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军
摘要: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之说。只有做好了采访,才能做出让读者感兴趣,有价值的新闻。本文分析了新闻的概念、特性以及与写作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如何写好新闻。
关键词:新闻采访;特性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个调查研究的过程。
二、新闻采访的特性
新闻采访所以较之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特殊”,是因为新闻采访有其独特的属性。
新闻采访的新闻性,是指新闻采访总是围绕着新近发生的事实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快捷地将新闻事实报道出来,新闻采访的调查研究活动就必须迅速快捷,讲求时效。
新闻采访的专业性,是指所有采访的活动都是为新闻媒体服务,为新闻媒体提供稿件。
新闻采访的广泛性,是指新闻采访通常不受行业、范围、地域的限制,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连续性,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有其连续性,须不断、连续的进行报道,新闻采访的调查研究活动也就必须连续进行。
新闻采访的公开性,是指发表于媒体的报道本身就是向全社会公开宣传的,新闻采访的调查研究活动通常也应该是公开进行的。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作品必须经过采访和写作两个阶段。两者的关系是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采访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采访的成败决定着写作的成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数字化”: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采访是为写作搜集事实、素材,写作则是把采访搜集来的事实与材料加以表现。多数新闻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采访得深,掌握的材料丰富,写起来便觉畅快,但凡采访马虎飘浮,写起來便异常艰难,以至写不下去。
四、如何做好新闻采访
(一)作好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中,首先要熟悉采访对象,要了解被采访者的基础信息,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收集、分析;其次要掌握相关政策,学习相关知识。只有掌握了与采访内容相关的政策,采访中才不致违规、走题,才能把握哪些应该是突现宣传意识的重点,哪些是应该选取的素材。第三,重要采访,要有提问大钢,在采访过程中,随着采访的深入及时整理自己的思路,分清主次,抓住要害。灵活处理新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实战需要;第四,准备好录音机的同时,要准备好笔记本。录音机是记录关键的话语和数据观点,笔记本则要记录被访者的表情、动作等现场细节。两者的作用不可替代,各有侧重。
必要的知识准备是做好新闻采访的又一重要环节。当今世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因此,要求记者做到“百事通”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等到掌握了各种知识以后再去从事采访和交流活动。所以,记者采访前的知识准备,大多采取“临阵磨枪”的办法。一旦确定采访目标,立即突击进行知识准备。
这是新闻采访成功的关键环节,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采访起来也就得心应手,采访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深入调查研究
记者的职责是“将真相公诸于众”记者的基本职责就是记录曾经发生过什么、或者是正在发生什么。当然,这一切都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事实的准确程度,又取决于采访的深度和广度。这里要避免记者主观片面的“合理想象”做到客观、真实。
(三)掌握提问交谈的技巧
记者能否获得准确的新闻事实,以及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关键在于提问交谈,提问是采访的灵魂。精彩的提问方式,简炼的提问语言,错落有致的提问次序,是激发被访者交流意愿,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准确新闻事实的有效手段。
提问交谈的技巧:首先,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问题,宏观的、全局的、掌握大方向的问题,就找单位的一把手或者是专门的负责人来谈;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就找这一领域的专家来谈;针对具体的操作和实施等问题,就找普通的员工来谈。其次,要有目的地引起对方兴趣。在采访中,大多数记者都有过被婉言谢绝的经历,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提问能力,能“首发制胜”。其次,是要具体问。要把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具体人数、经济数据等都要具体一一问清,这样有助于相互间的沟通,也有助于挖掘细节。再次,提问要简短、精炼,切中要害,这样有助于节省采访时间,提高采访效率。
提问交谈中必须注意的是:要虚心,尊重被访对象。记者虽然被称为“无冕之王”,但绝不可有丝毫霸气,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说话不咄咄逼人、不追问对方隐私、不随意打断等等,要以诚恳的态度,与对方同共探讨,共同实现采访意图,即便对方谈走了题,也要耐心的听,在恰当的机会将谈话引入正题。不要以先入为主的意见去引导对方,这样做会得不到更重要更真实的材料。在交谈的至始至终,都应高度集中精力,保持新闻的敏感性,以便捕捉新的、更重要的材料。只有自己被感动了,写出的东西才能感动读者。
(四)要核实核实再核实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每一个事实都不允许存在合理想象的空间,每一个细节都要在采访中一一讲述清楚,这是核实的一个方面,即现场核实。另外,在写成稿件后,对有不确定性的细节或一些疑点都要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再核实,这是重复核实。往往一篇完全再现当时场景的真实的好稿件,都是要经过核实核实再核实,这样才能保证传给读者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误导、没有任何遗漏的好新闻稿件。
参考文献:
[1]靳普,试论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J];新闻世界;2010年10期
[2]曾学远,多路并进 开拓新闻空间——普遍联系法则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J];声屏世界;2006年10期
[3]赵慧,如何提高电视新闻采访的成功率[J];山东视听;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