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2018-03-23 02:20李萍萍丁以寿
茶业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茶文化

李萍萍,丁以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1 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资源

1.1 自然资源

(一)品种繁多的名茶。安徽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拥有很多在全国都享誉盛名的茗茶,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霍山黄芽等。此外,涌溪火青、敬亭绿雪、汀溪兰香、休宁松萝、舒城兰花、九华佛茶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二)适合泡茶的泉水。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五之煮》中提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认为泡茶用的水中山水的水质最好,其次是江水,而井水最差。安徽有几处古代就评出的宜茶之泉,分别是怀远的白乳泉、滁州的紫薇泉、肥东的合巢泉、寿县的珍珠泉等。

(三)风景秀美的景区。安徽的黄山山脉是国内三大产茶区之一,出产多种名茶,并且风景秀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旅游胜地。安徽省除了黄山这一名山产茶外,还有生产九华佛茶的九华山、出产六安瓜片的大别山、产制天柱剑毫的天柱山等。

1.2 人文资源

(一)茶俗。徽州人十分喜爱喝茶,生活中有很多习俗也都与茶相关。比如除夕要喝“守岁茶”,大年初一要喝“发喜茶”,喝茶的同时,还配有可口的点心,用精美的果盒盛放。在安徽,以茶为祭品也是一项传统,这一传统可以在《歙县桂溪项氏祭仪》中有迹可循。此外,将茶运用在食谱中,以茶入馔的名菜也有很多,如毛峰虾仁、祁红鸡丁等[1]。

(二)茶礼。安徽的茶礼十分丰富多彩,小孩儿出生3天要用茶水洗澡,这种称之为“三朝洗”;等到满月之日要喝“满月茶”;周岁则要喝“周岁茶”;开始念书时要喝“启蒙茶”;当学徒要喝“拜师茶”;娶亲时也有相关的茶礼。[2]安徽省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茶礼。

(三)茶道。安徽茶道从中国唐代及宋代茶道的精神中的吸收了一些精华,并根据当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加以创新,表现出“敬和俭静”的精神。安徽茶道有四种,即富室茶、文士茶、农家茶和道家茶。富室茶的特点在于讲究排场和气氛,使用奢华的器具,冲泡上等的茶叶以表现出其气度不凡与富丽堂皇。徽州人才济济,很多文人雅士的聚会,都少不了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文士茶。此外,还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家茶,虽然简单朴实却流露真情意。道家茶则是安徽齐云山所特有的茶道,具有敬天祈地的思想特点,追求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境界。[3]

(四)茶艺术。茶谚、茶谣、茶谜、茶歌、茶舞、茶戏等都属于茶艺术,其形式众多,流传甚广,是安徽省茶文化资源中亮丽的一道风景。拿茶戏来说,其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茶戏中尤其以祁门的采茶戏最为人所熟知,此戏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体现了当地的特色。胡浩川先生所著的《天下红茶数祁门》就是茶戏中的杰作之一。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关于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祁门红茶制作技艺、采茶扑蝶舞,顶谷大方制作技艺,等等都是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安徽省茶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

2 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安徽省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果能将这些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无疑将对安徽省的茶业、旅游业以及安徽省的整体发展都非常有利。目前,安徽省已经有一些形式的茶文化旅游,如六安瓜片茶文化节和霍山黄芽茶文化节等等。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也开始注重茶文化内涵的挖掘,并渐渐深入人心,颇受游客的欢迎。安徽省产茶区主要分为皖西和皖南两个区域,这里对皖西和皖南两大产茶区域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概括与分析。

2.1 皖西茶文化旅游

对于六安茶叶的发展,安徽省以及六安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促进其发展,在茶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茶文化旅游活动,形成了一些茶文化旅游线路。

六安较早展了茶文化旅游节,最初是在霍山县举办然后举办的地点逐渐扩展到其他的地区。举办的时间一般是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通过茶文化旅游节,六安茶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加强对茶叶品牌的宣传,当地还举行其他的活动,如茶叶展销会、茶艺比赛等等[5]。

目前,皖西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阶段仍比较低级,最多的形式就是生态茶园游,形式比较单一。如今皖西开展此类茶文化旅游的景区主要以红石谷旅游风景区为代表。除此以外,皖西茶文化旅游也在积极尝试其他的旅游模式。2011年11月30日,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徽六六安瓜片茶博园”。2016年10月,金寨县大业茗丰茶旅有限公司成立,位于金寨县油坊村店乡面冲村江湾组,公司获得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这无疑也将对皖西地区的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十分有裨益。

2.2 皖南茶文化旅游

皖南也举办过很多次茶文化旅游节。最近的一次是 2017年的第 11届黄山茶文化旅游节,在黄山的太平猴坑村举办,这一届太平猴魁开园仪式继续延续“太平猴魁非遗文化”的主题,在秉承对接“茶叶+旅游+服务”三产融合发展新主张的基础上,突出三大全新的活动内涵。除了各式各样的茶文化旅游节,皖南茶区也开始出现茶文化博物馆。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于2012年4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参观。博物馆分5个展区和6个接待大厅。皖南茶区博物馆对茶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一定的文化氛围。2014年市旅委发布公告,正式批准黄山松萝茶文化博览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一旅游景区也在为黄山市茶文化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做出贡献。[6]

3 安徽省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系统的分析过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后,针对其现状,总结出安徽省茶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3.1 独立性较弱

当前,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自己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各地举办的种种茶文化旅游活动大都依赖别的旅游产品,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体系和配套产品。茶文化旅游节现在算是开发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最广泛的方法,但仅仅依靠这个方法,要完全打开茶文化旅游的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3.2 开发层次较低

安徽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比较单一且零散,这使得安徽省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层次较低,文化内涵也没有被深度挖掘出来。在这些旅游项目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其他的旅游景点,而茶文化旅游的具体形式仅仅是品品茶、欣赏茶艺表演、购买茶相关的产品等。这样的形式单一、低层次开发,将不利于茶文化旅游的良好发展。

3.3 目标市场较狭隘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竞争的焦点。根据安徽省旅游的相关统计来看,安徽省茶文化旅游的客源情况不容乐观。来安徽省旅游的游客多为国内游客,而国内游客中长三角附近地区的游客来安徽省游玩的最多;在国外游客中日本,韩国人居多,但这些游客纯粹是因为茶文化旅游而来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3.4 集聚力度不够

安徽省知名品牌茶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数十个,以茶企为主体成立的茶文化博物馆也有好几家,这些以茶为主题的博物馆大多都是与旅行社互帮互助,吸引游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于本公司的制茶历史来宣传公司的茶叶品牌,兼顾茶艺欣赏和茶文化知识宣传,以期达到销售茶叶的目的。茶企之间、茶叶品牌之间的集聚力度不够,仍然是各自为阵,这对推广安徽省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也是不利的。

3.5 专业人才不足

人员的不足不仅仅是茶文化旅游方面人才严重不足,茶产业的技术管理、茶叶额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人才都很急缺。现有的从业人员很多本身并非是专业学习茶学及茶文化方面知识的人才,非专业性限制了茶产业的更好发展。茶企很难招到优秀的复合型茶文化人才,尤其是将茶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茶产业营销、茶文化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人才。并且在茶文化旅游中缺乏对茶文化了解丰富的导游,也会阻碍游客对安徽省茶文化的认知。

4 安徽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4.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安徽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政府要积极的制定相关政策,并投入相关资金,鼓励各方对安徽省茶文化资源加以宣传及推广,对茶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合理的利用。

4.2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交通、电力、通讯等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安徽省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需要完善安徽省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的便捷出行,便利出游提供良好的服务。

4.3 扩大和创新宣传途径

要大胆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营销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打造安徽省茶文化旅游品牌官网,通过微信、微博等手段全方位的宣传安徽省茶文化。要充分利用国内、省内的主要媒体,对安徽省茶文化旅游专题节目进行报道,此外,要与全国各大旅行社等单位一起合作开发旅游产品,绑定宣传。通过各类茶节庆活动、新闻发布会、巅峰论坛等方式不断向外推介安徽省茶文化旅游。

4.4 充分挖掘安徽省茶文化资源

要想使安徽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安徽省茶文化的相关资源,促进安徽省茶文化发扬与传承。为了充分发挥安徽省茶文化的经济效益,必须増加安徽省茶文化资源的利用形式,通过这些丰富的载体促进安徽省茶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燃起全民对于追逐茶文化的热情。

4.5 培养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

在当前的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的直观感受将对游客的满意程度起决定性作用,而游客对旅游是否满意则决定其消费水平及对景区的评价。因此,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去招徕更多既懂旅游又懂茶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现在已经工作在茶文化旅游服务中的人员相关的培训。用以点带面的形式,由专业旅游服务人员普及传播茶文化知识,逐渐在当地形成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使游客在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中满足个人尊重的需求和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5 总结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希望通过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安徽省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带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并且将安徽省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1]郑建新.徽州古茶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28.

[3]詹罗九,曹利群.古今往来话皖茶——关于安徽茶叶经济的思考[J].茶业通报,2001,23(2):4- 6.

[4]https://baike.so.com/doc/4922549-5141707.html.

[5]张琴.安徽六安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3.

[6]http://www.hsta.gov.cn/xinxi/html/141225090141.html

[7]袁香香. 上海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8]袁国宏. 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茶文化
成长相册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