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 老 ”,如何让他变成“宝”

2018-03-24 05:42林仁廷
健康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儿女身体生活

⊙文/林仁廷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当今社会一个突出问题,老人如何度晚年也是千千万万家庭无法回避的。现在中青年人普遍的工作紧张,生存压力大,要他们下班后再尽心照料老小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为人父母,他们怀胎十月又经过千辛万苦把儿女培养长大成人。(当然此处撇开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又何尝不想老去时能享受那“我陪你长大,你陪我老去”,又有哪位老人会忍心离开自己的儿女呢?陪伴是最长久的情,而儿女都是那老人的心头肉。每次老人总是会谈论到的话题就是:“他好久没来看我了,他工作好忙,又或者是自己本身过去的悲观故事”。养老院,本来就是一个很冷清的地方,更何况是一群过了花甲的空虚老人。在他们寂寞的世界里,那种渴望亲人的爱是无比的强烈的。

中年女儿带母亲来咨询,她说母亲忧郁、情绪长期低落不想出门,尤其父亲过世后状况加遽,母亲目前在儿女家轮流居住,也看过精神科、正在服药,医生建议进行心理咨询。

我看她母亲其实也才刚 62 岁,不算老,但确实情绪低落、疲惫无力,咨询开始后都是女儿在说话。我请女儿先出去,让老人家自己说。

老人家满头白发、身形纤瘦、面容柔和、态度有礼,我请她说说自己的近况,她说精神差、体力差。我详问她的生活安排,她什么也没安排,儿女都在忙,寄人篱下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不想看电视,常常叹气、发呆。我问她的人生故事,她说没什么故事,成家后工作,一直做,养儿育女,再工作,直到不能做为止,好似你我劳动阶级的父母一样。退休后老伴离世,生活更无意义。她觉得儿女有尽照顾之责,所以即使生活无趣、心里不舒服也就不说了,直到忧郁症爆发才频繁就医,但她很不好意思总在劳烦儿女。

怎样才称得上“好老人”?

老人容易生病、动作慢、老糊涂、清心寡欲、生活无趣,更可能失智,老人如果没有现金或房产,更是日本近期形容的“下流老人”──没收入、没存款,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当社会、家庭如此看待老人,他也会这样看待自己,无望的等待死亡;至于传说中的“智慧老人”,那是极少数拥有伟大成就及庞大资产的特例。

现代价值并不重视老年的阅历,甚至是贬低,“老”一词带有失能、过时与多余的隐含,人微言轻,只能乖乖接受子女的安排或安置。多数老人只能在看电视、发呆、睡觉中度过,不但无聊也容易恍神、意外频传,晚年如果只是维持生命,真的很无奈。

当然,作为儿孙的也很苦。近年许多家庭为了生活,夫妻俩需要长期加班、兼差打工,又要照顾小孩、又要照顾老人,如果选择安养院或申请外劳,又要耗去相当程度的月薪。目前政府提供长照制度希望解决此等问题,但照顾老人的议题多数仅讨论生理需求、照顾人力,目前也真有其困境,只是我们更常忽略他们的心理需求。那些被送安养院的老人们未必会更好,因为孤单无依与自我放弃会让身体机能衰退更快。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出人生8阶段,认为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价值与肯定。老年时的课题是“整合vs绝望”,意即生命到了最后要整合,对自己一生是否满意,是否有意义,若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暮年什么事也不能做,前方迎接的就只有死亡与绝望。老人忧郁症正是如此,且比例逐年升高。照顾老人并不是传统的百依百顺和生活服侍,更不是给钱了事,除非老人身心有显著的萎缩、失智或精神疾病,否则心理健康应是首要的──协助老人独立自主,觉得自己有价值,走过生命最后的课题。

自主性和被需要

即使传统文化认为老人应当“退休”“含饴弄孙”,然而社会变迁、家庭观念改变及经济低迷,老人已少有“享福”,也不敢奢望“养子防老”,他们知道现代生活辛苦,“钱”永远是问题。但是,钱也不是全部,在钱之外,心理需求的满足才是无价,关注老人心理健康,修正刻板观念,增加老人心理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协助老人安排生活环境,调整他们对迈入老年的认知。

我们的社会关系里,“有用”是很重要的关系桥梁,即使是孩子也常常想帮父母的忙,以突显自己的存在。老人也是,也需要藉由发挥功能获取关注和重视。他们不要怜悯。生活里尽量根据老人的专长及兴趣,找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能力(如修理东西、照顾孙子、提供人生智慧等),让他们一边做喜欢的事、一边也获得肯定,让他们身心都从事“有用”的活动,自然增加生活控制感。

认识与接受身体的老化

年老不一定衰老,医学发达让老人仍可享受长年健康,继续做喜欢的事。我遇到最老的出租车司机约 70 岁,当然开车就慢一点、谨慎一点而已。让老人多认识身体老化与变化,过去我们操劳它,如今则要保养它。身体变化的程度端看年轻时劳动条件的差异,之前若过劳压抑、拿命换钱,晚年身体就会反噬,病痛一并爆发,因此要有保护及慢速使用身体的观念。

另一种变化是意外受伤,有个63 岁的婆婆本来开朗外向,然意外摔断腿,无法再与山友登山,生活上从自主变成依赖,又不想麻烦子女,整天郁郁寡欢不出门,家人以为得了忧郁症,其实她需要有人了解心情并协助新的自主生活。

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关键,老化虽会影响行动力、智力和记忆力,但若退而不休,继续从事精神与身体的活动,能自己安排生活,又能对家人有所贡献,精神好、身体好,也就有好的循环,继续健康人生。

从聆听开始

当我们迈开脚步为工作、为生活而匆忙奔走的时候,可曾想到他们——我们逐渐老去的父母。曾经身体健壮的、似乎无所不能的他们,日益受到衰老和疾病的侵袭,变得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他们总是回味着以前的一切,总会把过去的事挂在嘴上,总想回到旧日时光,世界的发展变化似乎令他们无所适从。

细细想来,原来老人们的需求其实并不多,他们也许只是怀念旧日的美好时光,孩子们的长大离开、朋友们的病逝离去,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他们需要的,也许仅仅只是亲人的聆听和理解。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在与父母团聚的有限时间里,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着老人们不了解也不关心的事。有时候,我们甚至在老人面前埋头摆弄手机、沉浸于网络,对他们的叮嘱和诉说充耳不闻,甚至反感厌恶,放任隔阂和距离在不经意间加深。

协助老人独立自主

与老人沟通,有 2 个心理特性要留意── 一是老人惯以身体不适表达情绪问题,也是华人特有的“身体化”现象(遇到困难时,会在身体上呈现不适,过度担忧,等到心情好了,症状又自然消失)。但有时则是真的病痛,要小心辨别。另一个是,尽管年老让身体动作慢、记性差、情绪脆弱又幼稚,但在心理上毕竟是长辈,仍希望获得晚辈的尊重,因此形式上仍得尊敬老人家,尤其是自己的父母,不要损坏他们做父母的尊严。

谈话时要聆听老人的描述,通常他们不会直接讲自己的事,可改以张三李四的问题让他们发表意见,再从中推测其意。我们的目的是协助他自主,恢复他对环境的适应与控制,而不是一遇危险就全盘拒绝。

能决定且有行动力,原本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自主性,老人更要如此。不用事事都替老人做,或嫌他们做不好,索性不让帮忙。如果老人家想散步,但有跌倒的风险,则协助其自主的意思是──先观察与判断,犹如父母对待年幼儿童,随个别差异来调节与引导。例如带拐杖、提供安全路线或陪同散步等,协助他完成想望,而不是认为他失去判断与行动,干脆不要出门最好。

日本所谓的“下流老人”经常一个人无所事事,一直待在房间里看电视,整天都没有跟任何人说话,即使外出也只是买东西的简单对话,这现象称为“社会孤立”。孤立除了安全危机,如跌倒无人可求救,心理孤立更是造成退化的主因。台湾乡镇地区的老人多数独自居住,在都会区则因居住不易,则与子女同住较多。但怎么住都可以,重要的是老人是否保有关系圈。

关系圈包括家人之间的彼此照顾,或和邻居聊天喝茶,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一起度过快乐而充实的时光。在家人部分,可以多让老人和孙子相处,让他们发挥功能、获得成就;在社交人际部分,如果老人没有团体归属,则由我们负责带头与鼓励,让他们参加兴趣社团、信仰团体、社区大学或村里活动等,直到老人跟团体成员熟了,我们再逐渐淡出。

带入新观念教育

传统长辈最不愿意的就是“麻烦别人”,而且有“固执性”,从心理学来说,用熟悉的反应模式是有安全感的,若无特殊风险,最好依循这一点协助他们自主。

比较需要讨论的是,老人执意要进危险情境或做危险行为,自不量力。例如用退休金玩不熟悉的股票、听信诈骗电话执意汇款,或不顾健康要继续工作赚钱……此时,一要先理解此举对老人的意义为何,如玩股票赚钱是想要有所成就、听信诈骗是害怕被关、拚命打工是为了替子女分担负债……同理老人的心情,知道真意才有办法讨论;二要在不否定他的前提下,带入讨论与信息,如以支持的态度,讨论是否有替代方案或先请教专家;三就是若要说服老人改变心意,需一边肯定原想法一边教育,并提供有权威的依据,如医生说、教授说、新闻说等。教育新信息勿长篇大论,要点说明并搭配具体步骤最好。

与老人家说话,建议从日常生活开始,包括身体健康、例行公事、食衣住行,并注意他们本身对“年老”的态度与看法,是积极或消极,老人对己身的概念,除了社会文化影响,也来自四周与家人对待的经验,平时聊天多带入新信息,可达潜移默化功效。

若老人真的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真的需要到安养院,家庭成员一定要互相商量,订出一个让老人能接受的安排与计划,并明确告知,让老人安心,对后续生活仍有部分掌握。同时,家人的定期探视及关心也很重要,可减少他们孤单无依的感受。这些问题是很复杂的沟通历程,需要尽量坦诚与明确,因为心理健康与支持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儿女身体生活
天山儿女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我de身体
生活感悟
我们的身体
无厘头生活
身体力“形”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