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

2018-03-24 02:10何亦俊
健康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

何亦俊, 李 丹

(1.宁波市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剂科,浙江 宁波 315040;2.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 心内科,浙江 宁波 315100)

我国老年人患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几率非常高,如未接受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脑梗死、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动脉硬化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联合用药。作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目前广泛应用在预防硬化动脉中血栓的形成[1];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调节血脂,稳定动脉斑块的作用,在治疗动脉硬化方面具有非常有效的效果[2]。本研究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80例,年龄≥60岁,均符合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且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合并颅内血管肿瘤及颅内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入组前2周服用过其他抗凝药物及降血脂药物、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2岁,平均74.8±7.7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脂血症6例,冠心病5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75.3±7.9岁;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冠心病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营养神经治疗,并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规格:75mg),75mg/次,1次/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mg)治疗,口服,20mg/次,1次/d,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指标(TG、TC、LDL-C、HDL-C)水平进行观察比较,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IMT及斑块面积的检测:采用美国 GE300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者治疗前后 IMT、斑块面积变化进行检测分析。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的检测:检测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其中目标血管为治疗前VMCA最高的血管,VMCA为VMCA 实测值占参考值中位数的百分比。

临床疗效的判定[3]:治疗后斑块体积、数量均显著下降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斑块体积、数量下降或无变化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斑块体积、数量增加则判定为无效。其中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两项加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VMCA及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IMT、斑块面积、VMCA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IMT、斑块面积、VMCA及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食欲减退、便秘等不良反应共3例,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2例,总发生率为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人体大脑、颈部以及心脏动脉较易发生动脉硬化,且多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血管局部脂化或纤维化、血管钙化以及形成血栓等,此外,动脉中膜结构及动脉功能也会受到动脉硬化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可进一步引发严重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及脑出血等[4]。临床研究表明[5],在动脉硬化发生及发展过程中,HDL-C及LDL-C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会受到机体内LDL-C含量的影响,当LDL-C含量升高可促进其与动脉的结合,并促使纤维化细胞形成,造成血管壁堆积大量脂质成分而致使粥样硬化形成。另外,动脉硬化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的增高可使血液黏度增高,通过进一步导致高脂血症而引发引发机体出现脂质代谢障碍,一旦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膜聚集并不断增多,则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硬化发生[6]。动脉管腔会受到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而缩小,使正常的血液输送受到阻碍,从而引发脑梗死发生。因此,临床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使患者血脂代谢改善是治疗脑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硬化的首要步骤。

作为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阿托伐他汀能够使肝脏合成及胆固醇分泌受到有效抑制,能够使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同时能够使肝组织持续合成LDL受体的作用得到促进,使LDL的代谢及分解加快,进而使血液中的LDL含量降低[7]。另外,阿托伐他汀能够起到抗炎的功效,有效抑制颈动脉斑块形成,抑制血小板活性[8],预防脑梗死。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属于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能够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ADP受体进行快速作用,进而使血小板与ADP受体受到抑制,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在动脉壁上,并抑制动脉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9]。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明显缩小,血脂代谢水平改善明显,均显著优于单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这就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1] 周运东.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08): 51-52.

[2] 蔡学礼, 邱伟文, 程伟进, 等.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1 例[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 7 (01) : 76-77.

[3] 候熙德,周孝达,陈清堂,等 . 神经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14-115.

[4] 谭炜, 何贵新. 安心颗粒联合血栓抽吸对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影响的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 (01) :13-16.

[5] 李颖, 李莉, 宋月霞, 等.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老年 ACS 患者PCI 术后炎症因子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0 (12) : 1492-1493.

[6] 郑丽媛,赵晴,孔祥怡,等.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降脂作用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04): 929-930.

[7] 耿新贞.阿托伐他汀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3): 115-116.

[8] 杨建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预防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20): 61-62.

[9] 张立, 艾妮.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 32 (02) : 175-177.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托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