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静 张婕 李晓华 廖琴 余波
摘 要: 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研究致力于在独立学院课堂中增加性与性别多元化议题,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新领域的前提下,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性与性别多元化与心理健康教育乃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融入此议题的可行性及效果反馈。
关键词: 性与性别 独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性与性别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还涉及性价值观、性态度、性行为、性心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中需包括“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性”与“性别”相关的内容渐渐变得不再隐晦,据了解,2003年复旦大学面向研究生开设《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课程,2005年复旦大学在本科阶段首开《同性恋研究》公选课程,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关主题课程,例如西南大学专门开设了《大学生恋爱、性、婚姻》课程,成都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大学生的恋爱与性”中就包括恋爱与性心理的概述、恋爱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性心理、性幻想、同性恋等话题。性心理健康逐渐成了人类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今社会多元发展的同时,仍有不少学生缺乏对性知识的了解,或当个人出现性心理困扰时,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处理。不少学生曾经或当下正面临着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可见性与性别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朝着多元方向发展,如何避免课程讲授不够深入或内容单一,并在“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这一章中融入性与性别多元化议题,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理解性与性别多元化,对例如性少数群体(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内容有新的理解和视角,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一章中,笔者第一部分主要讲授“大学生恋爱”,第二部分讲授“性与性别多元化”,文章主要探索性与性别多元化主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生课堂效果反馈。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方向,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同时是高效课堂的保障[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课程。按照《基本要求》,我校每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那么,将性与性别多元化议题引入《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这一章中,明确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知识目标方面。通过对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性与性别的内涵,性与性别多元化议题中的例如性少数群体、社会性别规范等内容。除此之外,通过学习,学生还能了解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简称CCMD-3)中,同性恋已经在中国“去病理化”等知识点,以及性与性别多元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等。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通过视频赏析、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了解性与性别多元化,培养思考能力、课堂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方面。通过本章内容,学生能够习得积极健康的性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同时,为大学生恋爱、择偶、婚姻家庭等做好准备。
二、注重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前分组助合作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采用小班式教学,每个班有20人—50人不等。课前提前依据班级人数,预估小组数,第一次课采用学生报数的方式分组,每组以6人—8人为宜。不同专业男女比例不同,基本能够做到每组有男有女,便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各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活动进行合作式探究,并设置相关的评比制度和小组奖励,加强小组活跃度。
(二)信息化手段助教学
利用“微助教”课堂互助工具,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在每次课前提前2天—3天开启“微助教”的“讨论”功能,课前搜集课程问题链,向学生搜集他们想了解的知识点,任课教师形成课程问题链,在已备好课的基础上,适时围绕课程链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中尽量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田媛和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团队在2016年3月推出的一款课堂互动轻应用工具)
(三)丰富资源助反思
每一堂课前都准备和所授章节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源,例如本研究所列举的“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一章中,任课教师提前准备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歌曲视频或音乐,以及性别主题小漫画和图片等,用于课上教学。
(四)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1.第一部分:大学生性与性心理
课程导入引出话题。“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一章中,第一部分讲授“大学生恋爱”,为第二部分“性与性别多元化”内容的讲授做好铺垫。第二部分讲授中,首先进行课程导入,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头脑风暴”,请学生观看课件当中的“性”字,并进行5分钟讨论,把小组讨论结果写在提前准备好的白纸上,便于课上分享[2]。教师指引学生意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这个话题可以成为教学主题,“性”并不是令人难以启齿的字眼。
知识讲授促进理解。首先,进行性的心理学阐述,其中包括生理层面,即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人的基础自然本能;社会层面,即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之一,对于性的理解,主要基于人类价值观及伦理观基础之上,是人类得以繁衍进化之本;心理层面,即与“性”有关的心理现象,还包括对于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表现,涉及恋爱、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3]。其次,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到了特定年龄阶段,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以及性心理的变化,这些都受年龄及社会的影响。除此之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两性间的正常互动和交往,学会自我调节,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行动,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良好发展[4][5]。
动画短片引发思考。课上和学生分享《一分钟性教育》,《大学生-我怀孕了之父母反应》,《明明白白我的性》等动画短片。让学生了解处于大学阶段,同样需要了解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结构,告知学生“性”是个选择问题,在选择之前,是否有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第一部分利用课程导入、知识讲授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性”的了解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大学生性心理及处理性心理困扰。
2.第二部分:性别多元化
团体活动促进体验。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让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白纸,在限定的时间内,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组分别画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并进行组内讨论,最后运用讨论后结果,加之自身理解,区分哪些是生理性别,哪些是心理性别[2]。
知识讲授促进理解。运用知识讲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定义。生理性别即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一般是不能改变或者比较难于改变的;社会性别是生理性别的社会化,从差异性和关联性的角度来讲,人们所认识到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差异和社会关系[2][6]。
漫画分享充实内容。利用漫画,从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特质、性取向等维度展现出性别多样化,帮助更多同学认识到性别的多元化。例如性少数群体属于性别多元化的范畴,性少数群体在国际上也被称为“LGBTQIA+”,为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等。同时利用性别偏见漫画,让同学们对多元性别及性别平等有不一样的理解。
课堂辩论调动兴趣。正方为对同性恋表示可以理解,反方为对同性恋无法理解,辩手参与辩论,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希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于多元性别的理解,澄清性别价值观。并引出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去除;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简称CCMD-3)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同性恋已经在中国“去病理化”,并且不少人士指出反对将同性恋进行扭转治疗。
第二部分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性别的多元化。拓展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与此同时感受不一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加强课后反馈,促进教学反思
1.教师建立课程兴趣QQ群,课后会在课程群中分享和本章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或网页链接等,方便同学们课后进行学习和知识的延伸,同时便于教师搜集学生课上反馈意见。
2.每一堂课都会设置学生反馈,利用“微助教”教学互助平台,可以在“课堂题库”中设立作业,以问卷的形式获取学生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改善教学。
3.任课教师在课间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想法。并在课程結束后设立课程问卷,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效果。
四、总结和反思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讲解,学生在“微助教”客户端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的反馈,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信息的传播等,学生普遍能够接受“性”这个话题,也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等活动,而且学生比较喜欢例如课堂辩论赛、团体活动、视频动画与课堂知识相结合的多样教学方式。除此之外,通过课上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性别多元化”的了解较少,故此部分内容能够达到补充知识、开阔视野,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人类的性别现象是色彩斑斓的,通过对“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这一章知识的讲授,笔者经历了前期资料的搜集,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并注重课后学生意见和建议反馈等环节。特别是“性别多元化”的内容,仍需不断积累经验,虚心学习,不断总结,推陈出新,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放松身心,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成为真正受益的群体。
参考文献:
[1]黄祥勇,董克强.再谈教学目标的制定[J].中国教师,2016(11).
[2]方刚.中学性教育教案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丁辰莹.大学生性教育途径的探索研究一基于南京市大学生性现状的调查[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4]江光荣,吴才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常向东,马丹英,薛玲.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6(2).
[6]刘洋.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7年“性与性别多元化议题引入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J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