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克运
曾经以为把教育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就是成功,也曾以为把教育当成生活就是幸福的,还曾认为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信念就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
然而,我越来越感觉,教育就是把我们带上一条人生自我修行之路的智者。
一位教育前辈闲聊中的话语让我幡然醒悟,他说:“我做教育,更多的是自我修行”。“我年轻的时候,毛病很多,算是个刺头,认为自己教书还可以,不在人前,不在人后,没人拿我怎么样。做久了,才发觉自己的性情变了,命运也变好了。现在看什么事都顺眼了,也会宽容理解了。所以,对于我们做教育的人来说,自我修行的经历大于教育本身的价值。”他后来成为全国劳模、师生喜爱的老师,这正是他自我修行的结果。
在我看来,一旦上了教育这条船,便注定需要杨帆远航,融进自我修行的风里浪尖。
不当老师、不做教育,我们或许可以对自己要求宽松。但是,一旦成为老师,你必须变得更好。
成为老师,你面前就多了一类人——学生,面对学生,我们需要付出更真的爱、更浓的善良情怀、更多的智慧。
在教育面前,马虎了事,得过且过,敷衍搪塞,这样的老师一定会误人子弟。
在学生面前,斤斤计较,蛮横胡闹,得理不饶,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令人生厌。
所以,每一个遇见了学生的老师,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
不过,这非一日之功,只能不断修炼、不断改变,变得更认真、更努力、更丰富、更大度,只能不断修炼,变得更悲悯、更谦和、更从容、更安静,这就是教育的修行。
从教育的对象来说,我们好像都是在为学生做事。事实上,并不完全甚至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所做的一切,终究是为自己。
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个手艺很高超的木匠,几十年任劳任怨地为老板建造房子,临到退休,老板也没有卖一套房子给木匠,于是木匠提出辞职。这时老板恳请木匠留下来,帮自己建最后一套房子。在老板的再三恳求下,木匠勉强答应留下来再为老板造最后一套房子。
由于心有不愿,所以木匠就随便买了一些粗料,粗制滥造地建了一套房子。当房子建好之日,那老板恭恭敬敬地把房子的钥匙递给木匠。说:“师傅,辛苦了一辈子,这是我送给你的一套房子,希望你在此安度晚年。”此刻木匠感到无地自容,伸手接过钥匙的一瞬,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后来,木匠不得不住在自己马虎了事、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做教育的就是这样,你以为你在为学生、为学校做事,但归根结底指向都是每个人自己。当我们努力成就学生、成全别人的时候,冥冥之中自然就是在成就、成全自己。当我们看着那一个个、一群群健康成长的学生走向他自己未来的生活时,成就了别人的欣喜和幸福的同时也让我们自己享受着美好,这是我们曾经唤醒、启迪和引导的结果,更是我们对学生不放弃、不懈怠而成就的惬意生活。
任何修行,都跟受苦受累相关。教育的职业特点就是这样,没有一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经历,便想坐收渔利,注定是徒劳的。
教育修行也是一场苦旅。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历程中寻觅风景。那每一次刻骨铭心的劫历,令人唏嘘哀叹的场景,让人激动万千的人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调味品,让这一场苦旅充满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道出了这一场修行的真谛:只要果实是甜蜜的,我们经过的苦难也算不得什么,最多就是一种历练罢了。
年轻时冲动,用力扇了学生一耳光,在气愤难当的同时,更多的是自己的懊恼和肤浅。多年以后,那学生跑上前来拥抱我的场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升华,每一个曾经的过往,注定会让我们教育的修行之路更加平坦。 ◇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第71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