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卫
(垣曲县水利局,山西 垣曲 043700)
亳清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位于垣曲县中西部,发源于绛县横岭关下,经闻喜县马家窑入垣曲境内,流经左家湾、下古堆、新城、皋落、长直、王茅至古城注入黄河。河流全长56 km,流域面积1 185 km2,垣曲境内流长48 km,流域面积514 km2。河谷支沟比较发育,呈树枝状展布,主要支流有白涧河、五龙沟河、清水河、原峪河、杜村河、白水河、口头河、杨家河、允西河共计9条支流。河道平均纵坡11‰。河床宽100~150 m。
亳清河治理段河道整治未经统一规划,现有防洪堤多为沿河群众自发修建,经多年运行,基础经洪水淘刷,局部损坏。河道私挖乱采现象严重,导致局部河道断面缩窄,行洪能力大幅降低。本治理段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河道两岸防护工程少,一旦遇到洪水,将淹没县城、村庄及农田。为了保障沿河城镇、工厂及农田的防洪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变水害为水利,对亳清河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的。
本工程设计治理河道长度8.2 km,共分两段,分别为后磨凹至军民桥段和皋落西园至鲁家坡段。
后磨凹至军民桥段(0+000~2+570),该段河道长度为2.57 km,治理长度为2.57 km,区间无支流汇入,设计洪峰流量为461.8m3/s。该段设计新筑浆砌石堤防长3.782 km,加固堤防长1.242 km,河道疏浚长2.57 km,新做河堤道路长1.5 km,拆除1座阻水严重并已废弃的机耕桥,修建支流入河口1处,穿堤涵管3座。
皋落西园至鲁家坡段(8+366~14+896),该段河道长为6.53km,治理长度5.63km,其间有两个支流汇入,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443.6 m3/s、547.9 m3/s、816.6 m3/s。该段设计新筑堤防长8.553 km,加固堤防长1.489 km,河道疏浚长5.63 km,修建支流入河口2处,穿堤涵管4座。
3.2.1 堤型、结构
根据《山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导意见》,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便于施工,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的原则,结合工程现状确定采用挡土墙堤防,根据地形条件,在填方段采用垂直重力式挡土墙,岸坡较稳定直接削坡进行护砌段采用仰斜重力式挡土墙。
仰斜重力式挡土墙堤防。根据堤岸地形和地质条件,墙外坡边坡1∶0.4,内坡为1∶0.2,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顶宽0.5 m,采用15 cm厚现浇C20混凝土压顶,墙底由墙后向墙前倾斜,坡比1∶10,基础埋深2.5 m。
垂直重力式挡土墙堤防。堤防选用墙式护堤,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顶采用15 cm厚现浇C20混凝土压顶,顶宽0.5 m,墙高4~5.54 m,底宽3.03~3.34 m,迎水面为1∶0.35,背水面为直墙。河道处于填方段和受两岸建筑物限制时采用此种形式堤防。
加固段堤防原为垂直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浆砌石进行加高,护脚采用铅丝笼石,厚1 m,分两层,每层厚度0.5 m,长度2.5 m。
为了减小堤防后背水压力,堤身设排水孔,孔径50 mm,孔距2 m,为防止排水孔堵塞,在排水孔进口处设置土工布包反滤料。堤防每10 m、砼压顶每2.5 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 cm,缝内夹聚乙烯闭孔板,临水侧采用1∶1∶4沥青水泥砂浆封口。
3.2.2 穿堤建筑物设计
支流入河口设计。治理段上共有3个支流,分别位于1+425,13+266,14+416处,支流入口断面作法采用仰斜重力式挡土墙堤防,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顶宽0.5 m,墙底由墙后向墙前倾斜,坡比1∶10,基础埋深2~2.5 m。支流入河口护砌长度100 m。为了减小堤防后背水压力,堤身设排水孔,孔径50 mm,孔距2 m,为防止排水孔堵塞,在排水孔进口处设置土工布包反滤料。堤防每10 m、砼压顶每2.5 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 cm,缝内夹聚乙烯闭孔板,临水侧采用1∶1∶4沥青水泥砂浆封口。
穿堤涵管。为使亳清河沿岸低洼处洪水顺利进入河道,需在各低洼处洪水入河口处设置穿堤涵管,治理段新建穿堤涵管共7座。涵管为直径6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每节2 m,管道接口形式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施工时,首先对接口处进行凿毛,并座于混凝土管基上,然后采用1∶3水泥砂浆捻缝,涂15 mm厚1∶2.5水泥砂浆,再用钢丝网包裹,外涂10 mm厚1∶2.5水泥砂浆。钢丝网型号为20号10×10,管基为现浇C20混凝土,宽100 cm,高38 cm。
桥梁过流能力复核。本此治理段共有8座桥梁,其中桩号1+320,2+400,2+570三处为公路桥,桩号9+224,9+895,12+430,13+506,14+248五处为漫水桥。桩号1+320和2+400两座公路桥设计标准均大于本次河道治理标准,桥孔宽度及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其余6座桥均能通过其设计流量,但两侧堤防超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给周围村庄及农田造成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改造。由于漫水桥上下游水位落差较大,容易冲刷河床,影响堤防基础稳定,本次设计对其下游堤防基础进行重点防护,即对漫水桥下游堤脚处设铅丝笼石防护,垂直水流方向长度5 m,顺水流方向长10 m,厚1 m,分两层布置。
为保证河道泄洪通畅,本次对亳清河后磨凹至军民桥段,皋落西园至鲁家坡段8.2 km河道进行全面疏浚,清淤疏浚工程主要内容:
河道清淤疏浚的原则。满足河道行洪断面;主槽疏浚按照现有流势维持不变;滩地高于设计高程的河段进行开挖清理;对低于设计高程的河段进行整平,对于局部临近堤脚处的深坑,影响河堤基础稳定地段进行回填夯实处理。对河道堆积物、垃圾等进行清理,以保证河道泄洪畅通,使河道行洪能力达到设计防洪标准。疏浚时按照设计纵坡进行整平,使河道断面呈弧形,主槽边距堤脚最小不得小于15 m,严禁疏浚后形成近堤沟槽。
为满足防汛抢险要求,结合现行道路布置情况在部分段沿河道一侧防洪堤修建抢险道路,位置尽量结合现行道路设置,总长1.5 km。路面为泥结碎石,宽4 m,厚0.20 m,共分三层:由基层、面层和磨耗层组成。基层、面层均为泥结碎石,基层碎石粒径为15~75 mm,厚0.09 m,面层碎石粒径为5~20 mm,厚0.08 m;磨耗层以小颗粒材料组成的最佳级配混合料,铺在路面上的一个稳定独立层,它直接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保护路面,磨耗层为砂砾石,粒径为0.5~20mm,厚0.03 m。路基平整后要严格夯实,使其压实度不小于93%。
该工程实施后较大的改善了亳清河段的防洪能力,使县城段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乡村段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可保护人口7.05万人,耕地2133.33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