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胡继冬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中出现了红歌热现象。通过对红歌概念的界定,剖析了红歌具有的社会记忆功能,并阐释了红歌及其社会记忆功能的政治价值。
【关键词】红歌 社会记忆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20-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记忆理论成为社会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理论,并逐渐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视野。社会记忆理论为分析红歌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促发人们对红歌及其社会功能进行新的思考。为此,本文试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角度,对红歌及其背后的社会记忆价值进行探讨。
一、社会记忆理论概述
记忆的最早研究源于心理学。哈布瓦赫发现,人们对记忆的关注偏向于个体的心理因素与认知能力,似乎要解释人们的记忆活动,至于个体与其同时代的人们之间、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则未在考虑之列。因此,他最早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并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也不是依据个体记忆的简单累加而构建的,回忆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现时的需要、观念和利益”。[1]可以说,对记忆研究的这种生理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反思与扬弃,成为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研究的起点。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批判地接受了哈布瓦赫关于集体记忆理论,尝试着把“社会记忆”概念引入社会学,主张社会是有记忆的。他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社会记忆,社会如何记忆的问题。他认为记忆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对所获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2]保罗·康纳顿拓展的社会记忆理论研究取向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
二、红歌与社会记忆
伴随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各地掀起唱红歌的热潮,唱红歌,但到底什么是红歌?所谓红歌就是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历史及其革命精神的歌谣。1934年中央苏区就曾印刷过一本《革命歌谣》,算是红色歌谣最早的集子。红歌把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所有的歌谣都包括在内,涵盖了从建党,乃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时期产生的革命歌谣。但红歌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出现。在此后,它成为中国比较流行的术语。
除了当时流行的红歌之外,有相当数量的模仿、加工、编创之作。研究者们尚未细致区分新旧红歌。有些红歌经教育专家选入教科书、推荐给学生阅读、经文艺演出,在当今社会广泛流传,并进行着代际之间的传递,从而由所谓个体的“心理记忆”转化为能对抗时间流逝的集体“社会记忆”。尤其是在纪念馆、纪念碑、口述故事、历史读物等构成的记忆之场的各项要素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红歌转化为“社会记忆”的趋势逐渐形成。
红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活动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历史的社会记忆形式,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记忆结果。对红歌的传承和发扬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意志,也是对社会记忆的规范。红歌作为社会记忆的传承工具,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各种活动主体和活动内容之中,成为不同时代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三、红歌的社会记忆价值
红歌描绘苏区民众崭新的精神面貌,拥戴苏区政府和红军领袖,积极送儿郎参加红军,在后方通过多种方式支援红军。
在红歌中,红军是正义的化身,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具有非凡能力的人格,被比作太阳或救星。苏维埃政府也深得民心、广受拥戴,在红歌中被反复赞美。这些都是在为当今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提供证据。延安、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根据地红歌最多,毛泽东在红歌中形象最伟大,原因也正在于它们能为毛泽东1947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提供合法性承认。[3]
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巨大成就。同时,社会也伴随着剧烈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不同阶层的政治诉求,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多元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导致社会认同不断分解和重建。社会认同的基础就是历史文化的认同。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代表的红歌,是共的意识形态的历史根基。因此,在社会认同亟需强化的社会背景下,借助红歌的社会记忆追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以社会记忆认同促进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是當今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蒋冠.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探析[J].档案理,2010,18.
[3]黄景春.当代红色歌谣及其社会记忆[J].民族文学研究,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