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飞
(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感染性腹泻是由寄生虫或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一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其为革兰染色进行小杆菌或球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进入人体,人类感染该菌后潜伏期为摄食后3~7 d,病程一般为1~3 d,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以及肠道外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2]。因此,提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并了解其分布特征对临床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性意义[3]。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法检验耶尔森菌感染者的临床价值,现作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50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单位接收的腹泻患者,均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患者表现为粪便形状发生改变,每日排便次数不低于3次。50例患者中,女22例,男28例,年龄5个月~70岁,平均(32.49±8.53)岁。
1.2 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采集患者新鲜粪便,置于干燥、洁净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并保证不混有水、尿液等杂质。之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培养法对样本中耶尔森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培养:取0.5 g粪便样本置于Cary-Blair保存液内,并加入45 mL生理盐水,于16 ℃增菌液内放置并进行培养,时间为18 h。18 h后于CIN平板上取5 μL进行接种,再在25 ℃环境下培养24 h,予以可疑菌落培养、初筛,根据生化试验结果及初筛结果进行阴性判定,采用标准菌株进行阳性对照。阴性判定标准:不具备阳性菌株的生化反应;阳性判定标准:具有与标准菌株相同的生化反应。RT-PCR法:取0.5 g粪便样本于16 ℃环境下培养18 h后取,取200 μL予以DNA提取,反应温度设置为95 ℃,产物扩增长度为154bp,并设立对照组,以反应前后荧光差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阴性判定标准:样品扩增后未出现预期大小的条带;阳性:样品扩增后出现预期大小条带。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情况,并做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以卡方检验。
RT-PCR法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检出率为12%,较培养法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4%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48,P<0.05),见表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人类感染该菌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还可引起活动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耶氏肝炎,还有心肌炎、败血症、脑膜炎及创伤感染等肠道外症状,甚至还能由超抗原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该菌越来越受到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重视,且多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常规检测项目[4]。虽然大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的腹泻,但该菌极易侵犯肠系膜淋巴结,使患者成为慢性携带者及潜在的传染源,再加上该菌所特有的超抗原可引发关节炎、败血症、甲状腺疾病等肠外症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耶尔森菌感染进行及时正确诊断,以便进行临床方案的制定,有赖于准确、快速、简便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调查发现,该菌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但既往人们对该菌的检出率不高,原因是采取的是分离培养联合生化鉴定方法检测该菌,而耶尔森菌培养增殖缓慢,分离成功率低[5]。
表1 两种检测方法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的比较[n(%)]
目前临床上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常使用的方法为RT-PCR和培养法,其中培养法操作简单,是一种采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其成本低,设备投入少,对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底,并且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可进行精确调控,但其也有一定的缺陷,具体有以下几方面[6]:①无菌操作严格,该检测方法在培养过程中需严重执行无菌操作,否则一旦标本受外界细菌的污染,会导致错误结果;②耗时耗力,不易自动化,可能会延误对疾病的治疗以及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故该技术对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不适用。RT-PCR法结合cDNA聚合酶链式扩增(PCR)和RNA反转录(RT)双重技术的生化技术,其主要原则在于利用相关技术对细胞或组织中的总RNA进行提取,并以其中的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转录呈cDNA,之后行PCR扩增,而检测基因表达或获得目的基因。其在细菌检验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该技术下能分离出高质量的RNA,不含反转录没的抑制剂且保证全长,进而成功合成cDNA,提高检出的特异度及灵敏度;该技术检测快速,可使监测鉴定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短;不易污染;能通过微量的物质得到不少的目的片段,是对样品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RT-PCR法对耶尔森菌的检出率较培养法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分别为,可见RT-PCR检测法对耶尔森菌的检出效果更好,同时其还能对检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并给予合理的治疗。但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对操作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②检验试验中容易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得到的片段可能并非目的片段;③其需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昂贵,检测成本高,使其不适用于基层单位推广普遍使用及现场快速检测。综上所述,RT-PCR检测法对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效果更好,以便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旭.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102-103.
[2] 张景艳,荣幸,张永旭,等.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61-162.
[3] 符倚川,赵艳,高运安,等.两种方法检验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结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9):1823-1824.
[4] 姜晓梅,李刚山,王意银,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8):844-846.
[5] 郑书发,余斐,陈晓,等.2009-2014年浙江省哨点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病原监测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2):1084-1090.
[6] 沈丽珍,陈素菜,张爱鸣,等.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