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建玲 李 岳
2000年,韩文飞刚刚20岁,却已经历了人生的不少磨难曲折。这年,韩文飞开始回村养鸡。养鸡需要成本,但他本钱不足,已经养鸡几年且稍有资金积累的二哥不想让这个兄弟再外出受罪,和他“合资”养鸡,这才让韩文飞有了自己的一份小事业。
说是 “合资”养鸡,但当时兄弟俩的鸡场只有2000只蛋鸡。从这2000只蛋鸡身上赚出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不是容易的事。外行人不知道,养殖业非常需要投入耐心、付出艰辛,喂料、拣蛋、打针、出粪,吃苦受罪自不必说,兄弟俩还必须细心呵护照料,尽量让母鸡多产蛋、不生病,经济上更得精打细算,因此家里的吃穿用度都不敢多花一分钱。
在兄弟俩的苦心经营下,鸡场逐渐扩大。到2005年,鸡场规模达到1万只,2010年达到6万只蛋鸡,成为当时左权县最大的蛋鸡养殖场。随着规模的扩大,兄弟俩的付出也有了收获,鸡蛋行情好的时候,兄弟俩一年可以赚上几十万元。
2009年前后,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左权县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韩文飞所在的石匣乡下交村一带,遍野荒山秃岭,自然是植树造林重点区域。在养殖事业进展比较稳定顺利的情况下,韩文飞和二哥商量,养鸡场主要由二哥管理经营,他自己则开始投身造林绿化这一行业。
2009年,他投资11万元,承包下村里668亩荒山、80亩林地,还租赁了30亩土地,开始育苗、栽树、造林,并下功夫学习林业知识,发展林业产业。随后,韩文飞牵头成立了“左权县绿竹槐肓苗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承揽周边植树造林绿化工程。2016年,响应左权县“贫困户身股入社、专业队牵头造林”的号召,韩文飞组又建起“左权县绿森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到现在,合作社共培育松树、杨树、杏树等各类苗木130余万株,带头植树造林、绿化荒山1.3万多亩。还先后承揽过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道路绿化、环城绿化、园林绿化等各类工程。
由于韩文飞做事认真负责,栽植科学有序,管理尽心尽力,苗木成活率高、成林快,赢得了工程方的肯定,逐渐打响了名声。他的植树造林事业也顺利发展起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韩文飞的收入也逐渐增加。如果只顾自己一个人、一家人,他完全可以提前进入“小康生活”。但是,苦孩子出身的韩文飞始终忘不了吃苦的滋味,始终想着如何让处在贫困中的乡亲脱贫致富,想着如何回报周围帮助过他的人的恩情。
当初,养鸡场小有规模时,韩文飞和二哥一边组建农民养鸡合作社,一边免费传授周围村民养鸡经验,还给他们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使石匣乡一跃成为左权县“养鸡第一乡”。现在,他们的养鸡场,常年雇佣残疾人、贫困户打工,工人工资在周边养殖场中始终处于最高的水平。
从事造林绿化后,韩文飞牵头组建的“左权县绿竹槐肓苗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左权县绿森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共有60多户农户参与,其中“身股入社”贫困户有12户,这12户每户年可增收3000元。在承揽植树造林工程8、9年的时间里,他雇佣的贫困户农民工有上百人,他从来不拖欠工人工资,即使别人欠他工程款要不回来,在每年春节前,他都要想尽办法凑齐工资,然后挨村挨户把工资送到工人手中,从来不转嫁自己的困难给工人。
品高人自敬。从2011年开始,在父老乡亲的推举下,韩文飞开始担任下交村党支部书记。做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主干,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胆子更重了,更觉得要多为父老乡亲做事。6年多来,他贴钱、贴工、贴车,铺路、修桥、种菜,不辞辛苦,忍受委屈,一心想让村里人都富起来。
通过他积极协商、努力争取,村里建起100KW光伏发电站一处,年收益可达13万元左右,除解决了集体经济困难难题,还带动了20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还建起了8户屋顶式光伏发电,每年每户也可增收3000元。
为了多条致富门路,从没种过蔬菜的韩文飞,今年带头种起两栋蔬菜大棚,并鼓励村民杜世青办起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发展建成20亩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带动17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500多元。
韩文飞回报社会,社会也没忘记他。2005年至2011年,韩文飞连续七年被评为“左权县劳动模范”,先后荣获“晋中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左权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晋中市十佳青年就业创业带头人”“晋中市优秀共产党员”“左权县首届县委联系乡土人才专家”“山西省青年五四奖章”“农村产业化开发带头人”“左权县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1年,韩文飞当选左权县党代表,并于当年被选为石匣乡下交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的村党支部也被授予“下交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人生难免遇苦难,世间自有情谊在。韩文飞这个苦孩子自己致富不忘乡亲,仍旧在报答社会、带领乡亲致富的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