有的专业工装设备。东方红牌轿车是北京汽车工业第一次利用国外技术图纸自行研制生产的产品,该车的研制、生产以及被勒令下马,在北京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特殊的一段印记。

北京牌212吉普车

和“东方红”牌轿车命运截然相反的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和生产的212轻型越野吉普车,这种吉普车实际上是“东方红”牌轿车的翻版,就是利用“东方红”牌轿车的通用动力总成,只是换了一个外壳,但就是因为这个草绿色的外壳,212吉普车一路走红,不仅军队喜欢,老百姓也喜欢。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对一切代步工具嗤之以鼻,尤其是对轿车恨不能千刀万剐,但对212吉普车他们却钟爱不已。212吉普车还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青睐,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曾经多次乘坐北京212吉普车出现在媒体镜头上。毛泽东八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乘坐的就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212吉普车。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未期,包括军队在内的中国吉普车保有量为两万多辆,这些吉普车除从苏联进口的约4000辆外,大部分是建国前解放军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美式吉普车。由于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美式吉普车无法得到发动机等零配件的供应。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一直进口的苏联嘎斯69军用越野指挥车失去了供应来源。

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军委提出自力更生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装备8000辆国产吉普车。为了落实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第一机械工业部紧急向北京汽车制造厂下达了生产轻型越野车的任务。

1960年5月,北汽用东方红牌轿车的通用总成部件组装了一辆轻型越野吉普车的模型车,并进行了路试。在积累了大量技术参数后,北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轻型越野吉普车设计任务书的编制。一机部有关部门经过审查后认为该设计任务书基本上符合设计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一机部的要求,北汽组织力量继续对模型车进行验证试验,在进行了2.5万千米道路可靠性试验后,北汽技术人员根据获得的大量技术数据设计出新样车的图纸,并完成了对新样车外形和总成的初步定型。经过一机部汽车管理局审定后,北汽依据新样车图纸试制出两辆样车,并成功地进行了路试。

1961年1月30日,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召开的国防科委、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等12个单位参加的吉普车选型座谈会上,北京汽车制造厂提供的BJ212型吉普车样车和设计任务书获得了好评。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批复北京汽车制造厂新设计的轻型越野车立项,并根据1959年国家颁布的汽车专业标准中汽车编码的规范,将这款轻型越野车定型为BJ210型。

一机部和北京汽车制造厂决定先用BJ210独立悬挂结构试制样车,同时考虑设计一款非独立悬挂结构的轻型吉普车方案,作为BJ210的系列产品。1962年初,样车试制成功并进了路试。1962年5月,北汽按军委总后勤部制定的BJ210C轻型越野车试验规划进行苛刻的野战环境试验。经过爬坡、无路区、超障碍、沙地通过能力和2.5万千米行驶试验,在取得了丰富数据的基础上,北汽工程技术人员对样车风挡、油箱支架、发动机悬挂、排气系统及传动比等方面又进行了诸多改进。

1962年9月,北汽试制出第二輪样车(二辆),经过军方负责的国家级产品定型试验,结果表明样车的主要性能优于苏制嘎斯69AM越野车。根据这个结果,一机部正式向北汽颁发了生产许可证。

1964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各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来北京开会。会议期间,他们提出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首长使用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国产威利斯吉普,这种吉普车只有两个门,遇到空袭时,指挥员上下车很不方便。据此,将军们建议将北京BJ210C吉普车改为四个车门。

北汽立即对BJ210进行修改,重新设计了一个车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BJ211、BJ212两种四门车型的吉普车研制成功,送到总参征求部队意见。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最后罗瑞卿、张爱萍两位总长决定选用BJ212型。这就是后来风靡全国的BJ212型吉普车的由来。

猜你喜欢
吉普车制造厂红牌
解救红牌
“大地球”
迷你学霸“制造厂”
红牌来了
中央飞机制造厂正名考
台军研制新型吉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