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单位。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级内“1分钟”的小心育,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生活力和感悟力训练,将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为核心素养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班级1分钟;小心育;措施
班级,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单位。无论班级大小,都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集体性学习与生活。因此,学生个体必然受到集体的约束和限制。在社会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这种约束和限制若得不到正确调节,加上学习负担、社会压力的不良影响,学生就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鉴于此,改善班级心育模式迫在眉睫。
心育是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指出: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方式就是活动。心育是以主体活动为核心的心育各要素构成的交互作用的活动共同体,外部活动是心育的基本条件,内部活动是心育的关键因素。在班级群体的不同场景下,利用“1分钟”的微时间单位进行训练,以达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笔者探索的“小心育”。
1分钟,短暂却重要。在注意分散时、在需要强化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1分钟的调整与训练,使心情得到舒缓,对较快地集中注意、及时地进行知识内化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1分钟“小心育”具有时间短、收益快、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一、 1分钟注意力练习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1分钟集中注意力训练以智力练习为主要导向,可以是1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也可以是1分钟能记多少个单词、词语;还可以是1分钟听或读的练习。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可以选择练习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1. 写的练习
写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孩子专心做题的习惯,要求书写工整、正确。在数学课堂开始的1分钟,或是在课中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或在课后作业布置之前,可以准备几十道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难度的题目)。规定1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此项练习更适合中低年级,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行了一次集中注意力训练。语文课堂上还可组织学生1分钟写生字或词语的练习。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每个年级都可以进行写字练习,既是一次练笔,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是一场无声的心理教育课,培养了耐心和自信心。
2. 记的练习
良好的记忆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注意力基础上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采用1分鐘记忆法进行练习。例如,数学课堂中的某个知识要点、规律、口诀等,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或经典段落等,英语课堂中单词或语法的学习等,在学习理解之后有必要进行强化记忆,进行知识建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1分钟记忆练习,目标小而明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兴趣较浓,完成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全体学生都参与记忆练习,学生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更多地关注自己不断提升的过程。
3. 听的练习
“听”是课堂教学中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读、写、记的基础。有的同学接受能力差,上课效率低,就是因为不善于倾听。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1分钟听辨能力”的训练,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语文课上学习多音字之后,老师通过具体语句,让学生判断读音是否正确,并能用举例的办法加以说明。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倾听来判断所学概念、公式等的正误,加深对概念、公式等的理解与运用。比如:“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等短句,让学生进行直接判断。在1分钟时间内,听辩简短的几句话。除了“听辨能力”训练之外,还可以采取填充式听的练习。教师以拉长音的方式,让学生来自主填空。
通过“1分钟”写、记、听的训练,有利于改变学生懒惰、随意、怕麻烦、不负责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提高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学生增强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了注意力、思维能力,切实有效地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小教育。
二、 1分钟生活力培训
陶行知先生1926年12月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指出:“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生活力就是运用“活的知识”的能力,是行动创新的能力以及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培养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简单的身边事做起。1分钟的生活力培训重在培养学生做事干练有序、不慌乱、有魄力、有效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服从命令、集体观念和主人公意识,对于学生责任担当、健康生活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整理课桌
平时,我们去观察学生的课桌面或桌柜里,可能好多学生是杂乱无章的,甚至是找不到急需的学习用品。作为课任老师,可以利用上课前的1分钟或课间里的1分钟,教师发出:“1分钟整理”的指令,学生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及学习用品。这一培训时间短,收效快,既美化环境,进行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 整洁教室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比家还重要。优美、舒适、温馨的教室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因此,时刻保持教室的环境整洁应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在早上、中午或课间时,教师不定时发出“1分钟整洁”的指令,班干部负责整理讲台、卫生工具、公共地面;同桌中一位同学负责捡拾废纸,另一位负责对齐课桌等。既合作又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使习惯成自然。尤其适合低段学生使用。
3. 集会准备
集会是指要求全班学生集中到某一地点进行活动。集会前各班都要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先行排好队,再到指定地方集合。学生做到“快静齐”为集会的最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就可以发出:“1分钟到位”指令,学生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速、安静、整齐地到走廊上排好队。久而久之,学生会自觉养成一听到学校指令,就立马到位的习惯。
三、 1分钟感悟力训练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不断地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1分钟的心理感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定时性,它可以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上的诸多方面。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课或其他课内的组织教育之后,根据不同内容发出“1分钟感悟”的指令,旨在提高认识,深刻领会。
1. 悟听后收获
法制教育、国防教育、节日教育等晨会活动之后,或者科学课、思想品德课上,可以让学生闭目以静思,体验祖国的伟大,体验家乡的变化,体验节日的喜庆,体验学校人文美,体验老师或同学讲话的主要内容等等。在感悟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并能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学习。
2. 感人身安全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每个单位的重点工作。在交通、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安全防范更为严峻。除了安全主题日教育之外,每日可以安排一次“1分钟安全感悟”活动。想像交通事故场景;回忆火灾逃生要领;以自己回家的路为样本,分析哪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安全,自己如何安全回到家等等。通过耳濡目染的场景再现,体会事故对家庭、社会造成的伤害,体会生命的可贵,做到安全出行。
3. 思人生哲理
班队课、晨会课或一节课过程中必要的思想教育之后,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1分钟反思”,思自己的理想或新打算、优点或不足;思别人的长处或欠缺、做法与成就;思师长的期望与艰辛、付出与回报。
1分钟小心育,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并不受时间限制,能涉及所有科目和课型。不管是1分钟集中注意力练习,还是1分钟生活力培训,或是1分钟感悟力训练,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从学科课程上來说,不管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国家基础性课程,还是晨会课、班队课、活动课等课型中,都可以有效运用;从课堂教学时机上来说,可以贯串课的始终,在课始、课中、课终能随机加以运用;从组织形式上来说,不但可以是学生个体自主对比练习,每次训练的提高情况,还可以是分组对抗赛或同桌小竞赛等。1分钟不同形式的小心育练习,既有互相竞争的激烈氛围,也有平心静气的自主反思,使学生在短暂的感受之后,有所成长。
1分钟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这1分钟的小心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热爱生活,真正懂得“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参考文献:
[1]肖贤红.八个一分钟盘活德育棋[EB/OL].湖南教育网,2016年9月19日.
[2]温生彬.“课堂一分钟注意力训练”应用于小学课堂[J].校园心理,2013(1):64-65.
[3](苏)阿尼·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徐锡标,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华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