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霞
在实施园本课程《幸福教育》中,我们幼儿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新活动环境,在游戏材料选择上注重自然材料的使用,针对幼儿特点,投放适合幼儿需求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游戏材料和同伴,做他们最想做的事,玩活了材料、玩活了游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一、凸显多功能性的游戏材料
1.游戏材料的生活化
在区域活动中,“娃娃家”的环境创设是小班和中班一个最具有安全感的区域,我们用废旧纸盒包装制作了小柜子、小桌子、小床等各种熟悉的小型家具;用废旧布头缝制的小笼包、水饺、小馒头、各种小点心等食品类食物;背景墙上用心形镶嵌了一幅幅孩子们的全家福等,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舒适、随意的氛围,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完全融入到熟悉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到镜子前梳梳头,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抱着娃娃去小医院看病等,在情景中孩子们更加自由、自主,在游戏中获得新的经验。
2.游戏材料的层次性
同一种材料可设计出不同的层次。如在生活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色珠子、吸管、圆片、纸绳、尼龙线、毛线等,引导幼儿“我给妈妈串项链”游戏中按照层次分为:幼儿选择毛线或纸绳随意串珠子、吸管、圆片等,体验串的乐趣;教师提供各类图卡,幼儿按照图卡进行串珠子活动;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记录结果。这样既满足了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又节约了资源,大大延长了材料的使用期限,提高了材料的使用价值。
3.活动材料的更新性
在区域活动中无论材料多么有趣,总是一成不变也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材料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结合课程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更换等,改进和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材料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4.游戏材料的创新性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表现自我,大胆创新。如:卫生纸筒,蛋糕盘它虽然看似简单,其貌不扬,但在孩子的手里,就会变成娃娃的一家、小企鹅的一家;一个土豆、地瓜经过孩子们的创作就变成了一只小刺猬、一只可爱的小熊猫。这些生活化的材料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
二、活用游戏材料,玩活区域活动
1.创意环境创设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增强低碳环保等意识。
⑴纸系列的材料:用纸袋做成各种小动物;用信封做成小娃娃;用纸卷成纸棒做壁挂;用纸卷成纸环做小蜗牛;利用纸盒做出的小草屋、玉米皮小屋、磁带小屋情景画;纸杯小动物等。
⑵饮料瓶系列材料:利用塑料瓶装饰后做吊饰;大饮料瓶制作成花篮做吊饰后栽种上小的花卉;利用瓶子制作各种的喷壶,花篮、花瓶、用来给植物浇水、插枝、种植等;
⑶蛋壳、鸡蛋槽系列:蛋壳制作“小鸡的一家”摆放在鸡蛋槽里;用鸡蛋槽彩绘的娃娃脸、金鱼、机器人等。
2.玩活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深入挖掘游戏材料本身潜在的价值,投放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如案例“瓶子”:
美工区:引导幼儿利用剪、画、贴完成装饰瓶,制作成瓶子粘贴画、风铃、瓶子刮刮画、彩绘瓶、瓶子连环画、饮料瓶的小雞、小狗等。
益智区:引导幼儿利用瓶盖、瓶子对对碰、喂瓶子娃娃、瓶盖棋等;利用瓶子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训练感知能力等。
社会区:布置“娃娃家”,让孩子们过把童话瘾,尽情享受瓶子王国的乐趣;开超市,把瓶子变变变,各种颜色酱油、饮料、果汁等。
搭建区:利用瓶子搭建各种建筑物;用瓶子搭建房子、飞机、轮船等。
图书区:讲述瓶子制作的连环画讲述故事、续编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乐趣,分享自己的小收获;利用瓶子娃娃、小动物创编故事等。
自然角:利用瓶子制作各种喷壶、花篮、花瓶、用来给植物浇水、插枝、种植,观察种子的发芽、生长以及根部结构;利用瓶子养鱼、龙虾、小蝌蚪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等。
音乐区:利用瓶子制作乐器,如小沙锤、二胡、碰铃、架子鼓等演奏好听的音乐;利用小饮料瓶装上沙子做成沙球、瓶盖做成的摇铃,玩打击乐游戏等;
三、玩中感悟,玩中成长
1.教师的成长。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掌握如何从材料、创设环境入手,有目的的观察与指导,有效评价等方面去开展区域活动。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活动区,区域材料设计上标记供幼儿自主选择,便于幼儿取放。二是创设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全面、真实地展示。如在图书区,彩绘故事瓶、故事纸盒、纸偶等,使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也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他们会悄悄的、轻轻的自己讲故事、编故事……,三是观察幼儿,采用拍照活录像的形式记录游戏中的闪光点,并能以伙伴的身份对活动进行评价,更能为幼儿所接受,推进活动积极健康地开展。
2.幼儿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⑴交往合作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模仿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例如:在玩“医院”的游戏中看病要排队;在“超市”游戏中买东西要给钱;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在“娃娃家”游戏中怎样去做客等等。幼儿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了解了生活常识,学会交往。
⑵语言表达的发展。在区域游戏时,孩子们使用语言交流,如幼儿在“娃娃家”、“小医院”、“娃娃小餐厅”区域中,他们就会自然的与同伴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口语表达的能力在漆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⑶动手动脑的发展。幼儿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如小班生活操作区的喂大嘴瓶娃娃;中班探索区的用筷子夹石子喂小动物;大班钩编区中织鱼网等,给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丰富多彩、富有启发、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展开了想像的翅膀,无拘无束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地去想、去做,玩活了区域活动,孩子们玩出了创新、玩出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