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红,黄召婷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22601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一个数量极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在被征地后成为“新市民”。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激增至1.1亿人。这个数量极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将从农村生活中走出,走向城市并融入城市生活。当城市媒介将视线投射给这一群体时,失地农民更多以“城中村”“拆二代”等负面形象被呈现给城市社群,这些形象容易与转型期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实、普遍焦虑的社会心态产生共振,加剧社会矛盾。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考察我国主流媒体对失地农民群体进行报道时所表现出的特征。
《中国建设报》作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唯一的综合性日报,一定程度能够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本文以失地农民问题全面爆发的2000年为研究起点,研究时段截至2015年,以“失地农民”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建设报》,剔除相关度低的文章,最终得到的64篇文章即为本文全部分析单位。全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消息来源特征四个维度考察《中国建设报》在构建失地农民议题时的特点以及报道中隐含的权力关系。
图1 《中国建设报》失地农民报道数量曲线图
本研究在16年跨时研究中,得到以失地农民为新闻主体的报道样本共64篇。由图1可知,在所抽取的64条数据中,2000—2002年报道量为0;2003年为1篇;2004年的报道数量突然增至9篇;2004—2009年的报道数平均值是所有时间段中最大的;2010—2015年间报道数量有所回落,但较为稳定,频率最高的是5篇。笔者认为这一变化趋势与国家政策的调整有紧密关联——国家自2003年开始,将农民工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民工中的失地群体也成为一系列通知与文件的庇护对象。此外,2004—2008年中央又连续五年下发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段时间是“三农”政策议程的高峰期,其中2005年的“一号文件”将征地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策课题提出。与此相对应,2005年媒体对失地农民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2010年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开始进入政策话题,对农民失地问题的报道数渐趋平稳。整体来说,《中国建设报》的媒介议程与宏观政策议程大体保持同步。
对同一个社会议题,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在呈现失地农民问题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本文将失地农民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及其他等五类。
表1 《中国建设报》失地农民报道的体裁分布
由表1可知,《中国建设报》关于失地农民报道的体裁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在所有关于失地农民的报道中,近三成(26.6%)以消息的形式向外散布,其次是评论(21.9%)、通讯(21.9%)、深度报道(20.3%)等体裁。这几类都是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都符合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定性,例如满足新闻价值、时效性、客观性等要求,但不同体裁所起到的报道效果是不尽相同的。通常,消息的篇幅比较短小,更注重时效性。《中国建设报》上以消息为体裁对失地农民进行的报道,内容多为当前全国各地征地情形,较少兼顾复杂的新闻背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认知。
总体来说,《中国建设报》上失地农民报道体裁较为多元,通讯、评论、深度报道体裁也运用较多。报纸不仅刊登新闻,往往还会对城镇化、失地农民议题加以解释。例如《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2004年5月28日,第1版)、《揠苗助长式的城镇化贻害无穷》(2005年4月15日,第4版)、《拒绝“忙”与“盲”》(2008年7月17日,第7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建设报》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探索与反思,以此捍卫农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新闻报道的主题往往能够体现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对《中国建设报》上的失地农民报道进行主题分析,能够了解媒介组织对农民失地问题的关注角度。本文对样本进行梳理后,将失地农民报道的主题分为城镇建设与政策举措、权益受损与保障、市民生活、房地产市场开发及其他或无法确定等五类。
以城镇建设与政策举措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侧重于介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境况,能够从宏观上呈现全国各地城镇化模式和发展水平以及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政策背景;以权益受损与保障为主题的新闻报道聚焦失地农民的补偿款、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培训等生存权益问题,并常常会根据各地先进的征地补偿模式为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提出具体建议;以市民生活为主题的报道关注失地农民“农转非”后成为新市民的日常生活,相比其他几类主题的报道,更具备软新闻描摹生活细节的特征;市场开发主题下的新闻侧重于报道房地产市场经营、土地资源开发,例如以“城中村”为盈利空间的商业活动,此类主题下的新闻报道与《中国建设报》对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问题的关注是相契合的。
根据样本情况,失地农民报道的主题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如表2所示,《中国建设报》在失地农民问题上关注最多的议题为城镇建设与政策举措,占全部报道的近一半(48.4%);关注失地农民的权益受损与保障问题的报道数约占所有报道的四分之一(23.4%);其次是房地产市场开发问题,占比14.1%;关于失地农民作为新市民的日常生活的报道最少,占比7.8%。
表2 《中国建设报》失地农民报道的主题分布
失地农民在权益受损与保障方面的困境历来是失地农民的关键性议题。学者研究表明,失地农民权益的严重缺失以及市民化困境源于失地农民群体所遭遇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既根源于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方面的不合理社会结构,同时也源于失地农民自身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资本存量[1]。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新闻媒介能够通过选择某些议题予以突出报道,从而控制议程。对于较为复杂、牵涉到各方利益博弈的征地话题,媒介不应止于对征地中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现象进行报道,更应进一步挖掘并呈现失地农民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使得社会公众能够对失地农民这一争议性问题进行充分、准确的认知,并在实践中对失地补偿模式作出正确的抉择,以此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与可持续发展。
由此,考察报道中对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关注维度将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笔者将所有报道中提及的失地补偿模式细分为征地补偿款、就创业扶持、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内、住房安置、对失地农民群体城市认同以及文化适应困境的人文关怀、未交待六类。对64篇样本进行梳理后,发现媒介对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探讨维度并非完全相同。由表3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失地农民报道关注的都是征地补偿方式中的补偿款(46.9%)、住房(42.2%)、就创业(26.6%)问题,可见报道中对失地农民物质层面的补偿与保障是安置这一群体时首要考虑的层面。《中国建设报》较为关注失地农民最为迫切的经济问题,而就创业扶持、心理调试和文化教育问题占比较低,报纸对农民失地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市民化后的心理状态、文教问题仍缺少关注。
总体来说,《中国建设报》更多关注失地农民的物质与生存保障问题及不同政策对失地农民的生存性安排,但从社会、文化层面对农民城市性的养成、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跨越的动态过程、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进行持续性角色转变的教育培训等人文关怀问题的关注较少。[2]考虑到市民化绝不仅仅是农民群体向城市集结的空间或物质转变过程,它要求职业、住房、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城市性的全面养成,可以说,《中国建设报》上的失地农民报道所呈现的农民市民化内涵有失简单,不利于城市社群更为全面地感知和了解失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社会排斥现象,不利于消解现实中的城乡二元结构。
表3 《中国建设报》失地农民报道提及的失地补偿方式分布(多项选择)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传播者有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3],使得新闻传播者拥有隐性的绝对话语权。对新闻信源的选择体现着不同新闻主体的话语权力分配与建构,而对于城市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失地农民问题,新闻报道能否平衡各方话语权,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与失地农民问题相关的社会现实是评价新闻专业性的一项指标。本文借助“独白与合声”的方式透视《中国建设报》上失地农民报道的不同新闻来源发言频率与发声方式。
表4 独白与合声:不同新闻来源搭建的新闻事实网
“独白”指一则新闻只具备一个消息来源或主要消息来源,这种发言方式意味着新闻来源的权威性足以独立支撑事实和观点,或者说明此新闻来源反映的事实和观点未能与其他新闻来源形成对话。而“合声”是指一则新闻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新闻来源。[4]
从表4中可以看到,媒体记者、专家以及政府总的发言机会最多,而失地农民总的发声次数为7次,其中6次是与地方政府进行的对话,独声话语身份发言的机会只有1次。进一步分析样本可以发现,新闻文本中失地农民作为弱势的权益受损方或是新市民所说的话,往往是为了验证各类政策的行政效用,如“党的政策真好!成都的城管真了不起!”(《统筹城乡管理模式 构建和谐宜居之都》,2004年4月1日,第6版)村民王龙高兴地说:“将来社区医疗、文体、超市、物业等配套设施齐全,社区景观设计是步移景异、美不胜收,绿化更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改变。”(《拓展城镇化建设空间 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2010年11月30日,第6版)此类话语中的失地农民共同诉说着生活变迁的喜悦和幸福的日常。可以说,失地农民某种程度上不是定义自身形象的主角,而成为了各类政策与利民措施的注脚;政府、媒体记者和专家三方不仅独声发言机会最多,与各消息源对话的机会也最多,体现了他们在失地农民报道中的主体话语地位;专家学者总的发声机会在媒体之后,其独白的机会、与政府等主流声音的合声机会较多,表明在中国的征地问题上,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的专家学者具有权威发言权,对土地制度、补偿模式的探讨与思考十分迫切;职能部门的发声机会仅有3次,但多数时候是以独白角色登场,很少与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对话;民主党的发言机会较少,且与其他消息来源协同发声。
以失地农民为报道对象的文章本应以失地农民为主体陈述自己的生活境遇,但新闻媒介与政府实则是失地农民报道中的主要话语力量,失地农民对自身形象的界定存在“配角化”以及“他者化”趋势。失地农民的发声多是为党的惠民政策现身说法,而新闻报道中真正起支配性作用的是其中握有话语权的人。
[1]毕芬.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4):59-65.
[2]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9-107.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9.
[4]袁艳.“城中村”的媒介话语建构[J].新闻大学,2007(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