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于雍浩
2008年以来,济南公交全面推行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职工“情绪管理”。该管理举措坚持以沟通为手段,把调节职工的情绪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注重人文关怀、传播人文精神为核心,以让职工带着快乐心情去服务乘客为目标,将职工思想工作划分为公交线路(维修驻点)、车队(车间)、公司、总公司四个层级,分别安排专职人员靠上去抓思想工作,通过心情指数“晴雨表”、“思想保养”、“暖心工程”等工作模式,形成了情绪预警、沟通、疏导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打造了一个企业和职工共同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建立起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有效搭建了企业管理沟通的桥梁,形成了企业与职工的“精神契约”。
(1)推行心情指数“晴雨表”。济南公交在基层车队推出了员工心情指数“晴雨表”,驾驶员将自己的情绪状态贴到“晴雨表”的相应区域,“晴天”表示状态良好,“雨天”表示状态不佳,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驾驶员的情绪状态,积极为情绪不佳的员工做思想工作。为辅助“晴雨表”功能,公司还开通了“知心大姐”热线,设立了心情信箱,各级职能人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一线职工特别是司乘人员以健康的情绪和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2)实施“思想保养”。为使“情绪管理”工作常态化,公司根据车辆的一、二级维护方式,提出了“思想保养”概念,针对员工思想情绪采取定期维护,探讨通过科学管理改善驾驶员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各职能人员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员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运营服务中,进一步调动了一线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收到了较好效果。
(3)实行“暖心工程”。为改善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条件,公司为基层单位配建了小食堂、活动室和图书角;配置了空调、电视和取暖设备,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休憩环境;每年拿出900多万元为职工进行健康查体,为一线驾驶员、修理工发放高温补贴、冬运补贴和职工福利,还拨出近百万元专款为每位职工过生日;建立健全帮困扶贫机制,对困难职工实行动态管理,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4)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公司成立了业余文工团,本着弘扬企业文化、服务基层的原则,创作编排具有行业特色的节目,深入基层车队、车间慰问演出,受到广大公交职工的一致好评。此外,公司还定期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比赛和朗诵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广大职工在比赛中展现了自身优长,增强了自信,点燃了工作激情,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运营生产工作中来。
(1)职工工作热情高涨。济南公交自推行“情绪管理”以来,始终坚持把职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努力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干劲和热情,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2)企业发展生机勃勃。济南公交通过推行“情绪管理”,驾驶员开始逐渐理解管理者,主动与管理者沟通、交流,寻求帮助,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畅通的思想工作机制,为企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企业发展生机勃勃。
(3)创建济南公交“情绪管理”文化品牌。济南公交总结提炼形成的“情绪管理”文化品牌,带动了企业内部管理和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公交服务保障能力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
(1)公交企业点多面广、工作区域分散、职工群体庞大、接触社会面广,济南公交“情绪管理”举措将职工思想工作划分为公交线路(维修驻点)、车队(车间)、公司、总公司四个层级,由各级专职人员靠上去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既切合公交工作机构设置,又契合职工思想工作规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只有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才能真正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济南公交“情绪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工作触角伸向职工心灵,达到了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效果,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