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探析

2018-03-23 06:49孙雅苓
时代金融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系统背景

孙雅苓

【摘要】本文阐述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及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审计模式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动适应受信息化影响而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也由传统审计模式正逐步转变为与信息化环境相匹配的信息化审计模式。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审计模式创新。在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主要依靠人工在现场实施审计,审计质量多要依靠现场人员能力来保证。在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实施主要依靠审计软件,很多审计程序可以通过远程联网实施。对审计人员和审计资料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审计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是审计质量提升。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实现远程审前调查,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更充足,审计疑点的查找更全面,调查可以更深入。而审计管理则可以通过系统实施关注审计项目实施情况,随时进行资料传递和沟通,实现了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实时管控。审计底稿的制作也更加便捷,审计证据的固定保存也比较完整安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效率提升,审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经营管理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审计效率提高。审计程序很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审计抽样更加快捷。审计预警系统的使用,可以使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发现部分重大风险,防患于未然,也使审计人员提前了解被审计单位多发的风险点,提前确定审计重点。

四是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手段多样,覆盖范围广,审计过程中遗漏风险点减少。审计抽样过程中可以排除人工干扰,实现科学的随机抽样。在判断重大风险时,还可以根据职业判断增加判断抽样,大大降低了抽样风险。

二、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国家层面上,持续修订优化内部审计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企业层面上,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研究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增强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二)保持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性

企业管理实践中,审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被审计信息系统的关联性以及开发过程中对专业人员的依赖,都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因此,避免方方面面因素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的影响,保持审计独立性,是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仅靠手工或基本的办公软件无法完成对数据的检索、追踪、对比等分析活动,內部审计必须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功能强大的通用审计软件,根据业务需要和信息处理的特点开发适合本企业的专用审计软件,并不断更新和升级,建立起满足自身要求的审计信息系统,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

(四)提高协同作业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各个信息系统之间都会有较强的关联性。随着企业经济活动愈加复杂,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大,审计难度持续提高。因此,开展规模较大的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尤其要预先做好统筹安排,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协调配合,如有需要还可以配置更多的审计资源,确保达到预期审计目标。

(五)保持连续跟踪内部审计

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决策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掌握企业各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在线跟踪审计,检查被审计系统的完整性、符合性,对企业各类业务的计量、录入、处理以及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及时向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六)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审计对象更广泛,查找问题的难度更大。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进行知识结构的重塑,才能的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掌握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监察、内部控制等知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技能,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审计软件,还要善于企业信息系统中查找审计线索并获取分析相关数据,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部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策略

(一)克服误区,正确理解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

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信息化主要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在信息化背景下仍然可按照传统审计方式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只需要将信息化的电子数据打印出来,就可以按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如此,既浪费时间和成本,又无法取得很好的成效。因为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企业许多业务流程和环节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相应的信息链条都在系统中,无法直接打印出来。二是认为只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就可以“一键获得”审计结果。盲目乐观,过分追求信息化,摒弃原有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信息化审计不能过度依赖,也不能僵化简单应用信息化工具。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将基本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与信息化工具实现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

(二)将内部审计思路和经验融入审计软件,实现审计信息化

我国企业现阶段应用的审计软件大多专业性较强,但全面性和通用性不够。内部审计部门应购买或组织开发全面性和通用性强的审计软件。这样的软件不仅要拥有稳定的数据库,还要能与常用财务软件实现数据对接,让内部审计人员可自行制作或修改与财务软件对应的数据接口,解决数据转换难的问题。在购置或开发过程应有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可以将成熟的审计经验和思路融入审计软件中,便于审计软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努力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是多重管理、多头建设,不同的业务范围、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套信息系统互不相关,信息化环境呈现多且散的局面。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将所有的信息系统全部纳入统一体系,势必留下很多信息孤岛。所以,内部审计在信息化背景下,一方面要努力抓住企业的主流信息系统,扩大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覆盖领域,另一方面,也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所有信息资源均处于内部审计的视野范围,均处于受控状态。

(四)建设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在信息化背景下,内部审计要顺利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不再单纯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取决于其本身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将二者结合的能力。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发挥好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更加注重对内部审计人员信息技術应用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培训,由浅及深,逐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二是要通过实践来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应用信息化应用能力,引导内部审计人员将审计思路与具体信息化工具结合。三是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引导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使用信息化工具。

(五)研究实施实时在线内部审计

加快实施实时在线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时在线内部审计,是对传统内部审计方式的创新,能够全面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实时在线内部审计,将传统内部审计由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审计,由事后审计转变为全过程审计。实时在线内部审计,将传统内部审计由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和远程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单祎,刘淑芬.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

[2]薛松,赵婉笛.关于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7(08).

[3]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03).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系统背景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