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抑制房价高涨的长效机制建立

2018-03-22 12:53闫爱香
魅力中国 2018年40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房价

闫爱香

摘要:十九大后,楼市长效机制将渐进出炉。“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泡沫风险”仍是调控的重中之重。2018年楼市调控将继续坚持“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的原则。不管是因房价(绝对水平)未明显下跌而导致的顽固市场预期(房价还会涨)。还是粮草充足的开发商没有降价动力。都将因调控慢火煲烫“散泡沫”而渐进瓦解和解冻。因此,2018年楼市调控仍旧会起主导作用。不过在调控机制上更加科学。

关键词:楼市调控:长效机制:房价

一、背景:十九大后管理层对2018年楼市调控定调

前不久,在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楼市调控最攸关的三个部门— —住建部、国土部和央行,共同强调房地产调控“不喘气、不歇脚”。从这次会议看,“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泡沫风险”仍是调控的重中之重,并提出集合6方面措施的“组合拳”:既有政策稳定、金融管控、土地供应、优化城市功能、规范市场秩序等。同时,会议还明确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完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有效调整供给结构。新华社文章中,一方面明确了调控已进入“深水区”,调控难度加大。但是,市场越是焦虑越要稳定预期,市场越是疯狂越要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强调以“房子是用来住的”方向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扩大对租赁住房的土地供给,着重满足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城市“夹心层”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

二、2018年楼市长效机制亟待“落地”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并定调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总基调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各界关注的房地产,则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并明确这是2018年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将长效机制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并列,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在近年来经济专题的政治局会议上较为罕见。而且,相比2016年底政治局会议对于长效机制“加快研究” 的表述,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彰显房地产调控亟待“由标入本”。

不管是“预警函”式的调控机制,还是培育租赁市场、集体土地入市,都带有长效机制、供给侧改革(针对新市民需求)色彩,甚至触及土地财政。房地产管理正朝着短期调控为长期改革创造“窗口期”.调控与改革共同发力的局面。这也证明,只要中央和地方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度改革肯“咬骨头”,房地产能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但是,2016年10月以来的调控,尽管力度、频率空前,但购房者预期并未改变,南京“万人抢房潮”,按揭贷款受限后,居民敢借期限短、成本高的消费贷款加杠杆购房,意味着房价上涨的预期还很顽同。

作为楼市调控的重要主体,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也未改观。2017年以来,采取严格的规模和占比(不超过新增贷款30%)控制后,1—10月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规模(4.57万亿)比上年同期(4.69万亿)有所下降,但居民总贷款却增加1.03万亿,短期消费贷款暴增是主因。截止到2017年10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6万亿,接近上年同期的3.5倍,占居民总贷款的26%,占比增加10个百分点。贷款规则明确指,消费贷款是短期的,要采取“受托支付”投放(贷款由銀行直接支付给消费产品卖家),但商业银行不仅睁眼闭眼,还违规创新出周期长的消费贷款。

承担调控主体责任的地方政府,其依赖楼市、土地财政的逻辑也未明显改观。首先,近期很多城市出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情形,说明各地调控仍在需求端“打转转”,甚至做数字文章,而不是通过加大土地和普通住房供应,增加租赁供应,盘活存量,增加公共服务等“供给侧”改革,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获得房地产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带来的长期红利;其次,由于投入一产出不匹配,加上冲击土地财政,地方没有明显的内在激励以培育租赁市场,很多地方将租赁项目作为政治任务开展,南国企(而不是社会资金)承接做样板T程显然不具有持续性。

三、 2018年调控将与长效机制共舞

从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可明显感到,2017年的调控达到一定目标,但是调控成果并不牢固,房价上涨预期和冲动还在。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了201 8年的“ 大攻坚任务”,排在首位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不管是宏观杠杆率(260%),或居民杠杆率(53%),都已到触顶的程度。同时,调控进入深水期,也意味着长效机制进入攻坚期。从改革既往经验看,局面越是焦灼越要稳定预期,市场越是疯狂越要深化改革。2018年是“十九大”以后深化改革新时代的第一年,亟待在保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调控从短效升级为长效。

稳定预期,建立长效机制,重塑住房制度无疑是抓手和利器。唯有此,才能将各项长效机制制度化,不至于落入调控的范畴,不因楼市波动而随意调整;也才能彰显决策层在楼市管理上“治本”的决心,给市场传达此轮调控绝非过去十几年调控的又一个轮同,而是调控与改革共同发力,并逐步让位于改革的开始。

同时,树立包容发展理念、构建内需社会、夯实消费基础作用等,必须要满足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因此,作为最基本需求、公共产品属性强的住房,理应开启新一轮的制度改革。新住房制度设计的基础是住房同归居住和公共产品属性,而不是居住和投资属性;新住房制度要解决新市民(2.45亿外来人口、2500万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而不再是户籍人口、高收入阶层的需求;住房供应要以租为主、“租购并举”,而不是销售一支独大、租赁弱小的“二元分异”体系;土地和住房供应多主体、多渠道,而不是政府单一垄断;住房制度追求房地产与“住有所居”、新型城镇化齐头并进,而不是基于经济和投资的房地产化。

综上,尽管2018年长效机制和住房制度改革将获得明显进展,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左右楼市运行的金融、财税、上下政府关系、增长模式等制度体系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长效机制和住房制度建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尚需渐进推进,发挥作用到位尚待时日。因此,2018年楼市调控仍旧会起主导作用,不过在调控机制上更加科学,比如预警函机制。当然,2018年长效机制建设也会获得突破,房产税进入立法进程,明确征收原则和时间表,再比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从试点转向全面铺开,这对于市场预期来说是极大的“稳定器”,调控与改革共同发力。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房价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价上涨抑制英国出生率:每年少生7000多名婴儿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2016房价“涨”声响起
《公积金额度让你瞬间土豪?》