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2018-03-22 02:17杨浩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宣言

摘要:《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几乎被所有的共产主义者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在这本书问世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促进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反抗和觉醒。在它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冲击。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过去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不仅要远离教条主义,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它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继续去推敲,去发掘适应当前社会的东西。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思想政治教育

一、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从1848年起到现在,影响了无数人。100多年来,这本小小的册子被翻译成上百种文字,出版了一次又一次,在各个国家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它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纲领,引导了无数次的社会主义革命,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自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一直缺少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理论基础的完善和社会主义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另外还预示着社会主义将开始由理论变为实践。

在1848年的德国,《共产党宣言》就以公开和完整的方式,向全世界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我们必须顺应生产关系,必须符合人类历史發展生产力的规律,必须领导人民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特别是领导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各个方面的任务。包括发展生产,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社会管理,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消除私有制,与传统旧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分裂,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到“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一直都只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思想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所以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宣言”中的共产主义理论为我们国家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面对这部经典名著,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去剖析,去找到更加全面的解读。

二、正确对待行动纲领

我们应该正确地去看待消灭私有制这一指导思想。在建国初期,我们没有正确认清形势,盲目地去消灭一切私有制,结果不仅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造成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延缓。当时对“宣言”的曲解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造成了教条性的失误。消灭私有制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而中国作为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存在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相同的剥削。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私有制与公有制之间的相互矛盾又相互包含,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公有制经济的推行,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改善私有制经济,充分利用私有制经济的优点,使之与公有制经济一道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在宣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构建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我们所有的劳动人民就应该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

消灭私有制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党宣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七篇序言中,他一再提到,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人类解放理论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与过去的标准发生了改变。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全面提高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能力,逐渐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发展人的个性自由。

三、《共产党宣言》体现在新时期

新时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自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许多新成果。他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人类解放事业。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复兴。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主线,是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短短的一句话表明我们党的目标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实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现在,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通过一系列与人民群众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表明了我们党对以人为本思想发展的价值观的追求。在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自觉地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以人为本,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在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后,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精神上的追求日渐增加。

四、总结

《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在批判资产阶级的过程中,从无产阶级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角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一些科学的、原则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最初地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原理。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这些原理实际运用一定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作为转移。所以我们既要坚持宣言的基本原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加深对宣言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绝不能动摇。

参考文献:

[1]黄少卿.不断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根本任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杨丹娜.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探求,2013(1).

作者简介:杨浩(1996年5月——),男,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37009,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宣言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Father's Day
潮涌袭夜
柔软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认识和把握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分离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