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曲秋平
青岛公交集团在运营安全管理中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安全大数据,实施精准管控。
“十次事故九次快”,公交车运载着一车乘客,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集团对国内多个城市的公交安全事故做了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69%的安全事故发生时,公交车车速超过了40公里/小时。30公里时速则是道路事故伤人伤害程度的“分水岭”,可能导致事故性质变化。车速30公里/小时,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秒,反应距离则为8.33米。即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中,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反应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车辆速度和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又与驾驶员的灵敏程度、技术熟练状况有直接关系,通常的反应时间为0.75至1秒。由此可见,控制车速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研究数据还显示,78%的事故发生在平峰时段,平峰时段由于路况环境、驾驶人侥幸心理、麻痹大意等因素,导致事故多发。根据大数据分析及公交车辆制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青岛公交确定了公交车平峰30-40公里/小时的限速标准。
集团将8000余名驾驶员按照安全行驶里程的长短,分成三类管理,安全间隔里程20万公里以上的为A类标杆驾驶人;安全间隔里程在10-20万公里之间的为B类优良驾驶人;安全间隔里程在10万公里以下的为C类关键驾驶人。国内公交安全大数据分析显示,肇事驾驶员中安全间隔里程10万公里以下的占71%。2017年集团有259名驾驶员纳入C类监管。“安全行驶里程在10万公里以下的驾驶员,包括发生过违章、事故和三年内的新驾驶员,他们都属于C类驾驶员,公司要求他们运行时车速必须控制在30-39公里/小时。如果超过40公里/小时,则会给予相应处罚。”公交崂山巴士公司四分公司副经理孙开波介绍说。
在公交307路线的调度室,张贴着“线路危险路段示意图”,将线路经过的路口、上下坡、狭窄路面等人车较为集中的危险路段详细统计出来,张贴在调度室内,让每一名驾驶员出车时都能看见。“大数据分析显示有81%的事故发生在路口、狭窄及人车混行路段,这些路口周边由于非机动车或行人突然变向,最易发生事故。”孙开波说,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公司通过用大数据管理,截至目前,已实现百日无一起安全事故的目标。
公司还利用车载GPS系统,将所有车辆的车速,控制在最高40公里/小时,超过这一速度,车内便会响起警报声,GPS将会及时提醒驾驶员。如果依然超速,则会给予相应处罚。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青岛公交集团建立了公交视频监控平台、安全12-3+7数据模式,通过与企业ERP管理系统的融合,实现了公交车辆运行动态数据及全年重要节点、各个时段安全数据的无缝整合,为分析事故特点、成因及发生规律等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集团根据公交行业特点,强化对节假日、高峰时段、老旧车辆等方面的数据监控,突出了数据监测分析重点。同时集团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使安全生产的预判、管控更有前瞻性和针对性,有效发挥了数据价值。
集团在2017年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修订完善了150项次安全标准规范,实施“互联网+安全盾”计划,开展了“文明礼让斑马线,安全行车我点赞”“安全警示月”“争创无责任投诉线路和争创无责任事故线路”“安全驾驶一碗水”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通过在所属200余条公交线路中测试评比,全年的跟踪考核,评选出数百名公交驾驶工匠。我们的目的是引导驾乘人员练就过硬的驾驶操作技术,提升服务能力,运行中做到起步稳、行驶稳、转弯稳、停车稳,规范车辆驾驶,使安全平稳驾驶成为一种习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