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塔格地区高分辨率航磁测量应用探讨

2018-03-23 09:05:59马凯周可法王金林冯乾文安少乐
新疆地质 2018年1期
关键词:东天山航磁塔格

马凯,周可法,王金林,冯乾文,安少乐

(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新疆东天山是我国重要的Cu-Ni-Au-Fe成矿带[1-3]。随着2000年吐哈盆地南部卡拉塔格铜金矿化区的发现[4],经国土资源大调查,获得了铜金多金属找矿新突破[5],发现一系列Cu、Au和Zn等金属矿床[6],进一步拓展了该岛弧带铜金矿产的找矿范围,对东天山地区进行更深入的矿产勘查具重要意义[7]。

卡拉塔格地区气候干燥,环境恶劣,主要为戈壁覆盖区,运用传统地质方法进行构造研究和矿产勘查较困难。地球物理方法在深部找矿具独特优势,其中磁法具经济、高效、测网规则、信息量大及受地形干扰小等特点,在地质、构造及矿产研究中受到广泛运用[8-11]。前人多用无人机或直升机作为航磁载具,本次研究则运用动力三角翼测量系统,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进行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对比和分析该测量系统的实用性。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在覆盖区进行构造解译工作,同时能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1 航磁测量系统

本次采用的载具为澳大利亚生产的Airborn-912型动力三角翼,该航磁测量系统主要分为以几下部分:光泵磁力仪,探头,GPS,电源,航磁仪AARC51,与传统无人机或直升机作为载具的航磁手段相比,该系统具有灵活、测量时间长、载重大、精度高等优势(表1)。

表1 航磁系统参数Table 1 Parameters of aeromagnetic system

光泵磁力仪,为加拿大SCINTREX生产的CSVL铯光泵磁力仪,主要分为两部分:双探头和控制电路。该磁力仪精度较高,灵敏度可达0.001 nT,测量磁场区间为15 000~100 000 nT,稳定性好,方向误差不超过0.2 nT。

本次测量飞行总计14条航线,蓝色部分为工区实际飞行航线。东西分为11条,间隔为500 m,南北分3条,间隔2 500 m,测线总长约80 km,完成有效测点数约30 200。由于研究区气候恶劣,高空飞行受气流影响,航向控制难度大,最大偏离航距约150m,满足航磁测量技术规范研究。

本次航空磁测主要对研究区进行初步应用,要得到区内的磁异常图,故除岩石地层引起的磁异常外,其余异常均算作干扰(表2)。

表2 主要干扰源Table 2 The main source of interference

目前航空磁法补偿分为硬件补偿和软件补偿,一般多采用软件实时自动补偿。本次研究中,运用美国RMS公司高精度AARC510航磁仪器,进行软件补偿。而硬件补偿,通常是在地磁场较平静的地区,据不同飞行姿态对磁场的影响,进行软件的自动补偿计算,为后续数据处理校正提供依据。

图1 卡拉塔格地区岩浆-构造图Fig.1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sketch of Kalatage area

2 地质概况

卡拉塔格位于吐哈盆地南部,为大南湖-头苏泉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一个次级构造隆起,野外露头较少,多被第四系戈壁覆盖。向南60 km为康古尔-黄山-镜儿泉大断裂,东与博格达成矿带相连,向西延伸至哈尔里克成矿带,为一个扇形地质体[6]。

区内多见早古生代海相块状硫化物矿床[12,13]。构造主要为NEE向、NW向和NNW向的断裂,其中NW向断裂为大草滩深大断裂的分支,该断裂早期为张性断裂,晚期逐渐演变为剪性。NWW向断裂规模小,多被中酸性脉岩充填,与NW向断裂共同控制着区内的岩浆和热液活动(图1)[14-18]。区内出露下泥盆统卡拉塔格组与中泥盆统大南湖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建造。侵入岩以海西早期侵入岩为主,根据侵入期次从早到晚依次为: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属低钾钙系列[4]。

3 地球物理特征

3.1 密度特征

据前人资料可知[19],研究区内沉积岩类密度较低,其中,粉砂岩密度最低,平均为2.00×103kg/m3,石英岩和凝灰岩平均密度约为2.67×103kg/m3。火成岩多为中低或中高密度,基性程度与密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酸性岩平均密度2.62 kg/m3,中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密度较大,平均范围为2.81~2.95 kg/m3。变质岩密度多与变质程度、原岩性质有关,变质程度较高,则对应的密度较大,原岩密度较大,则其变质岩密度较大,区内变质岩密度较高,平均范围为2.65~2.87 kg/m3。

3.2 磁性特征

根据卡拉塔格地区主要出露岩性采集了物性标本,物性统计结果见表3。研究区内的碎屑岩和变质岩通常表现为弱磁性-无磁性,砂岩、硅质岩或者灰岩等Κ值、Jr值都为0,部分变质岩具有较强的磁性。火成岩的的磁性同其基性程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火山岩类与同类型的侵入岩相比,表现出较大的磁性变化范围和较强的不稳定性[19]。

据表3研究区内酸性侵入岩磁性较低,平均磁化率在530×10-64πSI,通常表现出一定的磁异常特征。中基性侵入岩平均磁化率基本在(103~n×103)×10-64πSI的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磁性。超基性岩类的磁性较强,但部分由于地表蚀变作用,岩石发生破碎和蛇纹石化,从而磁性降低;区内中性-基性火山岩磁性较强。其中,安山岩的磁化率为1 943×10-64πSI,玄武岩的磁化率为2 100×10-64πSI。火山碎屑岩的磁性变化与原碎屑性质有关,主要为中-低磁性,变化区间较大。

表3 岩石磁性统计表Table 3 Magnetic statistics of the samples from the surface rocks(据董承维,2013)

综上可得,研究区内的基性火成岩和侵入岩具强磁性,同围岩具明显的磁性差异,为进一步进行高精度航磁测量和磁异常研究提供了基础。

3.3 航磁异常特征

首先将航磁原始数据进行日变校正和高度校正,正常场采用IGRF2005模型进行计算,之后通过Oasis Montaj®(Geosoft®)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得到研究区的航磁ΔT异常等值线图。

研究区具有丰富的磁场信息,航磁异常清晰,特征显著,且磁场复杂多变,但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图2)。从宏观上,ΔT异常基本呈线状或带状连续分布,局部地区可见块状的高磁或低磁异常。异常整体为NE向展布,部分地区为近EW向或近NS向延伸,场值为-70~50 nT,少数异常值表现为特高或特低,中部磁场较稳定,西南部及东南部磁场变化较大。

区内地层磁性变化较复杂,磁异常以负背景场为主。结合岩石磁性参数分析,其中区域性弱磁异常,多由沉积岩及钠质火山岩建造引起;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表现为中磁异常;西北部高强度的磁异常,推测由基性岩类引起。磁场总体表现为西北高南东低,说明该地区地层具有不同的岩性和地质建造特征。

图2 卡拉塔格地区航磁ΔT异常图Fig.2 ΔT anomaly map of aeromagnetic in Kalatage aera

磁异常为宽缓分布的负异常和正异常,推测受NE向构造作用影响,强磁异常整体呈NE向或近EW向展布。西北部具有大面积高磁异常,其值为5~50 nT,最高值为50 nT,主要与区内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岩分布具密切关系,具较好的找矿潜力。

由于卡拉塔格地区火山机构及后期侵入岩体的发育,致使磁异常变化较复杂,东南部磁异常值最低,为-75~-50 nT,最低值为-75 nT,推测是由钠质火山岩建造、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等引起。

断裂构造在磁异常图上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但常见以下几种形式:①在区域内,具不同磁场特征的分界线,断裂两边往往具差异很大的磁异常特征,多由基岩性质的不同所造成的;②磁场异常的梯度带,多为不同深度和性质的磁性体的反映,水平位移较小或者主要为垂向运动的断裂构造,往往呈现出这类磁异常特征;③线性、串珠状的异常分布形态、磁异常梯度带的错动等,都为断裂构造的表现形式。

研究区内磁异常分布不均匀,磁场值变化较大,表现出明显构造控制磁场分布特点(图2),根据航磁异常特征初步推断出3条断裂:F1、F2、F3。推测F1、F2为卡拉塔格地区主干断裂,F3则为规模较小支断裂。对比研究区地质-构造图可见,F1、F2断裂与区域大地构造图上的断裂位置基本对应,说明该航磁测量系统能较准确的进行构造解译(图1)。

4 结论

与传统无人机或直升机作为载具的航磁手段相比,动力三角翼航磁测量系统具有测量时间长、精度高、灵活、经济和载重大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具更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通过利用该航磁测量系统,在卡拉塔格戈壁覆盖区开展高分辨率航磁测量,得到了较可信的航磁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航磁异常初步解译出3条构造,与实际地质构造具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该航磁系统具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能为进一步地质构造研究和矿床勘查提供有利依据。

[1]冯宏业,许英霞,唐冬梅,等.东天山圪塔山口铜镍矿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橄榄石与尖晶石矿物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14(2):346-359.

[2]焦建刚,郑鹏鹏,刘瑞平,等.东天山图拉尔根Ⅲ号岩体锆石年龄及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3(3):393-404.

[3]唐冬梅,秦克章,孙赫,等.东疆天宇岩浆Cu-Ni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硫化物熔离的指示[J].地质学报,2009,83(5):680-697.

[4]秦克章,方同辉,王书来,等.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天窗”卡拉塔格铜金矿化区的发现及其成矿潜力[J].中国地质,2001(3):16-23.

[5]方同辉,秦克章,王书来,等.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J].矿床地质,2002(S1):380-383.

[6]高珍权,方维萱,胡瑞忠,等.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评价[J].地质学报,2006(1):90-100.

[7]秦克章,彭晓明,三金柱,等.东天山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划分与成矿远景区优选[J].新疆地质,2003(2):143-150.

[8]李军峰,李文杰,秦绪文,等.新型无人机航磁系统在多宝山矿区的应用试验[J].物探与化探,2014,38(4):846-850.

[9]张洪瑞,熊盛青,范正国,等.中高山区高精度航磁调查找矿效果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4):2051-2059.

[10]张玄杰,郑广如,范子梁,等.新疆西天山东段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1):335-342.

[11]庄道泽,周坚鑫,兰险,等.1:5万高精度航磁在新疆高寒深切割地区应用进展[J].西北地质,2010,43(2):128-134.

[12]韩春明,毛景文,杨建民,等.东天山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J].地质与勘探,2002(5):5-10.

[13]张洪涛,芮宗瑶.论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地质背景[J].地质学报,1991(3):250-262.

[14]杨兴科,姬金生,罗桂昌,等.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构造与成矿规律[J].地质找矿论丛,1997(2):57-66.

[15]舒斌,马天林,陈宣华,等.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J].地质通报,2007(2):166-173.

[16]杨兴科,姬金生,张连昌,等.东天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与金矿预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3):209-218.

[17]马天林,徐兴旺.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控矿构造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1998(2):47-54.

[18]冉丽,刘正桃,方同辉.东天山卡拉塔格铜金多金属矿田的控矿构造特征分析[Z].西安: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2010.

[19]董承维.卡拉塔格矿区重磁特征及找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东天山航磁塔格
D-塔格糖的生理活性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Micro Tug1 小小塔格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火山岩地层厘定及其意义
矿产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1:26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12-25 02:54:56
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奥陶—志留纪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2:46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河北地质(2017年2期)2017-08-16 03:17:20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河北地质(2016年3期)2016-04-23 08:28:21
塔格布之死
健康人生(2016年8期)2016-04-11 23:27:26
东天山三道岭地区泥盆纪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新疆地质(2016年4期)2016-02-28 19:18:33
星汉《东天山诗稿》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