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尔·索拉纳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前秘书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席,布鲁金斯学会杰出研究员
多极化又回来了,相伴而来的还有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回归全球政治前沿,是本世纪迄今为止最为显著的国际动态。在
特朗普入主白宫的第一年中,随着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不断恶化,美国与那些被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国家,紧张关系明显加剧。
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年前刚刚执政时,他提出了在合作与对话以及尊重彼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思想。但就大国之间的合作而言,并不总是能够按照这样的提议行事。而俄罗斯军费开支相对GDP的比重几乎呈指数式增长。此外,美俄都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了《中程导弹条约》——这一两国间仍然有效的冷战时期军备协定。
虽然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当前的挑战,但也应该避免对其进行夸大。在过去的几个月,美国政府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态势评估》三份重要的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都明确认定中国和俄罗斯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威胁。然而,当今对美国的主要威胁其实并非来自于中俄两国,而是源自于特朗普打破数十年来美国的政策而造成的混乱局面,正是这些政策帮助建立和捍卫了国际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当特朗普试图通过吹嘘美国军事力量来恐吓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时, 实际上这种恐吓反而是有利于朝鲜的。美国的军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几乎相当于第二位的中国的3倍,第三位的俄罗斯的9倍。实际上,美国在防务方面的花费比军费排行榜后面8个国家的总和还高,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武库。但是,尽管特朗普政府频繁(通常也是张牙舞爪地)炫耀自身的军事优势,但其實际行动却表明这种优势是不够的。
《核态势评估》是这种认知失调的最佳范例。这一新报告要求美国增加配置一批爆炸潜能相对较小的战术核武器,此举是为了抵消俄罗斯在该领域的作战能力,从而“令潜在的对手不抱有任何错误的信心,不要让对手认为依赖自己有限的核部署就可以对美国及其盟友产生优势”。但如果对手的这种信心确实站不住脚,那么为什么又要按照假设其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呢?
与五角大楼的观点相反的是,花巨资发展更多战术武器实际上会降低核冲突的门槛。正如布鲁金斯学会专家罗伯特·艾因霍恩(Robert Einhorn)所阐述的那样,这份《核态势评估》包含了另一个具备类似效应的规定:美国可以使用核武器来回应某些定义模糊的“非核战略袭击”。
降低核门槛会增加全球核灾难的风险,而《原子能科学专家公报》日前已经将该风险调高到自195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即使在实施“有限核部署”之后可以极其幸运地避免核冲突失控升级,也只需要一枚战术武器就可以产生与广岛和长崎核爆炸相当的破坏。
在奥巴马在布拉格发表著名演讲、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9年以后,核裁军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优先事项,而该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力量本应在该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奥巴马所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如今看起来像是过去的遗物,而去年颁发给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的诺贝尔和平奖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且不合时宜的丧钟。一场特朗普鼓吹支持的新的军备竞赛似乎正在进行,尽管其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完善自身武库,而不是扩大其总规模。
此外,特朗普政府刚刚提出了一项在增加军费的同时将国务院办公经费削减1/4的预算提案。尽管美国国会对该提案不甚支持,但该预算仍然是特朗普厌恶外交渠道的另一个表现。这也是造成美国国际形象显著恶化的原因之一,而且现任政府似乎对这一趋势并不在意。
真正令特朗普政府担忧的问题除伊朗和朝鲜之外,是以俄罗斯及中国为代表的战略竞争对手。但鉴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加强,避免火上浇油是至关重要的。一场大国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这要求这些大国回到过去的行为模式中。
最应该令美国警惕的不是本世纪以来一直不断演进的多极化。相反,美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它可能将那些构筑其全球领导地位的原则和体系抛诸脑后。如果特朗普政府还是继续强调那一套对抗性的说辞,那么,它最终就可能创造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