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晓梅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繁多、工序复杂,涉及到吊装、试压、射线、热工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作业环节,其HSE管理相对其他专业更加困难。为了学习油气田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我国通过多渠道不断地与国际石油公司进行交流合作。笔者根据参与含硫气田对外合作开发建设的经验,介绍了国外著名石油公司先进的地面建设工程HSE管理经验,提出了应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HSE管理的建议,以供同行借鉴[1]。
某含硫气田开发工程是由我国大型石油企业与国际石油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项目,现场由外方公司全权管理,是一个在国内按照国外高标准进行建设的高含硫工程。
工程内容包括内部集输工程、天然气净化厂及配套设施工程。内部集输工程包括4座井场、2个集气站及其联络管道;天然气净化厂工程包括3列相同的主体工艺装置。工程地处山区,施工地质复杂,地形陡峭。项目周边和管道沿线人口分布区多而散。当地劳动力参与项目的愿望很强烈。
(1)授权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员、设备授权。每个员工必须接受不低于2 d的安全培训后方能获得入场权限。临时参观人员及VIP人员需接受半天的入场交底后方能获得1~3 d的临时入场权限,且参观区域受限。设备、设施进场需进行专业公司的安全检查,合格后获得入场权限,现场通过标识、标牌进行识别。
第二,区域授权。项目部对所有的区域进行统一部署,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划出施工区域、休息区域、吸烟区、饮水点、逃生通道等。充分利用安保系统设置通道和门闸,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对区域内进行不同等级的授权。
第三,停工授权。项目所有员工均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授权,对现场物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作业环境都有权拒绝工作或叫停。最高管理层承诺:保护所有停工授权员工的权益不受到侵害。
(2)工作许可。项目所有的工作均应获得工作许可(部分低风险例外)。项目优良作业(OEI)工作许可程序规定了需对施工人员、施工负责人、设施所有人、设施所有人代表进行专项的培训,获得授权后才能在工作许可票上签字。工作许可包括:工作许可票、JSA、特殊作业许可票(热工、受限空间、挖掘作业等)、救援方案(按现场需要附上)等文件。
(3)培训管理。项目要求建设专门的培训场所和配备专业的培训师,作业人员在接受相关的培训后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离开现场一个月后需重新接受入场培训,春节放假结束后需重新复训。
(4)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包括:承包商自检、日常巡检、联合巡检、专项检查等。对于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先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再犯将对违章人或责任人的授权胸卡进行打孔处理,每个人的授权胸卡只能有2次打孔,累计到第3次,胸卡授权作废,人员不能进入现场。
(5)安全观察与沟通(BBS)。提倡所有员工使用BBS工具,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章,通过交流和沟通正确引导员工安全施工。项目每月将收集的BBS卡进行数据分析和奖励,按需调整下月安全工作计划。
(6)事故/事件管理与分享。项目优良作业(OEI) 对事故/事件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所有事故/事件必须上报,不以处罚为目的,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题,制订行动项进行整改,通过班前会、员工大会与全员分享。
(7)黄金法则。项目严格执行以下六条工作准则:总是执行停工指令;总是确保有经批准的坠落防护措施才能在高于2 m处工作;总是获得受限空间许可后才能进入受限空间;总是遵守能量隔离和挂牌上锁程序;绝不参与打架、肢体冲突或威胁他人;绝不让自己操作的吊车或卡车的载重超过额定载重量。任何人在项目管辖域或设施内工作违反以上准则都将被要求立即停止工作,并离开项目控制的场所。
无事故无伤害理念是贯穿项目全局的主题,人文关怀是项目的基本要求,让员工安全完成工作后平安回家是中外双方的共同追求。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员工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两个HSE管理基本原则:一是要做就要安全地做好,否则就不要做;二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切勿操之过急[2]。
项目成立了HSE管理团队、应急救援团队、医疗小组、脚手架队和现场文明施工队等专业化队伍。承包商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严格按照50∶1的要求配置安全监督人员,分布在站场、阀室、管道等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团队是具有专业资质和技能的队伍,配置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其中2名应急救援人员取得专业公司的高空救援资格证书;应急救援组共设队长、副队长各1人,队员2人,共计4人,应急救援组可满足完成厂内外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包括:基本救援任务、受限空间救援任务、高空及超高空救援任务等。医疗组设专职医生、护士各1人,并配备救护车一辆。
(1)个人防护用品配备(PPE)。进入施工现场必备的PPE为:工作服、安全帽、安全眼镜和带钢板的工作皮鞋。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气体检测仪器。
(2)厂区安全设施规划建设。包括设置人车分流设施,在各个路口搭建专供员工行走的通道,减小了交通风险;在厂区进出通道设置洗车场,对进出厂车辆进行清洗,减少环境污染;深坑、易碰撞、需要保护的设施等部位均设置硬维护,实践证明硬维护设施保护效果比采用警示标示的方法更有效。
(3)高空作业设施包括脚手架、高空车、移动升降机和通讯设备等。配备高空救援装备,要满足完成项目最高作业高度的高空救援任务要求。
(4)受限空间作业救援及警报设备。配备四合一气体探测仪用于受限空间作业的气体检测,配备防爆对讲机,用于受限空间作业的联系以及投产试运期间的通讯联络。
项目实施多元化的培训制度,强化员工安全技能。采用基本培训(入场培训、专项培训)、重复培训(违反安全规定后重新培训、利用雨天进行培训、返厂复训)、现场培训(在现场给员工讲解或示范正确的操作)等,针对管理层进行了预防重伤及死亡事故、观察与沟通HSE管理人员提升等多个科目的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累计完成入场培训627期,培训员工15 369人次;专项培训693期,培训员工12 185人次。HSE培训的持续投入,不仅使员工的安全技能得到提高,也逐步培育了终生受益的安全意识。
(1)培训设施投入。项目在工程开始前修建安全培训中心并投入使用。培训中心设置3个培训室,分别容纳50人、20人和10人,以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教室内设置施工现场工具及用品展示架,包括:安全带、小型手(电)动工具、防护面罩、灭火器、防火毯、人字梯等物品,在课堂上由培训师讲解、演示,参加培训人员也可以在培训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培训教室内放置展示柜,将小型工具、安全装备以实物进行展示。
在培训中心场外空地搭建标准的脚手架教学场地、模拟受限空间、模拟临时用电及上锁挂牌场地,满足不同工种、不同需求的员工学习和模拟训练。如:脚手架搭设,可供架子工及高空作业人员培训;受限空间(罐体),可供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看护人员培训及ERT救援团队训练;阀门的关闭与开启(挂牌上锁),可供施工团队及运营团队操作员培训;配电箱的安全管理(临时用电),可供电工培训。
(2)培训讲师团队。组建了一个培训师团队,其中1名培训主管、4名专业化公司培训师、3名承包商培训师。由项目施工、安全团队共同开发课件,培训主管对培训师进行集中授课、双方讨论后,面向所有员工教学。
(3)注重培训效果。项目建立了培训台账,可以查到每名员工的培训信息。在培训结束后只有通过了考核才能正式登记入册,如果存在部分缺项或考试不合格,会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复训和补训,直到通过考试。参加培训的学员会得到一本培训手册,每培训完一个项目培训师会在相应科目处签字盖章。通过查看培训手册,就能准确地知道该员工参加了哪些培训[3-4]。
树立一个干净的现场就是一个安全现场的安全意识。项目将保持现场的整洁作为文明施工的核心,严格按照文明施工规范,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通过采取该项措施,高空坠物、绊倒等风险明显降低。组建文明施工队,专门负责对厂区道路的日常清洁维护和公共区域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分类清理。
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有着中外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又有着中外HSE双体系的摸索与实践,国内承包商从不适应逐步走向了适应,积累和完善了地面工程建设HSE管理经验,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地面工程建设HSE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特别注重培训投入和管理,尤其是培训设施的建设和不间断的培训,对安全技能提高、安全理念认同和安全文化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HSE装备和设施的有效投入是保障HSE的基本条件。
(3)让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从事专业HSE管理工作。
(4)作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和严格执行是保证HSE管理到位的根本手段。
(5)在执行HSE标准、规定时,认真、固执的态度是各项HSE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
[1]朱学海,赵子文.境外油气田工程建设HSE监管实践[J].石油化工建设,2015(4):23-24.
[2]李铁军,王资权,刘钢强.油田建设项目中HSE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9):97.
[3]李秋忙,孙铁民,牟永春,等.国外油气田建设管理经验及对国内油气田建设管理的建议[J].石油规划设计,2008,19(1):1-4.
[4]张振国.油气田地面建设中的安全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