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须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铜矿企业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之一,为赢取更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正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等方式,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铜矿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仍不够,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基于此,本研究以XX矿业为例,重点探究其激励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 铜矿企业 激励机制 组织管理 工作积极性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基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市场,而更加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即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在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员工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不仅是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体,在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得人力效益实现最大化,是企业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其应利用合理的激励管理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铜矿企业激励管理制度发展现状
为深入分析铜矿企业当前激励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笔者选择某矿业企业——XX矿业为例,通过亲自参与的方式,了解企业实行的激励管理制度,从而探究其存在的问题。
(一)XX铜矿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XX矿业成立于2001年,目前主要从事铜精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矿业开发、技术服务、铜冶炼,主要产品有铜、钴、钼、铁精矿、阳极铜、工业硫酸等。公司成立16年来,具备近2万吨/日矿石采选和10万吨/年阳极铜生产能力,现有3个直属单位,6家所属绝对控股企业,6家参股企业,10个机关职能部门:公司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投资管理部、矿产资源部、生产科技部、安全环保部、纪检监察部(法律事务办公室合署)、党委工作部、工会工作部。
XX矿业员工构成情况:截至2016年底,公司在册员工人数2573人。其中,公司领导6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59人,专业技术人员582人,一般员工1866人,内退员工60人。按学历划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0.2%,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2.85%,大学专科学历人员14.25%,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72.7%。按职称划分:高级以上职称2%,中级职称7.6%,初级职称13.57%。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占48.23%,36-50歲占44.45%,50岁以上占7.32%。从学历和职称看,XX矿业员工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及无职称人员占比过大。
(二)XX铜矿企业激励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亲自参与,了解到XX矿业激励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完善的企业薪酬绩效体系。XX矿业当前仍未形成完善的薪酬绩效体系,其主要的激励管理机制为“薪酬”,简单的把物质奖励、金钱价值相等同,其激励、奖励手段较为单一,企业领导人员认为“金钱”能够直接激励员工,忽略了物质激励的组成结构、激励层次。从激励依据的角度分析,其具备变动性、多元性、相对性的特征,但如果仅用物质奖励,人为的降低了“薪酬”对于工作人员的推动作用。
当前XX矿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员工的工资构成较为复杂,缺乏良好的激励性,如员工的年度、月度奖金虽然按绩效考核办法发放,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薪酬调节机制对员工离职率影响较大,也会考虑部分预发给员工,部分失去了奖励本身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缺乏系统的企业培训激励机制。XX矿业培训激励机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符合,企业注重培训率,通常使用强制培训的方法,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也与用人制度、工资体系等的相关度较低[2],在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计划、绩效中并未真实反映出培训效果。同时,企业缺乏完善的、合理的培训规划,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降低了企业人才后续培养力度。
3.缺乏良好的激励工作执行力。XX矿业在现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引入先进的、标准的管理模式,如精细化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等,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的激励管理制度仍流于表面,很多制度都变成了走过场,降低了激励效果。
4.缺乏有效的岗位定员方式。XX矿业员工招录方式以人力资源部的岗位需求为基础,而一旦定岗极少有调整。没有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对内部现有员工进行岗位竞争,未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激励管理制度对于铜矿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完善的激励管理制度对于铜矿企业发展具有良好促进作用:(1)直接的物质奖励是对工作人员行为的肯定,可有效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满足了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2)民主奖励可为员工提供参与企业重要决策活动的机会,其激励效果较为明显[3];(3)提供员工职位晋升机会,培养员工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三、完善铜矿企业激励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完善铜矿企业激励管理制度,需要政府部门、领导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当前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员工职业发展计划、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薪酬绩效体系
薪酬的高低是评估员工工作情况重要标准,员工通过薪资获得个人成就感、满足感,企业也需依靠薪酬来吸引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当前XX矿业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本身激励性较差,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引入“3P薪酬架构模式”,合理将Performance(业绩)、Potency(能力)、Position(岗位)融入员工的薪酬中,充分体现员工能力在薪酬中的重要性,以建立健全企业薪酬、绩效体系。
(二)建立健全企业培训激励机制
首先,根据铜矿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培训激励机制,通过调整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完善考评制度、优化培训课程结构等方式,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实践培训机会,系统的培训员工,不断拓宽员工工作创新思维;其次,完善企业工作人员自主培训的激励管理制度,将培训结果融入员工薪酬绩效考核中,激发员工培训的主动性。
(三)重视组织机构调整等工作
XX矿业应重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提升激励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将绩效管理贯彻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如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等,坚持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实现岗位的科学性。
(四)重视建设企业文化
重视建设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发展平台,尊重科学技术人员,增加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借助激励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在企业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先进的“以人为本”理念相符合,铜矿企业基于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必须突出员工的地位,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建立健全企业针对性激励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建华,陈辉华,杨军将.政府引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11):23-26.
[2] 李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关键制度要素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7,16(1):85-89.
[3] 谌晓舟,贾君.企业在职培训能否提升就业稳定性——基于广东南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术研究,2016,26(12):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