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义军
【摘 要】对于毛泽东一生来说,青年时代是毛泽东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准备时期。期间毛泽东的世界观几度转变、思想数次升华,牢固树立了群众史观。从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民众大联合”思想的形成,还是党成立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成功探索,都与毛泽东群众史观的较早树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史观;形成;影响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15-02
一、青年毛泽东群众史观的形成
从少时起,毛泽东就是一个勤于学习,并不断地通过学习升华思想、勇于改造主观世界的人。年幼时,毛泽东也读了几年的私塾,历经了“信天”“信佛”“信孔孟”“信英雄人物”等世界观、人生观之转变。而从1910年秋起,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开始到正规学校求学,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视野的拓宽,在此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又历经数次转变,由信奉改良主义、革命民主主義,一步步升华为初步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开始睁眼看世界、考量国事民生,并由此数次完成了对个人、对国家都极具重要意义的思想升华和世界观转变,其中群众史观的树立,就是十分可贵的一次。
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且在革命中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是使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前提,这也是一个革命家走向成熟的关键。毛泽东的思想里真正触及到这一问题,是从对辛亥革命的思考开始的。1911年10月,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这时候的毛泽东刚刚步入青年,正如饥似渴地在学校里博览群书,然而当他听到了革命的消息,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与亢奋袭上心头,觉得自己是热血方刚的青年,要勇敢地参加这次革命斗争,于是,他不顾师长和亲朋好友的极力劝阻,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军。不过,毛泽东在革命军队伍里只待了半年。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后,毛泽东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书没有读、很多的疑问需要去寻找答案,于是便退出新军,回到了他的求学之路。
1913年春,毛泽东怀着他最初的“教育救国”之理想,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南公立第四师范(次年初,该校合并到了第一师范)。毛泽东在这里学习5年多,几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学习,而他最感兴趣的读书热点之一,就是有关变法改良、辛亥革命以及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书籍、报刊。毛泽东的读书学习总是把博览群书与了解时事结合起来,这使得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使自己对书本的领悟与对社会实际的考量紧密结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屡次转变且不断升华世界观从而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舞台上如新星般脱颖而出。
1918年6月,毛泽东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目的是组织一批湖南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到了北京后,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助理员,受到李大钊(此时为图书馆的主任即馆长)的热情帮助和悉心指导,由此毛泽东的世界观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尤为可贵的是,知识积累已达到相当程度且有了一定实际斗争经验的毛泽东开始认真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919年7月,经过了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为创刊号撰写并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创刊宣言,明确提出“由强权得自由”,要以平民主义来打倒强权。这份宣言还特别强调“群众联合”,提出向那些强权者进行不间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在宣言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P.293) 《湘江评论》创刊号出版后寄到了北京后,受到李大钊等人的高度赞赏和认同。
青年毛泽东的群众史观,是他学以致用、用知识和文化的力量思考社会现实与问题中逐步形成的,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他长期思量而又挥笔写就的长篇文章——《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7、8月,《湘江评论》第2、3、4号连载了毛泽东的这一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着重探寻并论证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民众的大联合。《民众的大联合》中的许多观点,说明毛泽东已经初步确立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譬如文章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 “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同时强调,虽然辛亥革命的主张、主义和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盼和赞成的,但在辛亥革命的行动中和过程里,却始终没能唤起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亦即没能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由此,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因为未能唤起多数民众,毛泽东进而指出:欲动天下,必先动天下之心,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方有可为,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才会福裕昌盛。可以这样认为,毛泽东在这里所表达的诸多真知灼见,同他后来作为一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诸多相关论述是一脉相承的。《民众的大联合》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试图在五四运动爆发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潮流中,提出一个改造社会的总纲,而这一总纲的核心要义,就是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所蕴藏着的伟大力量。
二、群众史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但凡革命都必然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毛泽东对民众大联合思想的长篇论述,表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群众史观,虽然此时他尚未完成向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但这一论述却表明他已具备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潜质和必要的理论修养。而紧紧依靠群众、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诸多论述,也意味着他和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一步之遥。而当1919年底毛泽东再次来到北京,再次得到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很快地完成了这一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群众史观“引领”下的毛泽东,带着青年人所特有的青春活力与激情,全然以一个实干家的面貌开始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为了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尽快地培养更多的革命干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决定在湖南创办自修大学。8月,学校正式成立,校址设在船山学社,毛泽东任教务主任。该校在“创立宣言”中特别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意健全人格的修炼和养成;招生不限资格、只凭学力;在教与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问题式教学、承担笔记订正、作文修改等责任,学生在学习方面要以研究式、讨论式为主。学校除了开设多门正规课程,还注重“第二课堂”,组织各类研究会,强调理论教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脑体劳动相结合。自修大学成为党成立初期在湖南的一个公开活动场所,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23年底被湖南军阀赵恒惕查封)。
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一方面积极而又慎重地吸收那些先进分子入党,一方面特别注重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广泛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此后一年,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衡阳、安源、岳州、常德等地发展了多名党员,有的地方建立了党的小组。为了深入指导工人运动,毛泽东多次到工人集中的安源煤矿等工业聚集区开展工作。毛泽东一到工人中间,就热切地和工人交朋友,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毛泽东还亲自到井下、洗煤台、修理处、翻砂房、工人宿舍及工人家里,和工人悉心交谈,讲解中国社会的实际和革命的道理。这期间,毛泽东还动员和派出了许多党员和干部,到安源、粤汉铁路、水口山、长沙等地的工人群众中,以及在泥木、缝纫、理发、人力车等多种行业中,创办工人夜校,筹备成立工人组织,发动工人革命。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921年中共“一大”后至1927年秋收起义期间,毛泽东先后6次到安源煤矿,发动组织工人革命。
作为建党初期的理论家与实干家,毛泽东走过了一条通过推动“民众的大联合”来战胜中国革命的强大敌人的思考和实践路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的时候,毛泽东积极推动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甚至激烈反对的国共合作,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4年1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湖南地方组织代表,出席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引起了孙中山和许多国民党人的关注。大会闭幕以后,毛泽东曾被派往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在此期间,毛泽东还于1924年3月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的招生复试工作。
辛亥革命给毛泽东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使他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所在,而在毛泽东成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的力量必然会促使着毛泽东进一步亲近工农,并由此进一步触及到了中国农民问题这个为后来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所充分证明的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题。所以,这一时期的毛泽东除了为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而奔走呼号,工农两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与主力军的思想在毛泽东的思想世界里愈加清晰。在行动上,这时的毛泽东先是亲自深入工人聚集的厂区矿山,大力地开展工人运动,后又广做农村调查,深入探究农民问题,开展农村大革命。当农村大革命高潮迭起、农民群众革命主力军作用日益显现时,毛泽东又进一步从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的理论视角,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1926年夏,毛泽东受命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此间精心备课并亲自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等课程,还特别专题讲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在讲授农民问题时,特别注意联系辛亥革命的实际,着重指出:辛亥革命没有顾及农民的要求,没有明确为农民而奋斗,所以革命遭到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随后,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又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P.16) “农民问题乃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3](P.47)此后不久,孫中山亲手缔造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破裂,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反抗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的道路。毛泽东于是年秋在湖南领导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毛泽东群众史观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 南出版社,1990.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