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历史文化空间脉络梳理与结构体系构建

2018-03-23 06:15
山西建筑 2018年14期
关键词:晋阳汾河遗存

郭 朝 辉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0 引言

太原同中国的很多城市一样,在过去的某一时期或很长时间,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世纪里,却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同时,作为2011年获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着与其他名城一样的困惑:历史遗存的碎片化、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等。观察现今世界上先进城市的复兴之路,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日渐成为趋势和方向,文化特色日渐成为城市的主题,通过活化历史文化来发展和激活城市。太原要走文化复兴之路,必然要从整体出发,找出问题,梳理清文化脉络,构建出历史文化空间的结构体系。

1 现状名城风貌特点

1.1 传统城址环境与现代城市风貌的矛盾

太原的地理区位自古有“襟四塞之要冲,控王原之都邑”的称誉。西山属吕梁山东翼、东山属太行山余脉,北山为两者延伸的交接地带。现存太原府城、晋阳古城遗址两片历史片区坐落于平原左右,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市区中心,形成“一水、两城、三山”的城址环境和山川形胜,并自古保持至今,宏观格局没有发生大的破坏。而在历史城区风貌上,却呈现出现代风貌为主、传统风貌屈居一隅的状态。

1.2 神不散与形散的矛盾

太原历史遗存有清晰的历史演进和文化脉络,时间上延续,层次上积淀,在大区域文化中也具有典型性。但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呈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这点在太原府城内更为突出。如府城内街巷肌理清晰,多保留了明以来的格局,但历史遗存分布较散,在空间观感上难以建立起联系和秩序。大量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冲淡了城市传统意象。

1.3 人为保护与人为破坏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城市状态的历史空间和文化遗存上,表现为较强的人为干涉状态:历史空间受到开发建设的干扰,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较为重视,采取“盆景式”的保护方式。

1.4 自然保存与自然衰败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乡村状态的历史空间和文化遗存上,因为滞后的发展和建设,很多传统风貌得以保存,但处于较缓慢的破坏和消失中。

2 文化脉络梳理

太原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有点、有线、有面。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识别和梳理,可得出“1243”的文化脉络。

2.1 一条文化主脉络

汾河是太原的母亲河,自管岑山麓始,流经太原的每个县区,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5%,其各支流犹如血管延伸到城市的各处。在汾河的上游,孕育了太原最古老的新石器、旧石器文明,这是第一个文化遗迹聚集地。汾河东行出峡谷经崛围山进入平原时,折向南流,这个拐点上产生了以“多福寺—窦大夫祠—净因寺”为核心的第二个文化遗迹聚集地。

汾河浩浩南行,在一北一南分别产生了第三、第四个文化遗迹聚集地,即太原府城和晋阳古城,汾河通过其支流与两座城市产生密切联系,北为南北沙河,南为风峪沙河、冶峪河等“西山九峪”。同时南北沙河绕府城东行抵达东山文化带,西山九峪抵达西山文化带。在开阔平缓的地带,汾河流经之处产生了更多的城市,清徐、徐沟即为第五、第六个文化遗迹聚集地。

这样,汾河和其支流,把太原市的各个大的文化空间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干流为脊、支流为脉的系统。汾河出太原辖境,进入了更广阔的历史上并州/太原郡的辖制范围,南可至介、孝、祁。从流域文化的角度看,汾河流域与沁河流域、滹沱河流域等共同构成了三晋文化。

2.2 两处文化主区域

太原市山川形胜为“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晋阳古城与太原府城分别在汾河两岸,互为西南、东北,两城一河形成类似太极元的形态。两城所领衔的区域成为太原最核心的两处文化集中区域。晋阳古城演绎前1000年,府城演绎后1000年。这两处文化主区域聚集了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密集、文明程度最高的文化遗存。

2.3 四处文化亚区域

在两城外围,通过若干文化线路到达四处文化亚集中区域,分布是清徐区、阳曲区、徐沟区、娄烦—古交区。其中清徐区以古梗阳城为中心,以西山为腹地,以祭祀、宗教遗存为主流;阳曲区以青龙镇—古狼孟城为中心,以北山为腹地,以关隘、堡寨遗存为主流;徐沟区以徐沟古城为中心,以广阔村落为腹地,以晋商、民居为主流;娄烦—古交区以童子崖遗址和古交遗址为中心,以山峡间汾河支系流域为腹地,以上古、早期文化遗存为主流。

2.4 三条文化线路

在看似散乱的各时期各类型文化节点中,仍可以梳理出几条文化脉络(或文化线路):

1)防御体系:太原作为军事重镇,存在两个层次的城防体系。内为拱卫城市的环状堡寨、屯营,以太原县城周边“九营十八寨”为代表;外围在主要通道上分布线型关隘、堡寨,以北部“三关两堡”为代表。

2)礼佛线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在佛教传播兴盛的隋唐时代,太原处在长安城与五台山之间,为南北佛教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径,太原境内大量的佛教遗存即为明证,尤其产生了独特的“上下寺”体系。

3)局部脉络,但意义深远,即晋水流域。“晋”源于晋水。晋水发源西山,由晋祠出,流经晋阳古城,汇入汾河。所润泽区域成为一个稳固的文化区,围绕晋水衍生的民俗、祭祀、传说成为晋阳文化的精髓所在。围绕晋水产生的历史事件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2.5 多处文化遗存点

在城市的外围星罗棋布的村镇传统文化遗存点。在狂飙突进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村落仍然顽强地保存着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脉络。从地域分布和历史成因上可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称为“山村”,主要分布于山区河谷沿线,如汾河上游的古村落。第二类称为“驿村”,主要分布于进出太原官道、驿道沿线,如北出阳曲、西出古交的村庄。第三类称为“堡村”,主要为晋阳古城、明太原县城周边布防的营寨形成的村庄,多以“营”“寨”“堡”为名。第四类称为“乡村”,主要分布在城市南部开敞田园间的自然村落,因田丰水足,较为富庶,加之道路通衢,历史遗存多以民居大院、戏台祠庙为主。

3 历史空间结构体系构建

根据文化空间“核—域—线—点”的分布特点,本文提出“一元两仪、合二为一”的符合太原特色的结构体系,即“两个圈层、两个中心、两种线路、两极地标”。

1)两个圈层:市域文化圈层和市区文化圈层。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巨大的关联,太原市域空间是山环水抱、三山一原的地貌形态。这种地理环境形成了以乡村聚落为主体的市域文化圈层和以城市聚落为主体的市区文化圈层,人类文明在太原的足迹从市域逐渐集中到市区。

2)两个中心:府城和晋阳古城。

文明的高度体现在城市,太原的历史是两座城市的历史。府城和晋阳古城的文化遗存最为密集,凸显名城风貌、提高文化地位的关键也在这两个中心。

3)两种线路:水路和陆路。

陆路为历史上的出并古道,兼有商旅、驿递、礼佛、防御多种功能,主要为三条。北出阳曲一线:新城永安堡、新店永宁堡—青龙堡—城晋驿—三畛村—三和店—石岭关;北出阳曲二线:天门关—凌井驿—两岭关;西出古交线:店头古堡。

水路为汾河及重要支流:后小河、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玉门河、虎峪河、小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柳子沙河、潇河等。

4)两极地标:西塔和东塔。

太原有两处精神地标,一处为位于西山的北部、崛围山巅的多福寺舍利塔,一处为位于东山山麓、府城东南的永祚寺双塔,二者成45°连线,这个连线上有府城的鼓楼、钟楼和文瀛湖。两处塔刹及以塔为中心的区域代表了太原市的文脉,精神层面庇佑着城市。

4 结语

本次研究从太原市历史文化脉络梳理和历史文化空间结构体系构建两个角度入手,为太原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提供宏观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依托太原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有形文化和其蕴含的无形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展现、演绎,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开放包容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彰显三晋文明,提升城市价值,逐渐转变大众对太原的城市印象,使太原市实现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参考文献:

[1] 汤晔峥.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辨析与启示[J].城市规划,2013,37(11):39-46.

[2] 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宪章》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009(4):86-92.

[3] 曹 晟,唐子来.英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曼彻斯特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6):25-35.

[4] 张 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J].城市规划,2014(S2):42-48.

[5] 都 铭.大尺度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共生:趋势、问题与策略[J].规划师,2014(2):102-106.

[6] 田 涛,程芳欣.西安市文化资源梳理及古城复兴空间规划[J].规划师,2014(4):33-39.

猜你喜欢
晋阳汾河遗存
陪汾河走一走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晋阳胜景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汾河水韵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