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琴
打开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首先跃入考生眼帘的便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俗语有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顺利拿下这至关重要的开局九分,着实关乎整场语文高考的得失成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明确做出了如下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我们更不难勾描出论述类文本命题路径的若干嬗变轨迹:1.选文外延扩大化:由过往单一的科技类文本到哲学、历史、社会、经济、人文等全方位覆盖的社科类文本。2.选文类型陌生化:近年来多以学术论文为主,内容关涉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高中生来而言相对边缘陌生。3.选文风格思辨化:由过往注重说明和阐述转而注重论证和分析,思维和审辨力度大为增强。面对汹涌来袭的论述类文本新范型、新考点,如何应对才能化繁为简,从容胜出?以下三维阅读法或可一试。
论述类文本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往往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和“中心论点”阐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考生在做题时应整体通读文本,重点关注标题、事关要旨和结构的重要语句、表现文章层次变化的语句等,迅速形成整体印象,初步了解主要信息:1.文本的核心概念是什么?2.作者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什么?以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Ⅲ卷的论述类文本题为例,该文本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一文,体现了作者对当下中国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的批判性思考,鲜明的时代性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新理念共举并重。文本开篇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问题所在:“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紧随其后,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基本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唯有以此为抓手,考生方能精准把握全文,厘清文本的脉络布局。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文本的细读阶段。
在细读阶段,考生可把文章依照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为几大部分,并大致概括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武汉市2018届新高三起点语文调研测试卷为例,该论述类文本摘编自杨宇明《国家公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一文,多角度、多侧面探讨了国家公园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路径。为了廓清思路,理顺逻辑,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如此以图串文,条分缕析,绘制出文章的结构框架图,把握作者的中心观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抓住作者所举的例子和中心论点之间的关联,解题自然能够势如破竹。
论述类文本中对重要的概念进行陈述时,语言是极为客观准确的。但在选项中,命题者会对原文中若干词语或短语进行换词表述。考生在做题时如若不能明察秋毫、明确概念,则会不知不觉堕入出题者的陷阱而不自知。以湖北省八所名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卷为例,该论述类文本摘编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文,其中第1题的题设如下:
A.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C.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D.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本题答案为A项。认真研读文本,不难发现其余各项的错漏之处。B项,“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C项,“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原文对隋代并无相关介绍,唐至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项,“宋代……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于文可见,除却经义,论策亦在宋代科考范畴之列。本考点主要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命题的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解题的基本材料。因此,考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须臾不可脱离;而概念的外延则表现在文本的多个层面,考生在筛选时要找准、找全。
综上所述,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主要集中在理解和分析综合这两个能力层级上。观点的深刻、概念的明晰、思维的缜密、分析的透辟,此乃论述类文本的核心要义,亦是一线教学的关键切口。若从对文本论述对象、基本观点的理解首发;进而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厘清段与段之间的关联,关注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最后细心揣摩词句内蕴,辨析表达方式的异同,当能引领考生做出精准判断,打好高考语文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