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社如何做好文学出版

2018-03-25 06:54杜东辉
出版广角 2018年22期
关键词:出版社领域文学

【摘要】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整个社会的变革进程中,文学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一去不复返,文学出版生态也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文学出版自身不景气、资本和技术极大改变行业格局的情况下,文艺社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出版社的跨界之举和来自民营公司的强力挑战。如何做好文学出版,文艺社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

【关  键  词】文艺社;文学出版;变革;创新;互联网基因

【作者单位】杜东辉,长江文艺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2.002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整个社会的变革进程中,文学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一去不复返,文学出版生态也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文学出版的内部和外部都出现了极为明显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预示了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新时代,文学出版何去何从,置身于其中的文艺社如何参与文学出版都成为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在过去的十几年,很多过去是文学出版业的“非常态”在今天成了业内熟知的常态,下面的这些认识差不多已经是出版业的共识。出版制度的顶层变革和民营文化公司的介入,文艺社一统文学出版江湖的局面成为历史,不但文艺社之外的出版社纷纷介入文学出版,而且来自出版社之外的民营文化公司也以合法身份大举进军文学出版。因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市场嗅觉,民营文化公司在文学出版领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畅销书,而文艺社在畅销书的运作方面则并无多少骄人的成绩,这渐渐成了一个很难逆转的趋势。并且,民营文化公司也不再满足于在畅销书方面求新求变,它们还突入已往主要被文艺社掌控的经典或者半经典类常销书领域,文艺社曾经的优势领域受到民营文化公司全方位的挑战。可以说,文艺社、民营文化公司已构成今天文学出版格局的常规力量。曾经作为出版新势力的民营文化公司不再是当年搅动行业变局的新面孔,新的推动文学出版变革的力量还在路上,包括原来处于文学出版下游的优势渠道已经开始介入文学出版,比如当当网、四川文轩等就依托自己的渠道向出版的上游渗透,门槛较低的文学出版不可避免地成为它们重点介入的领域。

如果说上面所述是文学出版格局内部的变化,那么文学出版外部最大的变化则是整个社会都被卷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可得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非必需品的文学图书不可避免地被更加边缘化,与之相关的文学出版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同时,资本在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也将目光投向文学出版领域,相当数量资本的投入给本来已经巨变的文学出版格局添加了一个很大的变量,使文学出版这个本身并不显眼的细分领域充满了更多变数。

纵观当下的文学出版格局,看似众声喧哗,却也有一条不变的主线,即是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摇摆,固守传统的文学出版,还是积极探索文学出版的新形态和新内容,抑或兼而有之。而新时代影响最深远的两大变量——技术与资本既深刻地改变了文学出版的生态,又为文学出版注入了新鲜的力量,给文学出版这块相对稳定的领域带来互联网基因和资本的力量。

首先是技术对文学出版的冲击,移动互联时代的人们随时随地可使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媒体信息,一部手机联通天下,这样的时代不但让人把大量时间花在互联网上,而且直接催生出便捷易得的电子书和音频书,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过去文学出版以纸质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这个时代,专门的文学网站、电子书平台和音频书平台等多种新媒体的飞速成长构成了出版社以外的重要力量,它们在移动互联时代如鱼得水,为写作者提供了更为开放、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写作者可以在不同平台更加自由地书写、传播自己的文学作品,读者、作者之间可以即时互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出版沦为其中一种供选择的形式。在上述平台诞生的初期,它们需要借助出版社获得内容,文学出版与新平台是一种共生关系。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些平台不满足于与出版社的合作,直接参与对优质内容的激烈争夺,甚至把文学出版整合到自己的生态链中。比如这几年渐具号召力的爱奇艺等公司就整合了影视、电子书、出版、游戏等不同形式,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文学出版则是这种生态系统的一环,凭借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极大地改变了文学出版的固有格局。值得注意的还有罗辑思维等自媒体,它们也越来越成为内容出版/分享/消费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的成长吸引着时代最具活力的内容资源和读者资源,重构了原来意义上的文学版图。

其次是资本给文学出版带来的变革也渐渐引起关注。现在的资本市场,绝大部分出版集团已上市,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然而在传统的出版集团中,相当数量的文艺社只是集团中并不突出的部分,上市似乎没有给文艺社带来极为明显的助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嗅觉敏锐的资本巨头悄然参股一些勃兴的民营文化公司,對这些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助力。典型案例是创投界的明星公司红杉资本投资以文学出版为核心业务的新经典文化公司,新经典文化公司不但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的1.5亿元资金,而且不久便成功登陆上交所,融资6.6亿元。有大量经典IP、充沛的现金和明星创投的加持,加上出色的业绩,新经典文化公司在二级市场一时成为机构和散户的关注热点,资本的力量让拥有充足现金的新经典文化公司继续在经典IP方面攻城略池。其他类似的案例还有磨铁等公司,它们也先后得到了知名创投公司的青睐,明星创投对这些公司在资金获取和规范化运作方面意义非凡。可以想见,有新经典文化公司的良好示范,有其在文学畅销书方面的出色业绩,这些公司潜心打造涵盖影视、电子书、音频、纸书等全产业链的雄心也有望得到验证,而这条路与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内容整合之路是颇为不同的。

在文学出版自身不景气、资本和技术极大改变行业格局的情况下,文艺社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出版社的跨界之举和来自民营文化公司的强力挑战,如何做好文学出版,文艺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守正与创新中求得平衡。文学出版是文艺社诞生以来的发展方向。出版文学书是文艺社几十年来的正途,文学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文艺社安身立命的基础。近年来,文艺社不断突破文学出版的边界,其他出版社也频繁介入文学出版的领地。尽管出版的边界逐渐模糊,但是各家文艺社在文学出版领域都有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相对优势,在自己的细分领域有较高话语权。有的文艺社侧重于出版当代活跃作家的作品,常常在新人新作方面佳作迭出;有的文艺社在散杂文的出版方面对渠道有较大的号召力,在这方面建立了高效的产品线;有的文艺社在外国文学方面多年精耕细作,影响极为深远;也有不少文艺社试图贯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出版领域全面开花,甚至不断进行文学出版领域之外的跨界尝试。一家文艺社要谋求发展,想跨越边界,取得超常规的发展,先要保持住自己的独特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好宽阔的护城河,在自己领先的细分领域投入核心力量,这是根基所在。

对于文艺社立足其中的文学出版领域,最深厚的根基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历经时間的淬炼,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面对这些穿越时空的经典,新兴行业和其从业者都得低头,这是我们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能够保持平稳不变的部分。如何依靠这些文学经典开辟自己的一方天地,值得每家文艺社潜心思考,全力进入。尽管在公版的文学经典出版方面竞争惨烈,每一家文艺社都曾经或正在介入文学经典的出版,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但不管世事如何变换,文学经典的天地仍然值得文艺社长时间耗费精力,哪怕是在文学经典的某个细分领域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只有经典才能最大限度抵御时间的侵蚀,能够超越剧烈变动时代各种眼花缭乱的新事物。细看一下文学出版的历史,近几十年来乃至更长时间段内,能够在文学出版方面长盛不衰的文艺社或者民营文化公司,都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些丰富的经典资源,它们无不在内容形式方面做足功夫,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的精神生活。有了经典的根基,再求创新,谋求向出版的其他方向进展,会为文艺社自身提供助力。

创新是大部分文艺社心向往之的,我们置身于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经常可见各个行业的创新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在过去几年,撬动人类生活的最大杠杆是互联网。互联网在自身行业引发了影响深远的大变动,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说互联网企业都在讨论“下半场”、互联网人口红利之后的问题,那么文学出版有没有“下半场”?如果有,文学出版的“下半场”又何去何从。对于文学出版来说,一个相对没那么波澜起伏的行业的创新之路在哪里?回应新时代的声音,把握社会变革的脉搏,在文学出版的形式、内容方面求新求变,探索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新人新作,就是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既然文学出版重返日常生活的中心已经不可能,那么能够抓住新时代的焦点话题,对新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许是文艺社在创新方面有所收获之处。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时代,抓住一些可靠的东西需要敏锐的出版嗅觉,张嘉佳等异于正统文学书的书写异军突起,为出版社追踪当下时代的新人新作提供了很多启发。在适应碎片化时代的内容创新方面,民营文化公司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它们运作的张嘉佳等畅销书作家精准把握住了当下读者的阅读风向。

其次是机制创新。文艺社属于国企,源于体制自身长期运行的惯性,文艺社往往在改革创新方面不可能走在社会变革的前面,毕竟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型不过才走了十几年。但是转型确实给文艺社带来了强劲活力,也成就过文艺社的辉煌,像郭敬明、韩寒等雄霸文学畅销书榜单多年的作者最初就是从文艺社开始火起来的,这其中固然有时代的因素,但跟行业变革初期激发的制度红利也是分不开的。当时走在行业变革潮头的文艺社带头人,大胆进行机制创新,行业涌现出像长江新世纪这类引领畅销书潮流多年的新型图书公司。

今天整个社会的改革走向深水区,各个行业都在变革创新,文艺社要想重新站在文学出版领域的风口,机制创新是先决条件。如何解放社里人员,形成变革创新的工作氛围,是很多文艺社都意识到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在社内试点工作室制度,就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民营文化公司在文学出版领域不断推出引领阅读风尚的畅销书新人新作,与这些公司在决策、出版效率方面的高效是密不可分的。从试点到成果落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突破出版社内部诸多层级和条块分割,切实为做书人提供一个适合创新的环境,不是一两年能实现的,在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曲折,甚至失败。但机制创新是文艺社做好文学出版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编辑天天淹没在各种层级、程序之中,不可能全力投入文学出版,而这样的做书环境想要吸引优秀的人才,想要与民营文化公司在文学出版的风口一较高下是难以想象的。制度安排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好的机制,有给热爱文学出版的做书人一个宽松、允许试错的出版环境,文艺社才可能在自己的优势出版领域焕发生机。

资本市场对民营公司的渗入,带给文艺社的既有挑战,也有很多启示。文艺社在过去的发展中曾经培育、见证了长江新世纪等新型文化公司的成长壮大。近几年出版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也让行业眼前一亮,像中南传媒对博集天卷公司的投资,凤凰传媒与共和联动的合作等。现在行业内有影响的民营文化公司的实力大大超过了一般的出版社,文艺社想要再通过参股投资等形式复制当年长江新世纪的模式已经很难,不少文艺社的类似尝试也没有成功,资本已经把行业内最具活力的几家公司挖掘出来了,留给文艺社的机会并不多。不过文艺社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今天的文学出版行业固然出现了几家民营巨头,但是读者阅读趣味的分化,碎片化时代的到来,还是给很多工作室和小型文化公司带来了很多机遇。这几年不少让人惊艳的新人新作就是由这些文学出版新势力带来的,穿过巨头们中间,还是生长出来不少在细分文学出版领域可圈可点的新面孔。它们的出现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它们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行业巨头。文艺社如果与这类小而美的公司合作,把它们作为创新的试验田,对自身在文学出版方面做大做强,求新出变,甚至是跨界出版都会有很好的帮助。这种尝试要在文艺社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毕竟文艺社是国企,既受自身资本实力的限制,也要考虑激进创新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

再次是文学出版的互联网基因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概念时刻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互联网+其他行业”往往能从根本上影响已有的行业格局。移动互联时代对文学出版带来强烈的冲击,自媒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和受众,一个公众号运营公司的估值甚至超过好几家有影响力的文艺社的发货码洋。那些有强大影响力的公众号辐射的受众超乎想象,定价一百好几十的精装书《S》在知名公眾号“一条”的销量达到数万册。文艺社有没有可能为自己加入互联网基因?与不同电子书、听书平台合作,运营自家出版社的公众号,入驻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是出版社拥抱移动互联时代,为自己植入互联网基因的新举措。不过要想深度借助互联网生态,为文学出版打上互联网的印记,文艺社还是要将自己的独特资源与网络融合。相比海量的网络资源,以及知乎、简书等知识分享新媒体的优势,出版社的优势资源是手中掌握的大量有价值的内容,这不仅表示文艺社手中拥有更多的资源,还表示文艺社在细分领域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文艺社只有在某个细分领域有不能被忽视的话语权,靠多年在这个领域积累的读者,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流量,才能顺利适应从纸质书到互联网载体的转型。

来自爱奇艺、优酷等优势新媒体在内容产业链上的整合,也是文学出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些优势新媒体有充足的流量,有雄厚的资本,有能够动员影视明星、跨界运作游戏动漫等超强的能力,有全产业链运作IP的强大实力。面对这些优厚条件,优质IP肯定不会优先选择出版社。十几年前出版社和民营文化公司到央视竞价《百家讲坛》作品的盛况,再度在这些新媒体面前出现,就在不久之前出现的众多出版社和民营文化公司争抢“晓松奇谈”、“奇葩说”、热门影视《延禧攻略》等的出版权,复制了当年《百家讲坛》的盛况,也显示了这已是两个极为不同的时代。文艺社要做的是因势利导,积极参与竞价优质IP纸书的出版权。此外,融到巨资、试图在影视等相关产业链拓展的民营文化公司正从另一方向对优质IP进行整合,考虑到这些民营文化公司所做的一些畅销书积累了较高人气,从纸质书到全产业链的整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只不过这种整合所需要的大量资本和潜在风险是一般文艺社无法承受的。文艺社只能局部参与其中,想大规模地复制这种模式几乎不可能。

总的说来,处在当下时代的文艺社要做好文学出版,挑战不少,机遇也多。只有守住自己多年积累的独特优势,不断在文学出版的边界处求新思变,才能在新时代的文学出版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出版社领域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我等待……
领域·对峙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石油工业出版社
我与文学三十年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