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2018-03-23 10:26:08
山西建筑 2018年23期

刘 海 鹏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1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的意义

目前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民众生活水平也随之变好,物质水平的提升必然伴随着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建筑施工工艺与施工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来说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以至于建筑会在使用阶段发生大小程度不同的漏渗情况,以至于人们对居住场所的归属感、舒适感等都有所下降。此外,渗漏现象不仅会影响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周期,也为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做好建筑防渗施工对企业来说刻不容缓且势在必行。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不断提高防渗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此来提高自身建筑质量保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建筑企业效益与口碑。

建筑工程的渗漏与否直接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对建筑工程来说,不只是在于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建筑是否能够长期投入使用也是判断质量能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是否出现防渗问题是评价建筑物的寿命的重要标准。渗漏问题除了会对内部环境以及房屋建筑的外观造成影响,还会加重建筑的潮湿程度,因此导致建筑物的内部系统结构出现损伤,而且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正常有序开展,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整体舒适感和体验感。

此外,还有以下两点:

1)预测渗漏。

如果采用防渗漏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问题,减少后期维修和不必要的纠纷。

2)能保证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使用防渗漏技术,就有可能导致质量危害的出现,使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发生泄漏现象,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有不好的影响。

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做好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保证都有着重要意义。

2 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1 屋面渗漏

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最常见的问题,发生几率极大,因为屋面是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变形缝、穿墙管、后浇带的位置都存在十分大的渗透隐患。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进行施工作业,否则会因为施工行为不规范、监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屋面渗漏。施工质量也会因为某些工序不达标而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在建筑物使用中出现屋面渗漏的现象。此外,防水卷材质量及其铺设结果的好坏也是决定后期是否出现渗漏风险的一大要素。但部分企业在防水卷材采购或铺设上并未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及技术规范所要求,这也是后期出现漏渗情况的一大原因。

2.2 外墙渗漏

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是防止渗漏的重要手段,虽然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但实际研究发现,一些建筑物墙面在已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是出现了渗漏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不精细,材料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和具体的控制。如果外墙在施工中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程序的要求实施,也会导致外墙由于砌筑质量不合标准而在以后使用中出现渗漏现象。

2.3 厨卫渗漏

在所有建筑中厨卫是用水比较多的地方,渗漏现象更容易出现,防渗漏压力更大,所以做好这部分的防漏渗工作便显得更为重要。混凝土浇筑不精以及搭接厚度不够是导致建筑工程厨卫出现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许多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厨卫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而且缺少了有效地监管,这种情况下裂缝就很容易产生,因此导致厨卫空间渗漏的出现。

2.4 门窗渗漏

因为门窗区域这种衔接区间的出现,相比整体混凝土浇灌的墙面而言更加容易渗漏。因为其缝隙相对而言更大,对于防渗透工作的开展更有挑战性。

2.5 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防渗漏项目相比地上而言更为复杂和困难。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地下室深度与地下室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成正比,深度越深,渗漏出现的几率越大且越严重。

3 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3.1 屋面渗漏防治技术分析

3.1.1初级防治技术

在施工初期要认真全面地清理基层,在基层做实心,表面无裂缝,不含砂壳缺陷,在基层必须无水,无垃圾和灰尘,浇水前基层润湿清扫作业。在铺设水泥砂浆后,操作工还必须进行压实和轧光处理。为保证水泥砂浆铺设质量,必须在24 h后进行浇水养护,并根据具体技术要求将分离接头放在水泥砂浆平整层上。此外,还应考虑建筑工地的天气、气候和地理因素,配合合适的温度线圈材料,合理选择防漏材料。

3.1.2屋面内板

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如肋条泄漏,泥浆泄漏,蜂窝和冷接头等。因此,操作人员不仅要严格控制振动结构,还要使用滚子轧制。在提高纸浆和集水的过程中,使用铁涂层进行压延作业,必须保证固化时间不少于7 d。

3.1.3防水层

在做准备工作时,操作员必须对房屋的地板和平整层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满足相关技术规格要求的基础上,使用防水涂料和卷材。一些关键部分还要求经营者采用专业的施工技术,施工完成后,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防水层受工程影响。另外,应该禁止在防水层上随意堆放重物。

3.1.4绝缘层

保温层的施工质量与整体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成正比,保温层的施工质量越高,建筑层的防水性能越好。因此,为了避免屋面防水层开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保温层的含水量。水泥砂浆砌筑后,施工人员还需进行压实压延,以保证水泥砂浆砌筑质量,24 h后节水的需要,并根据水泥砂浆找平层分离的具体技术要求。

3.2 外墙防渗漏技术分析

外墙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是渗漏最严重的地方。在施工前,我们必须清理基地,以确保没有垃圾和灰尘影响墙壁和砂浆之间的粘合。在施工前,应将湿砖倒入10%~15%之间以保持含水量,有效地避免了抹灰层水在碱基吸收后的干燥开裂、开口、起鼓等问题。外墙装饰之前也要确保不存在干裂、开口、起鼓的问题,否则必须采取相应专业措施使得外墙达到标准以后才能开始下一步装饰工作。

3.3 厨卫防渗漏技术分析

厨卫部分在底部开始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及时避免质量缺陷,可以采取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在卫生间、洗浴区域以及下水道连接部分应该加设一层防水层来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其中管道连接部分还可以试着加入可以防止渗漏的材料来加固防水性能。此外厨房与卫生间的设备、管材以及配件等的质量也会对防渗漏工作有所影响,所以必须选取高质量的材料以及科学的位置来装置,由此来严格控制楼板和管道间的防水质量。

3.4 门窗防渗漏技术分析

门窗渗漏问题离不开对门窗本身质量的要求,必须安装合适的门窗材质,如铝合金材料的结构性较强且容易进行连接,对防渗漏也有着良好的效果,所以可以选取该材质的门窗。门窗进行安装时要注重周围的缝隙处理,一般可以使用防水砂浆来填补,灌注时必须做好分层处理,避免空鼓现象的出现。结束后应该对室内空间进行封闭来检查缝隙灌浆的饱和度,此外还应注意是否有漏气现象。

3.5 地下室防渗漏技术分析

施工时,地下室的平口缝不能当做施工缝来使用。地下室的防水硅结构在敷设线路时应该全部采用明线,避免或者不使用暗线,以此防止或者杜绝接头不密实或者生锈而导致的渗漏。结构自防水是抗渗漏的关键,须严格进行监控和验收。

1)注意振捣密实,不能漏振。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用草帘覆盖,派专人养护不少于14 d。

3)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

防渗漏技术的实施与开展需要确保防渗漏方案的规范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防渗漏技术的质量提升等。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修补渗漏工作繁琐而且难度普遍较大,所以我们应该在源头上阻止或者减少渗漏的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在渗漏发生之前,准确的掌握出现渗漏的原因以及区域,才能更好更合理的实施防渗漏技术,以此降低渗漏出现的几率,保证建筑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使得建筑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感。渗漏问题发生后应从多个角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为合适的解决措施,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