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靖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地域性建筑就是特定地区人们生活生产基础上多年积淀的具有鲜明特色成体系的建筑。建筑扎根于特定地域,与人密切相连,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和技术工艺建造出朴实、特色、生动的地方建筑。各地的建筑一方面受当地资源的制约,另一方面植根于地域文化,往往也是风格迥异的。从千姿百态的岭南碉楼到气势宏伟的京都王府,从因地制宜的陕北窑洞到精雕细琢的徽派民居,从依山傍水的苗族吊脚楼到气派豪华的山西民居,无不蕴含着当地适宜的生态建筑。
建筑的地域性使每个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标示性,是一个民族风格、地区风貌、人文环境中长期生活积累的历史文化特色。世界建筑由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整体,传承特色的地域文化,能够使整个世界建筑传承与发展,创新与延续。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师,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地域性建筑,不能摒弃历史,另起炉灶,也不能够一味固守传统的建筑模式,要在萃取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上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新理念。
如今我们所提倡地域性建筑以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都是现代建筑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下适应社会,适应自然,适应生物链原则的最大体现,地域性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建筑体系的“活化石”,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更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和当代建筑师的职责所在。
做地域性建筑难免要提取元素,如果只是把一些元素放大或堆积,无疑是低等的手法。中国地域辽阔,风格迥异,但各地文化作为一个共同文化体系的许多分支,首先有共通的本质和可以溯源的东西,然后各自在某一方面有独到的发展。所以溯本逐源,首先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理解,其次有对地方特色和民俗的充分体会,才能做出不是仅限于表皮的,而是有丰富底蕴的设计。地方性建筑材料在历史上很好得到使用,现代地域性建筑设计应对其予以考虑,如果能让它适应现代建造技术和构筑方法将减少建筑建造中材料运输成本,同时满足绿色节能的时代要求。
撇开文化做设计,不会做出传神的建筑。中国古典建筑艺匠是深刻的学问,并且每个部件、每个比例、坡度都是有理有据的,而不是简单的符号的堆积。建筑布局和构建充满了人性关怀。序列空间,小中见大,移步易景,框景借景对景等,这些理念古人已经用的很娴熟,天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更是中国独到的富有远见的智慧。丢弃前人的精华,数典忘祖,盲目西化,让人扼腕叹息。这不就是国人以前一直犯的错误。从根本上读懂古典建筑,感悟古典建筑,去粗存精,才有可能去甄别运用,然后再谈现代地域性建筑设计。
中国文化重神似而不是形似,能够传情达意就好,不拘泥于形式。不论哲学,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园林,建筑,都是如此,并且相辅相通,实在不是重逻辑分析的西方文化所能参透的。做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中国这样的审美情趣,建造者构筑空间趣味,游客游览体会,可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如此完成一个空间体验和思想情感传达的过程。所以做现代地域性建筑首先设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中国传统艺匠中的意图和手法,以及当地传统民居对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与自然环境衔接的解决方案,同时打开思路,不拘泥于形式,结合现代高效的手法和时代审美,然后才有可能去创造优秀的让人们能有所感觉感悟的建筑作品。
带有纪念性、象征性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可以有意留有旧的建筑元素,以唤醒记忆,体现文化主题。但不是没有可以取而代之的新方法。设计师可以考虑用现代手法达到同样效果。所以提取元素,如果能从古典建筑的“神”中发掘,而不单单是“形”,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细致划分,中国地域性建筑有很多种类别。四川山地建筑,黄土高原窑洞,干阑式建筑,井干式建筑,江南水乡,西藏藏碉楼,岭南建筑,北方四合院等等,林林总总,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当地最优居住方案。现代技术能够应对不同气候条件,这也使得一些设计师不管各地气候差异,南北通用一样的建筑方案,采用空调来善后,造成很多不舒适及浪费。同时,现代地域性建筑不是仿古建,更不是复制古建,不能照搬以往的样式和构筑方式。现代地域性建筑是目前很多地方尚缺乏的,需要重新去思索探究的新形式。而且现代地域性建筑样式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而不是固定的。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之前的建筑方式就会不合时宜,只能用来纪念和借鉴,保留旧建筑以记录城市变迁的足迹,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完全誊抄传统,不遗弃传统,传承中有创新,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地域性建筑,并且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传统。这些是一味向西看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没有对传统的自信,就更谈不上传承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是本土的,自觉的,几乎没有被外来因素截断的一脉传承。它的完整性是现代中国遍布的建筑所远不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典没有随着历史慢慢演进,而是由于我们忙不迭的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旧的传统被生硬的割断了,接上了已经能够适应现代化生活生产的,比较先进的西方国际主义风格。当然我们没必要再抹掉这段主动或被动地跳跃的历史,但那些搁置的传统,我们要赋予它们这个时代的高度。
瓦屋顶,封火墙,檐角起翘,斗拱,天花……在以前只是作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用在今天可能就只是装饰了。当多层高层的尺度和高宽比与古典建筑相差甚远时,如何让它有古建的意味。放大的窗格栅是否还能准确的传达古建的感觉,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大的斗拱,层层抬升,这种象征有多大的可取性。于此类似的种种问题会在方案设计时遇到,颇费脑筋。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巧妙的用现代工艺营造粉砖黛瓦的江南建筑感觉,手法洗练,层次分明,几何形的窗洞古朴而现代感十足,配以水景假山,就像山水画一样素雅生动。
广场是中国建筑和院墙包围的大小院落或城市中特别宽阔的干道。建筑往往在其中起软围合的作用,建筑及游廊用层层虚实和阴影弱化了室内外的对峙,柔和而舒适。广场和街道用周围建筑轮廓丰富其形象,有人在行进中感受景致的变换。隆重的广场和街道有对称线,并用轴线上有中心建筑,成为广场的主体。多个广场的序列注重各种氛围的营造,以及行人在其中穿行的感受。如果广场周边建筑有台基,台基和台阶踏步将参与到广场中来,进一步弱化建筑与广场的界限,增加广场的开阔感。
现代高层多层很少顾及到建筑与广场的交流,往往在外墙的地方一刀切,室内外过渡生硬,广场与建筑对立。
中国古典园林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很好的体现。园林与文学书画关系密切,相得益彰。堆山置石,水脉屈曲,绿柳成荫,建筑在其间影影绰绰,诗情画意,中国式园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建筑庭院中穿插园林在现在也常有见到,很多都只是采用轮廓规整的草坪来满足绿化率,提供影翳,做中国园林式设计的很少。在开阔的空地和广场也往往使用规整园林的设计手法,扁平开阔,不遮挡视线。
山西境内民居主要为窑洞和四合院两种。
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典型布置,在山西境内尤为普遍,特别是在晋中地区,院落一进到三进,甚至多进院落群。晋中四合院一般平面比较窄长,木构架基本上为抬梁式,东西厢房距离比较近,厢房山墙影响部分正房的采光。由于晋中地区地处中纬度内陆黄土高原,秋冬季节风沙较大,温差较高,这种平面布局对防风保温较为有利。晋中四合院内多以砖石材料满铺地面,也有用鹅卵石铺地。无论怎样铺装地面,庭院内总要留出少许地块种树栽花,摆设盆景、水缸(或水池)作为庭院的景观点缀,水缸(或水池)同时兼备火灾取水用途。为满足通风采光要求,四合院正房多为坐北朝南,东西设置厢房,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大型院落主轴线有两进院落以上,左右有窄过道或并列的轴线院落。正房多为一层或在其上加盖二层,由厢房北侧外墙设置踏步,拾级而上可达正房屋顶或二层。东西厢房多为向内单坡屋顶,雨季雨水向庭院内流,取“肥水不外流”之意。四周楼高院深,墙厚基宽,高墙不仅满足了防御需求,也是晋商院落自卫体系的缩影。晋中民居多以精工细作为特色,具有北方建筑的浑厚雄伟,又具江南建筑的高雅宁静。华美而不奢丽。精美华丽的屋檐、造型生动的吻兽、匠心独运的斗拱、精雕细刻的照壁、构思奇特的门窗。时至清代,建筑技术、装饰艺术、雕刻技巧已异常华丽、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古人运用民间特有的雕刻、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用来装饰当地建筑,从而使山西民居自然图景与生活图景完美结合,更显得简洁而不单调,纯朴而不呆滞,并且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布局设计、工艺技术、艺术象征、隐喻手法,将当地的艺术风格、思想观念和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直观明确地反映了当地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现代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尝试加深了我对文化与建筑的关系的认识。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总会关联到用什么材料,本土的行不行;用什么建筑技术,传统的可不可以借鉴;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采用怎样的构思才能传达传统建筑里的优良的东西,展示可以传神的反映专属于当地的人文精神……答案还没有定论,也不会有定论,或许背道而驰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殊途同归呢。不拘于形式,不拘于传统,神似才是最高境界。
同样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用现代技术方式再现古建;有的人对旧有的古建形式加以解构;有的人将传统样式作为现代建筑群的小景、片段;有的人将某个传统建筑元素加以放大,重复,造成强烈感觉;有的人将古建样式平面化,作为画帧存在;有的人把古建抽象化,简单化,使其具有现代感;有的人从古典哲学中提取概念,用建筑语言演绎;有的人摒弃一切旧的形式,用现代手法谱写古典……其中孰优孰劣,也是见仁见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人讲究神似,向来“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但是,不论形似与否,能够用经济的方式,简单而传神,唤醒记忆,无疑就是上品。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育林.地域性建筑(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丛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亚历山大楚尼斯.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王丙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李剑平.山西古建筑品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刘 红.中国现代建筑集成——教育[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谢宏杰.弘扬地域文化,创造生态特色——湖北省国税局九宫山培训中心设计[J].华中建筑,2008(26):122-125.
[8] 王金平,徐 强,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 王 鹏.“显性”的城市设计观和“隐性”的城市设计观[J].世界建筑,2000(10):23-25.
[10] 白滨谦一.建筑规划·设计译丛——住宅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0.
[11] 齐 康.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2] 王建国.现代城市理论与设计方法[M].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