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瑜 许恩龙
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地处崇明东部的向化镇农业也正飞跃式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方向迈进,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来做支撑,因此,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势在必行。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中 “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需要,更是推动生态农业高标准、高起点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向化镇新型职业农民,则必须找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添措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突破。
一、向化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近年来向化镇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促使农民对农业“四新”技术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的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农村农业各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9人,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促进劳动者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二、向化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组成结构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向化镇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9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0.9%。其中生产经营型26人,专业技能型31人,专业服务型12人。这之中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向化镇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生产、管理、服务方面,生产24名,管理31人,服务业14人,分别占总数的34.8%、44.9%、21.3%,而加工、营销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50岁以上,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少,已认定出来的69人中,超过50岁的占52.2%,并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照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7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为劳动密集型作业,脱产学习培训,农业生产必受影响。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专业技能,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素质教育体系保证,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三、促进向化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讨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向化镇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
(一)提高准入门槛,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有意识的引导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人员加入职业农民队伍,优先对高学历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进行先培训先引导,形成领军队伍,引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推进农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准入门槛,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联合各级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优秀的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系统化培训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与外出考察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产业培训相配套的方式,对纳入培训计划的人员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使得培训内容做到切合当前实际,使農民真正学到新知识,尝到好甜头。同时,完善后期跟踪走访,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跟进技术指导,搜集合理化建议意见,总结存在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薄弱环节,完善培育方式方法。
(三)落实帮扶制度,保证培育延续性。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各涉农单位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长期开展农业生产跟踪和技术指导服务。
(四)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对新型职业农民在其发展产业上优先享受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以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202161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