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东 周 莉 张龙琳
(重庆市生物质纤维材料与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重庆 400715)
“双一流”方案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揭开了新一轮中国大学发展的序幕,也为纺织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挑战。新时代的纺织业和纺织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新征程,大力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从“纺织制造”到“纺织质造”的转变,新时代的纺织大有可为。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纺织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重要问题。
本科教育一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将本科教育置于“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构建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博耶尔于199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其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1]。“学习共同体”的提出是“共同体”概念引入教育领域的结果,是“个体时代”走向“共同体时代”的表现之一。
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础性问题[2],日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向教学与科研关系提出挑战,进而影响教学和科研的具体实践[3]。教学与科研关系是变动的,时而分离,时而结合,甚至重叠,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变化使得大学行为的样态呈现多样性,忽视本科教育而重视科研产出是目前突出的表现之一,教学与科研自成孤岛,关系断层。相关问题引发了学者和教育者对教学与科研关系协调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轻化工程专业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专业,《染整废水处理》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从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实际出发,选取《染整废水处理》作为课程支撑,提出基于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和一般策略,并进一步优化成一种更直观的、更具操作性的模式结构,为轻化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可行性方案。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群体行为,与自然界蚁群、狼群等群体行为类似,是所有成员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学习共同体使成员在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时因具有更多资源从而具有更大的优势,减轻个体独自面对问题的压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以“教学学术性”为基础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以基于“学术”的“教学”模式作为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钥匙”。 “学术”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强调物及其规律的科学化论证,“教学学术性”是将知识传播的“教学”活动与知识创新的“学术”活动结合,改变“教学”重知识传播轻知识创新的现状,使人才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标准。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结构包含三个因素:知识领域、人的共同体和共同实践。知识领域是“学习共同体”共享的一个探索主题,激发共同体成员建立知识和实践发展的责任感。以《染整废水处理》为例,该课程从理论框架和工程实践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即为共同体成员共享的探索主题;解决探索主题的责任感促使所有成员查阅文献资料,理清知识脉络等,通过生-生和师-生的有效沟通交流,主动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验证实践效果,进而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潜移默化地提升成员的专业和科研素养。共同关注探索主题的人组成了学习发生的“学习共同体”,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交流是促进“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基石,成员间提倡彼此分享知识和思想,耐心倾听,直言不讳,揭露无知。为有效获得探索主题的发展和解决,需要进行共同实践,共同实践基于所有成员认可的方法和标准作为指导成员间交流、实践和问责的基础,以有利于共同实践的有效运行。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逐渐改变了“教”和“学”的内涵,即学习不再是教师以传授者的身份将知识授于学生,学生也不再是一个等待被“灌装”知识的“容器”,而是逐渐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的过程,是学习者的学习;师生关系也从“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体-主体”关系,即“双主体”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人格特质,避免“一刀切”;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交流沟通,平等合作。“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关系不再是教与学的单向关系,而是双向关系,教师也可以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上述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基于共同的探索主题,自愿参加,自发组成,成员具有自主性;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的学习和实践,具有共同解决探索主题的愿景和使命,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学生和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学生和教师基于平等合作与分享的机制,共享领导权和资源;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摆脱孤独感,形成良好的关系网络;目标、行动、结果一致性,使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的探索主题具象化,所有成员对探索主题抽丝剥茧,可理清探索主题涉及的知识点和难点,将问题具象化;鼓励学科交叉,将核心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为学习共同体提供多维发展空间。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将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相连,将课题的解决视为一个持续的合作过程,并推动其向前发展,从而提高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质量;共同体成员不存在竞争,学习建立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使参与课题的学生和教师,围绕共同的课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建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情境”的动态结构。参与者为了共同的课题不懈努力,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探讨学习的困惑、实现共同的成长和发展。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缓解了轻化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矛盾,即:理论教学内容晦涩难懂,实践教学内容偏少且部分实践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共同体的学习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进步。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就是创建一种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环境,使生-生和师-生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基于教学与科研的共生性理论[4],教学与科研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与科研有区别,教学需要掌握《染整废水处理》广泛的基础知识,科研则是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研究;教学强迫教师拓展学科知识面,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再建构,将学科知识系统化;教学也有助于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科研切入点,教学对科研产生促进作用。
科研也有助于反哺教学。染整废水处理领域,新型处理工艺不断涌现,新的作用机制层出不穷,丰富的科研成果会让课堂内容不单停留于书本知识和经验层面,会更富深度和趣味性,提高教学层次。科研融入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面对未知课题的求知欲。
学习共同体以解决研究问题为中心,有多种组织形式,本文提出的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是“师-生”类型,其可自下而上由学生发起,也可自上而下由教师或学院发起。“师-生”类型的学习共同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每组成员通常4-8人,参与到为期1年的研究项目中。这个项目以课题的完成为目标,频繁地组织研讨和实验活动,为成员提供平等交流、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共同体围绕所有成员认可的研究目标开展工作,如设计方案、查阅文献、开展实验等。“师-生”类型的学习共同体要求构建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与科研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主观能动性。此类型学习共同体注重师-生间平等的交流互动,彼此尊重,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也包括课下科研的互助共享。“师-生”类型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作为共同体成员,主要把握研究课题的前沿性,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补充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进而促成课题的解决。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是为完成共同的科研课题而构成的团体,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研究主题,共同的志趣和情感,并因共同的目标和精神因素聚集而成的平等相待和相互依赖的和谐组织,进而使目标高效实现并共享成果。学习共同体在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经过调查研究,作者认为其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效:建立共同发展愿景,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提高学习质量。
共同愿景是所有成员发自内心认可的一种愿望,建立在个体愿景融入共同体愿景的基础上,满足成员个体发展和共同体发展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可将不同背景的人组合起来并为共同的研究课题努力,其具有激励性,能够凝聚每位成员为之奋斗。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属于根据奋斗目标描述的愿景,成员明白研究的核心问题,并朝共同愿景的方向探索以解决研究问题。
学习共同体强调尊重成员个体,改变传统教育中生-生间相互隔离、互不干涉的关系及师-生地位互不平等的权威文化,改变师-生间“领导-服从”的畸形关系,促进生-生和师-生的平等交流合作。在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中,成员更易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良好人格的养成,也更能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反思,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对专业课程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改变生-生间隔离、封闭的学习状态,开展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成员在把握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对于遇到的问题,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并通过成员间的分享与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成员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提高。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对话,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更深的认识,对专业课的内容和特征有更好的把握。
本文以博耶尔的学习共同体理论为依据,探索“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教学观和课程观,以期为实现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转型升级,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时效性提供依据。本文引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体”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轻化工程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教学与科研“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和发展,有助于有效联结课堂和实践、学生和教师,有助于强化专业课的教学,利于“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