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依据的运用

2018-03-24 15:01郭心莲
重庆建筑 2018年8期
关键词:资金分配时效绩效评价

郭心莲

(四川华信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0015)

0 引言

绩效评价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内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依据的运用是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保障。指标体系从项目决策覆盖的资金分配,至项目管理覆盖的资金到位、资金安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再到项目产出覆盖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效益指标覆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项目建成后受益方或受益民众的满意度等内容,明确是否满足批复的概算目标,从而总结地方在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成效。

1 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现状

我国国有投资建设基本采用代建制,且建设和运维分离。目前,各行业领域利用财政专项发展资金建成的项目均无完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1.2存在的问题

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的绩效评价归根结底是涉及项目前期动议、资金分配、项目决策(规划、可研、环评)、项目管理(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投资、施工实施、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一系列的庞大专业管理集成,需懂工程技术、懂工程经济、项目管理、投融资、法律等的专业人员构成评审组才能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目前上至各部委到各行业领域都尚未有清晰、完整、标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我们不能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2 改革措施和应对策略

2.1改革措施

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过去主要由职能部门统筹。我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策略,促使职能部门渐进采取简政放权的改革思路,传统的计划统筹,向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方向发展(国家涉密项目除外),促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全面。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运用,可通过适当形式向各省通报,作为财政部门及其它行政管理部门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促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职能部门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开展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的奖惩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国家涉密专项资金项目除外)。

2.2应对策略:一是将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实施,充分发挥其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基建财务、投融资、法律等专业知识;二是根据职能部门对绩效评价目的、范围和内容、依据、评价结果反馈及运用要求,结合项目批复制定科学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实际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设计了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受益地区或老百姓的满意度等重要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

2.2.1项目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和依据

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可按资金分配办法和分配结果进行设置。

资金分配办法是指:资金管理办法是否满足“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内容是否健全,是否包括了省级及以下“部门职责、支出范围、资金分配(含因素选择)、支付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因素选择是否涵盖了批复的目标任务、政策倾斜、绩效因素;目标任务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政策倾斜是否明确了贫困县、革命老区、民族县、边境县个数,绩效因素是否按国务院最严格管理制度考核结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绩效评价结果、监督检查结果和预算执行进度等。

资金分配结果是指: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省级及以下“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是否及时下达分解。

评价依据是指“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即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绩效评价结果、监督检查结果和预算执行进度等。

结论:通过项目决策指标体系的制定,定性、定量评价了项目决策得分。

2.2.2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和依据

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可按资金到位、资金安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设置。

资金到位情况:可按资金到位率、到位时效进行评价。评价依据可按预算数、资金下达文件、资金到位凭证等依据。

资金安全:主要评价专项资金是否有用于单位行政的人员经费和运转费,以及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购置和楼堂馆所建设的情况;是否有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资金的情况;是否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纪违法行为;是否有用于省市级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和招标代理、工程验收等费用的情况;是否有用于征地移民、城市景观工程的情况。评价依据可按各级审查、巡视、稽查、督查等报告。

组织实施:主要从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组织领导是指项目实施组织机构是否健全,领导小组是否建立,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其中机构健全是指项目法人、项目经理、技术部门、安全部门、质量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等是否健全;分工明确是指是否有组织机构图,职能清单及人员任命文件是否下发。管理制度是指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否有未严格执行上述制度的情况。评价依据可按领导小组批文、组织机构图、职能清单及人员任职文件;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制度。

绩效管理:可按制度建设、填报质量、报送时效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制度建设是指专项发展资金项目是否按照相关部门文件规定时间制定“绩效管理办法”;填报质量是指自评报告与自评表和项目实施情况表中数据是否一致;报送时效是否符合规定的时效要求。评价依据可按自查报告文件规定报送时间、自评报告、项目实施情况表等资料。

结论:通过项目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项目资金到位、资金安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等项目管理指标的得分。

2.2.3项目产出评价指标

产出评价指标可按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等指标(建构筑物规模、标准、工艺及设备选型、各单项工程投资和单价)进行设置。

数量指标:是指符合职能部门审批明确专项发展资金的工程任务和规模要求;

质量指标:指项目初步验收率和验收合格率;

时效指标:指下达的投资计划是否在规定时效内完成;

成本指标:指项目实际完成规模与批复规模比较;实际完成标准与批复标准比较;实际完成工艺线路及设备选型与批复比较;各单项工程投资及单价与批复概算投资及单价比较,工程实际竣工工期与批复工期是否一致。从而得出比较值,评价其实际完成成本指标与批复成本指标的差异内容和原因。

评价依据:上报实施情况统计表,批复的可研报告、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竣工验收报告、投资完成率、批复投资等文件。

结论:通过项目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定量地评价了项目完成规模、质量、工期、成本的评价得分。

2.2.4项目效益评价指标

效益指标可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设置。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指已完工项目所产生的效益。

可持续发展:是指已建项目是否良性运行,是否出现运行维护问题。

评价依据:有现场调查、项目实施方案、批复的可研报告、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等文件。

结论:通过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定性地评价了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得分。

2.2.5项目建成后的满意度评价指标和依据

满意度指标主要指项目建成后的受益方或受益民众的满意度。

可进行现场实物调查和民众问卷调查获取信息。

评价依据:现场实物调查和民众问卷调查表。

结论:通过项目建成后的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制定,定性地评价了项目建成后的满意度得分。

3 结语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为日后大量开展财政专项发展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定性、定量的实操基础,运用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论可总结地方在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成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用时间换质量、用考核换成效”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的制定会随着绩效工作的不断开展而更加健全、规范。

猜你喜欢
资金分配时效绩效评价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劳动关系确认不应适用仲裁时效
挤压态Mg-Dy-Cu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及时效硬化行为
绩效管理思想在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中的渗透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AIIB资金分配体系构建
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