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融资平台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后,因中央及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应运而生,为解决地方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而存在。不过其诸多不规范操作为市场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 事权 财权
一、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历程
地方融资平台,通俗来说就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发起方,通过一系列资产的拼凑,包装出来的一个在资产和现金流都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加之政府的补贴作为偿付承诺,通过贷款、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将资金投资于城市建设、公共事业等不同的项目。
其发展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诞生期(1994年~2001年),起因是分税制改革。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这就产生了财权、事权两者之间的矛盾,即两者不匹配。财权大量的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部分依靠于税收即地税,而新型地方城镇化的发展需求靠地方政府微薄的税收收入是不能满足的。同时,同年推出的《预算法》又掐死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命门”: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利用债务进行融资。在外部形势的压迫下,地方政府采取了新的融资方式—建立地方融资平台,用以满足地方对资金的需求。
缓慢发展期(2001年~2008年),划分依据是起始于中国加入WTO,结束于美国次贷危机。借着外部环境,地方政府放开双手,以拥抱的姿势欢迎外来的投资者。为更快更好的满足地方城建的需要,政府加大了对基础建设以及民生服务等项目的投资建设。从2001年起,各大融资平台开始发展起来。但是,基于根基不足、组织架构不健全、相应人才短缺、政策限制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等原因,融资平台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
飞速发展期(2008年~2014年),起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的4万亿救市计划,结束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以下简称43号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席卷我国市场,国家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以期刺激经济增长,拉动经济需求。这一救市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至少拿出同等数量的投资刺激方案,投资于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方面的资金大幅增加,地方融资平台借着这个好势头,疯狂席卷市场。
阵痛期(2014年~至今)。起始于43号文出台。2014年,43号文和新《预算法》对地方融资平台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地方政府不能新增政府负债,以及不能超额举债,并将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剥离出来。若其想生存下去,必须要认真思考转型发展的问题。
地方融资平台诞生至今20年载为地方城市建设及民生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善。
缓解地方政府融资瓶颈。分税制改革之后,事权、财权得不到很好的匹配,且《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融资,地方政府资金来源大幅缩减,加之外部城市建设以及民生服务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从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政府因政策限制不能直接向外部融资,因此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为帮助政府在市场上直接融资从而获得资金,而因政府充当地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人,出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地方融资平台易于从商业银行等机构筹措资金。且地方融资平台也不拘泥于单一的银行贷款方式筹措资金,直接发债、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产品如信政产品。融资方式多样化趋势明显。
加快推进地方城镇化进程,提高地方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路径规划,也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要求多、标准高,使得政府单一的税收收入难以满足城镇化的需求。因此,城市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融资平台。其为地方政府筹集大量资金,并投资于基建、民生服务等方面,大大的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另外,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也加大了对资金的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资金充分发挥作用,也进一步的提高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存在的隐患
(一)经营方向单一,融资成本大,偿债压力大
平台初始意愿是服务于地方城市建设和投资于公益事业,涉及的项目大多都是公益和半公益业务,这使得融资平台的投资方向较为单一,且融资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大多都是不能直接获利的项目,难以准确定价,导致无法在市场进行销售转现。大多数融资平台本身的资本金不充足,自身创造价值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仅仅靠政府作为隐形担保人进行融资,可以看出,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不高。地方融资平台设立之初未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以至于平台形式五花八门,有重复挪用资本金于多家平台公司;有注入无经济收益的实物资产充当资金等。因此公司资本金单一,且投资的大多都是非直接获利的项目,如城市公路建设,银行贷款利率颇高,给平台增加了诸多的偿债压力。
(二)信息披露制度不合理,平台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43号文颁布之前,融资平台的债务最终都是有地方政府进行偿付的,各融资平台都不向财政部门报备财务报表,地方政府不了解平台的投资方向、相应期限以及负债金额,只是一味的充当隐形担保人。地方融资平台不透明的信息披露,助长了诸多腐败问题,导致了实际政府资金投资运行效率不高。43号文颁布之后,尽管剥离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但是平台信息不透明现象依旧未能改善。且因为政府主导融资平台,导致了政企关系不清晰。由近期的数据可以看出,城投債的规模相当庞大,说明平台未能充分把握债务风险控制机制。与此同时,从外部来看,对于融资平台之间相互担保、资产相互抵押等情况,未形成管制措施,对风险缺乏管控。
(三)助推房地产市场泡沫化
地方融资平台主观意向是市场未来发展是利好的,推测地方财政收入在未是会大幅上升。为了保障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顺畅,地方政府需要维持并抬高房价,让其不按照市场内在需求的趋势发展,使得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扭曲发展。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库存大量堆积,但房价只升不降的原因,与其有很大关联。不顾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一味的维护保障平台发展顺畅的发展理念实不可取的,这会使房地产市场滋生大量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后果会很严重。
三、对策
(一)拓宽经营方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房地产市场库存堆积,一线城市房价火热,三四线城市房价大量堆积,而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为房地产企业,这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偿债压力。43号文以及新《预算法》的颁布,要求地方政府与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相剥离,一部分债务归政府,一部分当属平台自身。在巨大的负债压力下,平台应该顺应新形势下经济金融的发展潮流,不应局限于基建等项目,应放眼教育、医疗、养老等现今供给量不足的行业进行投资,以期能做大做强。平台需要通过产品和服务升级的契机,进行转型升级,转型至公共服务行业。通过吸引资金进行注资,扩充自身资本金,加大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应通过加杠杆的形式吸纳数倍于自身资本金的负债进行发展,因基于自身实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投资。
(二)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平台治理结构
投资者永远是平台最大的客户,因此平台应及时准确的公布相应的数据,以供投资者参考。并且平台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定时编制相应的三表即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用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以及经营成果状况。对于现今规模庞大的城投债,需要平台在报表上完整的披露真实借款金额、期限、方式、利息以及担保问题。在43号文颁布之后,要明确政企之间的关系。平台的职能是盈利,而政府是利用行政职能对地方事务进行干预管理,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职能,不能越界管理。地方融资平台作为一个企业,应遵循《公司法》相应规定,依据《公司法》構建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企业的实际决策者是企业的投资者,防止管理层与投资者的矛盾滋生。且公司内部应设立相应的风险管控机制,做到管控风险到人,普及风险带来的危害,让每个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且公司应定期检查内部的资产负债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三)提升经营能力,推进市场化改革
43号文出台之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功能被剥离,融资平台若想生存,必须走向转型道路。有以下两个方向,首先是可以转型为专门的投资公司,从事投行业务,结合之前的投资经验,并对市场上做的好的投行业务的公司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发展,切勿好高骛远,应实事求是。第二,可以转型成资产管理公司,顺应现行的大资管时代潮流,收人钱财,代人理财,这种举措不仅对自身的资本金要求不高,且风险性较低,通过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进行发展,复合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关键的是,地方融资平台不管未来会走向何种道路,都应与时俱进,而顺应时代发展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优秀人才支撑,因此,地方融资平台应把吸纳优秀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话题,而不应故步自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吴蔚,艾军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3):57-59.
作者简介:尹行,男,安徽马鞍山,安徽大学,金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