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綦江区福林学校 罗 浩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教化百姓,用礼制规范百姓,使之有羞耻之心,使之守规矩。孔子推崇德治和礼治:德治在于治心,礼治在于治形,此诚于中而形于外也。礼是仁义道德的外在表达,它维系着社会的风俗、伦理、人情、争议、体制等等,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正如《礼记》所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亡。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何做到有礼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所以君子以恭敬、节制、退让的态度来彰显礼。“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恭敬、节制、退让,这三个层面正是礼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在《论语·八佾》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2015国庆长假的第一天,浙江高速发生了一起追尾事故,小货车司机被卡在了驾驶室。在救援队伍赶往现场的过程中,由于应急车道被占,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导致了货车司机的死亡。我国道路交通法明确规定,非紧急情况时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什么是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意味着有很多规则,并且这些规则得到了大家的遵守。然而总有人对规则置若罔闻,对这个世界毫无敬畏之心。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佾,列也。八佾即纵横八人的方队。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的规格来演奏歌舞,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卿大夫,只能用四佾的规格,孔子对季氏破坏周礼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讨论他的时候说到:“叫六十四个人在庭院为自己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不忍心去做呢?”明明知道前方发生了车祸,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还要去占道,这样的事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不忍心去做呢?细想那些付出沉痛代价的悲剧,哪一件不是因一些小事而起呢?2018年10月28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女乘客只因错过一站而无理取闹,最终导致全车人葬身江底。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规则,不顾他人感受和他人安危的人,是缺乏仁德之心的。
天地万物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遵循了一定的规律,安分于自己的本位。《礼记》中讲到:“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天地、四季、白昼的运行和更替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而人类社会的秩序就是人们在适应自然规律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伦理人情。所以,礼是万物运行之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则井然有序、相安无事,否则就杂乱无章、混沌不清。《荀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先王为社会制定了群居的秩序,使个人有自己的位分和职责,在群团协作中可以得到各自所需。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秩序,有秩序就有分工,有分工就有职责。若人们不安于本分,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影响。个人坚守自己的本职,自然天下太平。
礼是仁爱之心的外在表达,违背礼的行为实乃人的不仁之心。我们若对自己的不仁之心不加以控制,就会破坏人与人交往的正常秩序。所以,孔子所维护的礼,是强调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检点,而不是对尊卑或等级的固化。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也就是说,礼是为了调节人的欲望而兴起的。所以林放问礼之本时,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认为礼的根本,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办理丧事,与其礼仪周到,不如真正地悲伤。
俭乃节俭、节制。“万恶淫为首。”所有的恶以不懂得节制为第一。一个人不懂得节制,欲望就会越来越大,心就会被外物控制,进而情绪失控,作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今天的物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会克制,才不会被外物控制。心为形役的根本是自己的心被欲望所禁锢。曾有数据统计:使用苹果手机人群的收入水平没有使用华为手机人群的收入水平高。这样的统计虽不具有权威性,但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人收入一般,却靠信用卡买苹果手机或其他奢侈品。一次又一次的信用危机最终引发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表面看是经济问题,其实质是人的欲望问题。那些偷盗、抢劫、巧取豪夺之人,都是好逸恶劳,不懂节制之人。 所以孔子认为,节俭、节制是礼的根本。《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的天性本是安静的,但因感于外物而动,并对外物产生了好恶之情。内心不能对好恶有所节制,就会被外物迷惑牵制,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当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是考试失常;有的是恋爱受挫;有的是受了委屈。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归其根源都是不懂得节制。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父母就买什么,进入青春期谈恋爱,被拒绝后就受不了了,于是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懂得节制才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懂得节制才不会去肆意破坏规则;懂得节制社会才和谐稳定。
戚是心中悲哀的意思。举行各种仪式,除了礼仪要符合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其根本却不在形式,而于内心。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做到内心真诚、情感真实,才不会觉得虚伪。在小说《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个描述:祁同伟陪赵立春回乡上坟,到了赵家坟前,祁同伟扑通就跪下了,那是真哭啊,鼻涕眼泪全下来了。在这里,祁同伟的表现就过头了,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很少有上坟就哭的,更何况不是亲人。像这样的举动,就不是内心的真实表达,而是一种虚伪的礼,只会让人觉得恶心和反感。
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才不会被外界所困扰,才能坚定自己的真心,也就不会做出虚情假意的事情。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也就是这个意思。
2018年8月21日,一辆从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了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胡搅蛮缠,在网络曝光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和谴责。此人的所作所为正是非礼、违礼的一个典型。这种不良行为的背后,正是该男子性格的自私和无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不讲仁德的人,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不讲仁德的人,怎样对待乐呢?也就是说,一个不讲仁德的人,是不讲礼的;一个不讲仁德的人,是不懂音乐的本质的。
礼、乐可以折射出人的心性,反过来,通过对礼、乐的重视和培养,又可以提升人的仁德之心。很多学校的墙上有这样一组标语: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巧妙地道出了行为习惯与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礼记》云:“坐如尸,立如齐。”坐着就要像尸那样端正,站在就要像斋戒那样恭敬。小时候母亲也经常教育我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人的性格,不正是由生活中这些细小的行为习惯所决定的吗?记得小时候,有个伙伴一坐下来就喜欢把脚搭在板凳上,让人觉得特别不舒服。他的家人也提醒过他,但并没有坚决地制止,印象中他就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后来那人学习也不怎样,在学校吊儿郎当的,一个小混混形象。如今到处打工,没有什么成就。所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塑造人的良好性格,进而决定人的命运。
在孔子老家山东曲阜流传着一个“三季人”的故事。一天,子贡和来人为一年有几个季节争论不休。来人认为一年只有三季,子贡坚定一年有四季。孔子听到争论声,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来人听罢,大笑而去。待来人走后,孔子又说一年是四季,这让子贡更糊涂了。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非和他争论,不是自寻烦恼吗?”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这个故事是个传说,真假无从考证,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很深刻。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很多,那种讲话声音很大的,往往知道得越少,和这样的人去讲道理,那是讲不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夏虫不可以语冰的道理。在《庄子·秋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些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话要讲别人能听懂的话,否则就是对牛弹琴。
况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人与人之间也往往互为三季人。世界很大,未知的东西很多,学而后知不足,越有才学越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越谦虚。《易经》64卦里面有一卦叫谦卦,是唯一一个六爻的注释全都吉祥的一卦。谦就是谦虚的意思。谦卦的卦象上为坤,是地,下为艮,是山,坤在上艮在下,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不显示出来,象征德行很高,又自觉地不张扬,谦谦君子,故大吉大利。易经里面还有一卦叫讼卦,讼卦的卦象上为乾,是天,下为坎,是水,天在上,水在下,古人认为天的运行是自东向西,水的运行是自西向东,天与水背道而驰,象征人与人不和而争论,有诉讼之意,故不太吉利。讼卦的前一卦是需卦,需就是需求和欲望;后一卦为师卦,寓意兴师动众。由此可见,争的根源是需求和欲望,处理不好还要兴师动众,兵戎相见。所以讼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会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和情绪,达到以退为进、以和为贵、上善若水的效果。
不争是君子的一种修养,并非毫无原则、毫无是非、毫无定力。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有什么好争的呢?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论的事情。即使要争,也是在谦逊礼让的前提下,有理有据地争。蛮不讲理是小人之道,过分谦让又会抑制人的进取精神,故而要做君子之争。
佛家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认为不争也有三重境界: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不争仍是不争。首先,不争是不争,是没资格争,想争也争不过,争了也白争;其次,不争是争,是有了一定积累,达到一定高度后,因自信、包容、谦让后赢得大家的认可,达到不争而争的效果;第三,不争仍是不争,是在历经世事沧桑后,恍然顿悟,原来人的一生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平庸脱俗、无论爱恨情仇,终归于尘土、终归于空无。正如红楼梦所寓意的那样: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无论是不争而得还是得而彻悟,背后的智慧都是不争。正如老子所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是极尽全力之后的不强求,也是尽人事听天命的哲学智慧。
近年来,在网上出现了“代客扫墓”、“代客哭丧”的业务,而且还真有人购买了这样的业务,让人啼笑不已。这种行为到底是孝呢还是不孝?这种以孝的形式来掩盖不孝之心的行为,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到头来是一头都没抓住,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祀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本来不相信怪异、鬼神这样的事情,却对祭祀如此重视,其本质是体现一个敬字。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所谓“远之”,即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祭拜鬼神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重视祭祀,不过是取其“敬”罢了。这句话,正好强调了恭敬的两个方面:一心一意和亲力亲为。
这里的一心一意,也可以理解为神形合一。在职场中,开会是部署工作最常见的方式,但在会场上,总有人心不在焉:有玩手机的;有打瞌睡的;更有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的现象。这样的举动,是对讲话人的不尊重,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往往也不会有所作为。无论是职场中的开会,还是与人聊天或朋友交往,都要一心一意,这是恭敬的本质。真正的礼仪,不仅仅是外在僵硬的周到和配合,更是内心虔诚和心无杂念。
祭祀的本质并不在于仪式或供奉的物品,而是生者对逝者表达的哀思和尊敬。找人代祭,那跟没有祭又有何区别呢?199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哭了现场和电视剧前的无数观众。那时候外出务工人员正不断攀升,交通又不是很发达,每到大年三十,不知有多少在外拼搏的游子,没有回到父母身边。这首歌让多少人重新卷起了行囊,走上了回家的路,又温暖了多少老人的心。电话那头无论多么真情地表达,都不如相视一笑让人温暖。
亲力亲为是“敬”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同样也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外在表现。试想一下,如果你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为你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但聚会的时候一个也没来,会是什么感受?这个时候,如果其中一个朋友来了,恐怕这辈子你都会记住他了。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要懂得相互捧场。所以,受到邀请参加别人的活动,就要尽量参加,确实走不开,也要真诚地讲明缘由,表达歉意,获取对方的体谅。别人举办的活动、组织的聚会你都尽量参加了,当你组织活动的时候,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响应。这不正是礼尚往来的一种具体体现吗?
亲力亲为在交往中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有朋友来访,应该提前在门外相迎;约了会谈,应该提前到达约定地点并耐心等候;请客人喝茶,可以亲自沏茶、倒茶;乘坐他人车辆,启动和停车时帮助察看周边环境等等。这些细小的举动,会让人感受到你的周到和贴切,会让你的人际交往更加顺畅。
“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做到却不容易。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有人说:“谁说此人懂礼呀,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但在祭祀的时候却每件事都要问,所以有人对孔子是否真的懂得礼仪表示怀疑。孔子却说,这本是就是礼。这里体现了孔子谦虚谨慎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对礼的敬畏,其本质就是礼。
礼的本意是举行仪式,祭神祈福。祭神祈福自然就要态度虔诚,心存敬畏。所以礼首先是以谦虚和尊敬的态度待人,如果人人都能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和谐。《礼记》中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已,则民作让”就是这个意思。谦虚重在一个让字,谦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你认为公平的事情,别人觉得不公平;别人觉得公平的事情,你可能又觉得吃亏了。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标准不同,因此,所谓的公平,并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当有人愿意吃亏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空间去化解彼此的矛盾。如果人人都谦让,不但没有冲突,彼此都会觉得比预想的还要好,于是心存感激,人际交往形成良性循环。
《孝经》云:“礼者,敬而已矣。”礼的精神重在恭敬。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行有行规,谁又能样样精通呢?不知规矩可以问,凭想象去做就会破坏规矩,反而不符合礼仪了。孔子虽然知礼,但更多是理论上的,当他入了太庙还要去问,这是一种谨慎,生怕自己有违礼的行为,这种谨慎就是最大的恭敬,就是礼。
朋友相处,热情一点或随意一点倒也无妨,但在职场中就不一样了。下属对上级过于热情,有谄媚的嫌疑,不够周到,又显得不尊重上级。领导对下属过于随和,会失去领导力,过于大套,又有以权压人的味道。所以君臣相处,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应该怎样使唤臣下,臣下又该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到:“君主按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以忠来侍奉君主。”在儒家社会秩序的分工中,最核心的是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其中,君臣关系也就是职场关系,决定着一个政党、团体或单位的发展。领导处于上位,会对下属做出工作安排和要求,如果趾高气昂、毫无情意,下属只会因权势而表面服从,在执行任务时,就不那么心甘情愿了。所以,领导应该以尊重、关怀、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下属。反过来,下属执行领导的决定,就要尽忠。这里的忠,不是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的愚忠,而是尽力而为的忠、不搞阴奉阳违的忠。
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要懂得巧干。如果实干是尽忠的话,那巧干就是尽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按照礼制去侍奉君王,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孔子坚持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仕途曲折,并不是一个攀附权贵的人,何来谄媚?所以程子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程颐认为,并非孔子谄媚,而是小人认为孔子谄媚。孔子的这句言论,今天对于我们来讲,可得到三点启示:一是不能被小人的谗言影响,对待上级目中无人;二是定好位,谨言慎行、不卑不亢;三是尽礼即可,不可巴结讨好,避免谄媚。
怎样做到尽礼而又避免卑屈和谄媚呢?首先要弄清楚这三者的区别。礼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顾及,是一个主动和乐意的行为,彼此是平等的关系,且显得自然得体。卑屈是表面对他人的服从和忠实,是一种被动和不情愿的行为,实质是内心的自卑和压抑,彼此是不平等的关系。谄媚是对他人的讨好和巴结,是一种以牺牲自我人格和尊严来换取利益的行为。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没有利益驱使的前提下,以不卑不亢的姿态,热情、周到、尊重、谦和地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