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梓虂
【摘 要】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合理而必要的内容,采取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关键词】规则教育;意义;问题
一、开展规则教育的意义
(一)实际意义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规则意识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學习、生活的保障,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正确合理的规则教育能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自觉遵守、维护秩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自主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二、规则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规则教育与各项管理工作联系紧密。规则培养好了,教育活动就能顺利进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很多老师都感觉规则教育进行起来难度较大,通过观察和实践,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教师之间规则要求不一致
一是指家园之间,如,在幼儿园要求孩子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归类放置,而在家中却是家人包办代替收拾的。二是指本班教师之间,如,甲教师制定饭后只做安静活动,乙教师又允许饭后自由进入活动区玩。
(二)制定了规则,但是制约性不够。
指令或标志不够明确都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幼儿对规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从而不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三)教师对“规则”与“自由”度把握能力差。
规则教育没有持之以恒,如游戏和游戏后,上课和下课,不同时间的规则混淆。有些教师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时,时紧时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原则到最后。
三、规则教育改进策略
(一)合理有效开展幼儿园规则教育
正所谓三岁定八十,幼儿时期是人生长最重要的时期。良好习惯会跟随我们的一生。在幼儿园中有些人认为过多的规则会限制幼儿的自由和创造力。适当的规则,不仅可以令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而且能使教师更轻松的管理班级。
《纲要》提倡民主、开放,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但它是指有一定“规则”的“自由”。因此,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应事先引导幼儿制订一些合理的规则,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规则,有效地防止混乱局面的发生,同时又不影响幼儿活动中个性的张扬,做到既“收得起”又“放得开”。
(二)建立适宜而有效的活动规则,促使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
1.在活动前教师事先制定有效规则
活动并非任意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有些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的,对于这类规则,可在活动前事先制定并明确地提出来。
2.在活动中师幼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在教育活动中易出现幼儿争着说话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就注意抓住机会及时进行教育培养,如幼儿争着发言一起说时,则问幼儿:“你们都说什么?我一点都没有听见,你们听见了吗?”“没有”“怎么才能听见呢?”经过讨论订下规则,要说话示意老师,别人说话不插话,想说等同伴说完了自己再说。
3.在尝试错误中不断形成有效规则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急着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而要引导幼儿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让幼儿在尝试错误中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幼儿深刻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家园共育
1.家园与班级间的规则教育
采用家园一致共同施教的方法,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下,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班级中,班上老师们对常规活动的规则要求要互相商量,共同制定得出,实现真正的统一战线。
2.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
(1)及时采用提醒法。一旦发现幼儿出现违反规则,及时提醒教育。
(2)运用榜样进行正面教育。对于一些遵守规则的幼儿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让其他幼儿学习。
(3)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牢记幼儿园的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合理而必要的内容,采取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同时,规则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使孩子掌握社会规范,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因此,规则教育必不可少。
四、总结
规则不在于多或少,关键在于是否必要和合理,注意一致性和连续性。教师应用简明易懂的标记和卡片、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儿歌等将必要而合理的规则物化、隐性化,使规则自然地被幼儿接受并自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